施國娣
摘 要:開展美術活動就是發展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的好方法,其中,幼兒撕紙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通過開展創造性的撕紙活動,讓幼兒發揮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撕紙游戲為幼兒開啟了一扇智慧的大門。
關鍵詞:活動;撕紙;能力;想象
藝術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過藝術的教育》一書中指出“藝術應為教育的基礎,美術教育的使命就是通過藝術來教育人,也就是說它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的。”教育家蒙臺梭利主張:“應讓兒童自由表現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勞動按照自己的情感去創作,讓孩子學會駕馭自己的才能。”兒童美術教育理論家羅恩菲德在《創造與心智成長》中提出:“美術教育并不是教人畫畫,其作用通過造型訓練,促進人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如何利用藝術這一手段來進行人生教育,發揮每個兒童的能力和創造熱情,認識自身價值,引導兒童去發現美,感受美,形成健康的人格,身心得到和諧的發展,也正是我們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價值所在。
開展美術活動就是發展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的好方法。《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其中有一點:培養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作為幼教工作者應為幼兒創造條件,設計有益于幼兒智力發展的創造性活動。其中,撕紙活動就是一種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創造性活動。《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兒喜歡進行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通過開展創造性的撕紙活動,讓幼兒發揮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撕紙游戲為幼兒開啟了一扇智慧的大門。
撕紙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它造型簡潔夸張、富有情趣是啟迪幼兒智慧的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在探索撕紙活動的過程中,不僅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還可以使幼兒增強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同時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幼兒在撕紙時,可以把自己撕下的紙想象成任何的東西,進行構圖,在撕的過程中,幼兒的動手能力就在做做玩玩中培養起來。
可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在美術活動中,總有小朋友因為不自信而產生膽怯的心理,一個小朋友喊:“老師,我不會。”往往會引起一大片小朋友的共鳴。這是為什么呢?孩子們的天性到哪里去了呢?如何讓幼兒愛上撕紙呢?
一、激發幼兒興趣,注意選材
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需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剛開始的幾次活動,可以先安排幼兒進行任意地撕紙。因為小班的幼兒有的根本還不會撕,他們撕紙的方法準確的說是“扯”,如果扯的話,紙很難斷開,所以老師必須先教他們怎樣把紙撕開。首先,我讓小朋友從最簡單的開始練習:撕面條。為幼兒每人準備一個盆子,把撕下的面條裝在盆子里,要求幼兒撕開變長條就可以了。撕得寬的叫“寬面”;細的叫“細面”;歪歪扭扭的叫“方便面”;寬寬短短的叫“面片”,還可以撕出新的面條造型。每一個小朋友都撕出來了,我們一起夸一夸、贊一贊,讓小朋友們初步嘗到了撕紙成功的喜悅。幾次活動后,小朋友們的自信心大增,喊“我不會,我不會”的幾乎都沒有了。漸漸地在以后的活動中,逐步提高要求,不但要撕成長條,還必須粗、細均勻,中間不斷開,并進行粘貼,組成漂亮的圖案。學會了撕長條紙的基礎上,再安排幼兒學撕正方形、三角形,幼兒有了一定的基礎,學起來也比較快,因為老師遵循了由易到難的原則,活動開展起來就比較順利。
二、反復練習,體驗樂趣
反復的撕是探索的過程孩子的撕紙活動是自我不斷的反復、比較、提高的過程。孩子的經歷各不相同,個性萌芽也有差異,但是每個孩子都是有潛在的創造力的。做為我們應細心去觀察、去激勵、去發展他,并進行因材施教,而絕不能將教師的教學意圖生硬地強加給孩子,使孩子從中真正獲得樂趣,求得發展。讓孩子《撕貼大蘋果》是讓他們把撕下的東西,有目的的貼到蘋果的圖案里,如《有趣的面條》就是讓孩子有目的的控制自己的手,讓他撕出長長的面條來。就是個不錯的練習方式。
他們是重復而欣喜的!總之,撕紙和繪畫、折紙一樣都是培養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極好途徑,教師必須積極鼓勵,啟發幼兒動手、動腦,在實踐中獲得新知識,在自發的表現中發揮潛在的創造力。
三、創造,激發創造力
在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意識。由于撕紙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所以老師有意識地在小班就開始培養,讓幼兒有這方面的意識,在撕紙活動中,老師經常鼓勵幼兒拼貼和老師范例不一樣的作品,一學期來,有部分幼兒已有了這種創造意識,但由于小班孩子小,他們往往會講但不會做,如在練習撕三角形時,幼兒能說出三角形可以拼出房子、小山、燈等,但真的讓他們去拼了,卻不知如何下手,我想在下一階段老師要著重在這方面多指導,讓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撕紙活動中充分體現。
四、以游戲為主,活動形式多樣化
撕紙活動是以技能學習為主,往往比較枯燥,但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枯燥的形式激發不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所以在組織每一次活動時,老師盡量以游戲的形式來組織。如撕面條就設計了小動物要過生日了,小朋友準備面條送給他們,貼橫道線時讓幼兒和老師先玩玩“過馬路”的游戲,貼風車時讓幼兒邊玩風車邊學。總之設法使活動有趣一些,吸引幼兒主動參與。這樣就不單單是為了學習撕紙的技能,在撕紙活動中同時可以掌握一些其它知識。
《綱要》中提出,“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立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通過開展創造性的撕紙活動,讓幼兒發揮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撕紙游戲為幼兒開啟了一扇智慧的大門。
參考文獻
[1]《通過藝術的教育》.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05
[2]《創造與心智成長》.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4
[3]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8
[4]教育部.《幼兒園工作規程》.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3
[5]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