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鵬
為進一步發揮文藝作品在抗擊疫情中“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積極作用,褒揚廣大疫情防控工作者的無畏奉獻和擔當情懷,謳歌真英雄、傳播正能量,由山東省濟寧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打造,濟寧藝術劇院創作排演的全國首部抗疫題材原創兒童劇《等你回家》于8月2日盛大首演,取得圓滿成功。
一種愛的接力和傳承
這是一部以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背景創作的兒童劇,劇目以一對志愿援鄂醫護夫妻的女兒的視角出發,講述了這個十歲小姑娘月亮從難以理解自己的父母行為到通過視頻電話幫助媽媽在方艙醫院的小感染者,七歲男孩達達勇敢戰勝恐懼最終戰勝病毒與在月亮爸爸救治下康復出院的媽媽重逢的感人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月亮在父母毅然選擇逆行的感召下,自己也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為武漢奉獻愛心的行列中。愛是一種接力和傳承,月亮的爺爺就是十七年前志愿參加抗擊非典疫情而犧牲的醫護人員,當時上高三年級的月亮的爸爸毅然改報志愿去了醫學院。而今,爸爸媽媽再次為抗擊新冠疫情出征,這是醫護人員的天職,也是國家民族在危難之時每一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每到國家民族遇到危難的時刻,就一定會有英雄涌現。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逆行者們的責任和擔當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醫護人員家庭長大的小姑娘月亮,見證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兩代人救死扶傷、前赴后繼的偉大精神,她感受到當年抗擊非典中犧牲的爺爺的偉大,也被父母的行動感動。
在重大災難面前,人可能會顯得脆弱和渺小,但是當全國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眾志成城共同努力的時候,會迸發出難以想象的超強力量。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一點愛和努力,所有愛心匯聚在湖北疫區,就成了戰神困難的巨大勇氣,無數個愛匯聚在一起就可以讓人們勇敢和堅強,這是戰勝一切災難的致勝力量!
在劇目的第二場,幾個孩子們因疫情不能出門只能在窗口喊話聊天,最終他們效仿武漢社區開窗合唱的方式,一群同學們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所有“窗口”群情振奮,劇中類似這些情節都暗藏著本劇的精神力量,這些精神力量重點挖掘挖掘,也是戲劇之所以能激勵人的原動力。
一部兒童劇并不兒童化
以這個剛發生的重大現實題材為背景做一臺兒童劇我感覺到肩頭的擔子是沉重的,用心、用情做好這個戲是每一個戲劇工作者的良知和責任。從事藝術創作十多年來,我一直認為兒童劇是舞臺藝術門類中最應該得到重視的藝術形式,這是由特定觀眾群決定的。我們是為孩子演戲,還有什么是比民族的未來更重要的呢?我認為兒童劇,無論是童話題材還是現實題材的,創作者都應該多次謹慎的思考我們的戲的最高任務是什么?
為孩子創作和演出真不是兒戲,兒童劇具有比成人劇更重的社會責任,我們要給孩子們講什么事情?要跟下一代探討什么話題?給他們灌輸什么理念?這牽扯到國家民族的發展和未來,一部兒童劇并不兒童化,在大災大難面前,每個人都應該勇敢的站出來,付出愛一定會讓我們成長,而成長是永恒的主題。
劇中月亮的父母是所有最美逆行者的代表,陷入極度恐懼的小達達就是疫情籠罩下的英雄城市——武漢的化身,他在所有人的幫助下最終勇敢的戰勝了新冠病毒迎來春暖花開重新擁抱新生活;曾在非典中失去丈夫的奶奶是傳承、奉獻和牽掛的結合體;而月亮和同學們代表著所有面對疫情積極行動起來力所能及獻出愛心的奉獻者們,月亮的心理歷程映射出的是我們所有見證和經歷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人的成長。劇中每一份愛的付出都印證了疫情期間源源不斷流向湖北疫區的真情,我們匯聚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的精神力量,與孩子們共同見證一段歷史。
一幅共同戰“疫”的美麗畫卷
這個戲以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幾乎人人都是親歷者,所以還原和再現真實是本劇的重要任務之一。我有幸參與了整部劇的創作排練,劇目在嚴格遵循事實情況的基礎上嚴謹創作。其風格上極其準確的把握了悲喜劇的比例,劇中有一些感人淚下的情節,但更主要的是激勵人奮進的節奏和風格,不能讓這個戲的情節發展僅為刺激觀眾淚點為目的,最終它要給觀眾清醒的回味和反思,給孩子們更多激勵人心的正能量,這也是這部劇的重心。演員上,他們大量搜集了解了事實信息和情況,力求更多更準確了解當時的客觀事實,探尋每個角色的真實心理感受,全情投入的去體會特定規定情境下的人物內心,塑造鮮活的人物,努力向真實靠得更近一些才能將真實的力量巧妙的藝術化,從而真正做到用真情打動人。舞臺設計上,按照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扎實進行設計創作,求真務實,在較好的視覺效果基礎上又追求功能性,制作上充分考慮為孩子們多演出的便捷性,簡潔并努力追求象征意味,用細節的真實匯聚真誠力量。
每到國家民族遇到危難的時刻,就一定會有英雄涌現。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逆行者們的責任和擔當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兒童劇《等你回家》以孩子為視角,見證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兩代人救死扶傷、前赴后繼的偉大精神,她感受到當年抗擊非典中犧牲的爺爺的偉大,也被父母的行動感。父母是所有逆行者、奉獻者們的化身,小達達就是疫情籠罩下的英雄城市——武漢的象征。我們匯聚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的精神力量,與孩子們共同見證一段歷史,傳承一種精神,弘揚一種情懷。一部兒童劇并不兒童化,在孩子自有和成人的角度中,在特殊的疫情面前下,共同描繪一幅傳遞溫暖、共同戰“疫”的美麗畫卷,與孩子一起解讀付出愛一定會讓我們成長,而成長是永恒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