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強
摘 要: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其中,文物是經過漫長時間沉淀留下的產物,對中華傳統文化、國家歷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以面向文物價值論的文物鑒定與鑒賞為研究對象,對文物價值論進行闡述。對文物鑒定、鑒賞方法進行探究,希望對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文物價值論;文物;鑒定;鑒賞
引言
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遺物和遺跡,作為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其作為過去的歷史,具有不可重新創造性,而且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文化價值,因此,在文物市場存在一些仿制品和贗品,令人無法分辨。因此,在文物鑒定工作中,需要運用科學的鑒定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來增強文物鑒定的可信度、公信力和準確性。
1 文物價值論和文物鑒定的含義
1.1文物價值論
價值論,也被稱為“價值哲學”,是指具有價值性質、構成、標準、評價的學說。所謂文物價值論,就是文物具備的價值,能夠成為人們需要、興趣追求的對象。文物的價值是通過人們的實踐而體現出來的。文物承載歷史發展歷程,蘊含非常多的文化與人類文明,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與欣賞價值。研究價值就是存在意義。研究文物價值時,可以通過研究文物承載的文化,為鑒定、鑒賞工作開展提供依據,展示其存在意義。文物鑒賞工作中,會將文物存在的文化價值、時代價值、存在意義展示出來,實現鑒賞工作的目的。人類經過幾千年的洗滌,才形成現代的社會文明。不同時期的文物具有不同的研究價值,展示出各個時期人類生活特點與生存特點。為了發揮文物的研究價值,需要文物研究工作人員不斷的努力,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為鑒定與鑒賞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1.2文物鑒定的含義
文物鑒定主要是指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鑒別文物的各種屬性,如文物的真偽、價值、年代等,是文物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針對出土的文物,鑒定工作主要是進行斷代。針對在各個地區流散或者傳世的文物,則需要鑒定它的真偽、價值等。現階段,人們在鑒定文物時已經將大量的科學技術應用到了其中,為文物鑒定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博物館、研究所等文物保護機構可以通過文物鑒定對文物的相關屬性予以明確,如文物的真偽、年代等,并在此基礎上為文物建立相應的檔案,同時進行分類保護。
2 文物鑒定的必要性
文物產生于一定的歷史環境中,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文物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變化,有的甚至面目全非,讓人們很難辨別它的本來面目。特別是在歷史上,有些人們處于各種各樣的目的,制作了大量的復制品或仿真品,我們所遇到的文物中,往往真真假假,魚目混珠。還有一些文物,在物換星移的漫長歲月中,其本來面目被掩蓋了,人們對它難以正確地認識,因此,在使用文物之前,最首要的任務就是鑒定。文物鑒定是文物管理的基礎。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一些文物產生的奶奶還尚不明朗。只有通過鑒定,才能確定文物產生的年代,從而確定文物的價值。文物作為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價值通常都隱藏于實物遺存的深層結構之中,而鑒定是揭示文物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國要加大文物鑒定人才的培養力度,為文物的鑒定提供有力的支持。
3 文物鑒定方法
3.1比較法。
比較法是文物鑒定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與手段。在研究工作中,會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文物進行對比,分析其中異同。若是相似的內容多,則有可能是同一時期的產物。若是文物之間的差異大,而可能不存在聯系,來自不同的時期地點。這一方法非常簡單。在文物研究工作中,根據歷史文物發展情況確定一個標準,用這一標準衡量對比文物相同點,確定大概的產生時間,利用不同特點,確定其中聯系、蘊含的歷史文化。以文物藏品為例,研究人員對文物真偽、年代、價值不明確的文物,在鑒定時,可以將已經確定真偽、年代的同類文物的標準器作為對比內容。通過全面的對比,找出未確定文物與標準器物之間在形制、質地、花紋、工藝等方面的相同與相異之處,分析其中的矛盾與聯系。經過全面且系統的分析后,確定文物真偽、年代等相關內容。
3.2分類法
利用分類法可以將各種文物分成不同的類別,并從中找出具體的異同。在實際鑒定過程中需要把握各個文物的特征。由于文物分類通常與定義之間存在緊密聯系,而這個定義通常是文物分類的標準,分類法也是認識文物的特定方法和文物鑒定的主要方法。
3.3無損鑒定法
將現代科學技術應用到文物鑒定工作中,依托其取樣少與無損的優點,有助于文物資源的保護,能夠確保文物的完整性。現階段,光譜分析法與X熒光分析法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了文物鑒定工作中。光譜分析法不僅靈敏度高,而且能夠快速地分析微量元素。該方法適用性較強,特別適用于陶瓷與金屬的鑒定。此外,光譜分析法的取樣量不多,基本不會影響到文物的完整性,也就是說,能夠在不破壞文物價值的情況下,確保文物鑒定工作的順利進行。X熒光分析法主要分析的是文物的表面,對文物造成的破壞不大。在鑒定文物的具體元素成分時,一般不必進行化學制樣與取樣,所以能夠為文物鑒定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3.4網絡信息平臺技術
互聯網信息資源是推進文物鑒定工作的有利助手,文物鑒定與鑒賞工作離不開對歷史資料和文化知識的查詢,而網絡平臺可以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豐富的資料參考,這也要求工作人員積極利用網絡平臺提高資源整合能力,充分發揮并利用網絡價值。首先,可以建立與文物鑒定與鑒賞工作相關的專業化網絡信息平臺,工作人員可以聘請網絡技術專家協助完成平臺建立,爭取達到高效率和高精確性的文物鑒定工作,因此要求網絡平臺更具專業化和科學性,能夠幫助工作人員提高專業化鑒別能力,也有助于未來開展相關文物知識分析工作和文物保護工作。此外,網絡信息平臺能夠建立基于全世界的社交資源網絡體系,通過構建聯系不同地區乃至不同國家的文物資料信息系統,進一步實現網絡在線文物鑒別工作。同時,利用網絡平臺可以收集鑒別建議來提高文物鑒別工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全面推進文物鑒別與管理保護工作的效率。其次,網絡信息平臺技術可以為文物資源提供檢索功能,促使來自全世界各地相關資料的匯集與整合,利用大數據技術有效管理并分析整合的文物資料數據,維持網絡平臺運行效率。總而言之,不管從資料查詢、數據分析和信息檢索等哪個方向來說,網絡平臺信息技術都為文物鑒定與保護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3.5辨識法
文物研究工作中,不僅要掌握文物鑒定知識、技能,同時還要了解各個時期文化特點與歷史特點,將此作為文物鑒定的依據,輔助鑒定工作積極性[3]。若是僅利用文物鑒定知識與方法進行鑒定工作,會出現片面的問題,無法了解其中存在的歷史意義。因此,在研究工作中,應對歷史文物的特點、歷史文化等進行研究,通過多方面的結合,分析文物的價值。上述內容就是辨識法,通過多種角度的分析,掌握文物價值與意義。在研究工作中,將文物本身調查內容、相關文獻、同類文物規律等進行全面分析,對鑒定對象進行全面、綜合考察,以此保證鑒定的全面性,這一方法對文物史跡鑒定效果明顯。
3.6綜合考察法
一件文物其在選型、紋飾和質地等方面存在多樣性的統一,因此,對于一件文物需要將其分成若干組成部分和因素進行研究,并對其進行具體的分析,以此來對這件文物進行具體的認識。但是,單純依靠分析還無法對文物進行完整的認識,具體還需要一個綜合的考察過程,這樣才能在實踐經驗基礎上,通過對文獻記載進行考證和科學檢驗等,并針對鑒定對象及同類品的規律等,來對文物的本質進行考察,達到鑒別文物的目的。這種方法對于不可移動文物具有較好的適用性。由于不可移動文物存在形體大、內容涉及面廣等特點,運用綜合分析方法對其進行鑒定,能夠更好地獲取到科學的鑒定結果。
在當前具體針對文物進行鑒定過程中,分類法、比較鑒定法和綜合考察法等作為較為常用的文物鑒定方法,同時也是傳統的鑒定方法,在實際鑒定過程中,還需要針對不同鑒定對象,運用現代科技,以此作為文物鑒定工作的輔助,通過科學分析文物工藝和質地,明確文物鑒定的目標,才能有效提高文物鑒定工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3.7激光與光電透視技術
文物內部結構的觀察與分析一直以來都是文物鑒定工作的難點,而激光與光電透視技術可以充分解決這一難題,開辟了文物鑒定工作的新方向。在利用激光與光電透視技術后,首先可以有效剖析文物內部結構,因為內部結構是制作文物仿制品的“盲點”部位,在利用透視技術檢查文物內部結構后,可以仔細辨別出文物是否存在做舊仿制的現象,尤其是針對青銅類文物和西口瓷器類文物,很容易因為無法檢查內部結構而影響鑒別結果,這樣一來可以為今后的文物工作提供極大的便利。其次,激光與光電透視技術可以將文物內部結構進行有效保存與歸納,有利于對不同文物作對比分析并集成類比資料。今后,其他鑒別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已有的影像資料信息提高對文物鑒別的準確性。例如,青銅器類文物可以通過光電與透視技術記錄器皿內部裂紋和銹斑,這些影像拍攝資料對今后的鑒別工作會起到關鍵性幫助。
4 文物鑒定與鑒賞應注意的問題
4.1抱有歷史責任感與尊重感
眾所周知,不同類型的文物代表的是當時的歷史時期的一種文化、風格,因此,無論是文物的鑒定工作還是鑒賞工作,都應該抱有比較強的歷史責任感,而且我國本身就是一個十分重視傳統文化的國家,因此文物的鑒定、鑒賞在某種程度上是與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具有一定的協同性的,而且歷史責任感也是一種敬畏感,對于歷史發展的敬畏有利于確保歷史發展內容的真實性。另外,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全球化發展的時代,不同國家的文化、潮流都在互相影響著,文物鑒定、鑒賞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有利于消除海外文化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消極影響,這一點對于當代的年輕人群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得當代年輕人群體的信息接收來源變得十分的廣泛,良好的文物鑒定、鑒賞工作能夠使得年輕人群體意識到我國歷史文化的厚重性,進而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在后續的個人成長過程中也會進行歷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除此之外,對于文物鑒賞、鑒定工作還具有強烈的尊重感,因為鑒于往事,資于治道,從文物鑒定、鑒賞工作當中不僅可以看到國家的興衰和榮辱,還能夠看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氣概,除此之外還可以知道事物的發展趨勢,剖析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以及事物發展的過程,利于人類的知識面變得更加的廣闊。
4.2文物鑒定的多元化
不同于以往的鑒定方式,現代科技技術的鑒定功能和服務對象呈現出多元化特征。也就是說,一種技術可以對應多種類型文物,而一種文物可以采用多種技術鑒定方法。以X射線成像為例,該技術手段所適用的鑒定范圍比較廣泛。通常情況下,鑒定人員可以利用該技術手段,對文物加工、合成、真偽等方面進行精準鑒定與分析,從而保證鑒定結果更加準確。而針對某一具體的文物,鑒定人員可以選擇多種科技手段進行鑒定,并針對鑒定結果進行綜合分析,互相參照,從而提高鑒定結果精確度。
4.3多技術交叉鑒定
多技術交叉鑒定就是采用多種現代科技對同一文物進行交叉對比分析來進行鑒定的方法,也指同一文物使用多種鑒定方法,可以進一步確保文物鑒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X射線成像可通過對文物加工工藝的檢測,結合對比分析的手段對其真偽進行判定,如青銅器銹蝕處銘文紋飾、修補痕跡等。而在針對相同文物的鑒定工作中,如作為人工制品典型代表的陶瓷,若要精準分析其制作地點是否相同,可采用交叉鑒定的方法,選用光譜分析法和電子探針顯微法、電子顯微鏡法與X射線分析法等多元化現代科技鑒定手段,對其微量元素予以組分分析,可實現陶瓷產地的鑒定。
4.4文物鑒賞管理系統的應用現狀
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起的文物鑒定和鑒賞網站、軟件、系統等可以達到文物的更好宣傳和交流效果,傳播更加積極的文物保護觀念,傳播鑒定和鑒賞知識。這些都可以對文物贗品的產生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維護更加有序的文物交易市場,對于保護國家歷史文物也有重要作用。信息化文物鑒賞系統對文物管理的積極影響在于可以有效宣傳文物保護理念。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文物研究工作中,掌握文物鑒定方法,學會利用不同手段判斷文物真偽。通過有效的鑒賞活動,展示文物的特點與歷史價值,以此提升專業能力。為了促進文化發展,應加強自身文物研究能力培養,掌握相關的工作方法,以此提升專業能力,為文物研究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鄭茜.作為方法論的民族文物——民族文物價值認知的方法論意義初探[J].博物院,2019(4):59-66.
[2]谷岸.近紅外光譜結合化學計量學無損檢測新技術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與展望[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9(1):72-76.
[3]劉云曉.基于新技術下的文物鑒定與鑒賞方法分析[J].藝術科技,2019(10):242-243.
[4]馬辛格.關于文物鑒定與鑒賞方法探析[J].藝術家,2018(4):51.
[5]岳俊.文物考古與鑒定的方法及技術分析[J].文化產業,2018(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