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光
[摘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這次“大考”中,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發揮了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持依法治國、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等方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對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暴露出許多短板和不足,因此,要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地轉化融合,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沖擊。
[關鍵詞]制度優勢;風險挑戰;新冠肺炎
[中圖分類號]D2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69(2020)07-0015-05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面對這場“大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上下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我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也得以有力推進,展現了黨和政府的出色領導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以及貫徹執行能力,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中國力量,為全球最終戰勝疫情樹立了榜樣,堅定了勝利的信心。
一、善用制度優勢是應對風險挑戰的有力保證
當前,我國面臨復雜多變的安全和發展環境,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這些風險和挑戰,不僅包括國內經濟、政治、社會風險,也包括國際經濟、政治、軍事風險,還包括自然界的風險,這些風險挑戰之嚴峻前所未有。我們要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沖擊。
制度穩定有助于穩定大局、安定人心,有助于人們從容應對挑戰、化險為夷。我們必須善于運用制度的優勢應對風險挑戰,嚴格遵守和執行制度,強化制度意識,維護制度權威,充分發揮制度指引方向、規范行為、提高效率、防范風險的重要作用,確保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實處?!奥犙圆蝗缬^事,觀事不如觀行”,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管不管用、有沒有效,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賽曾說,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展示出卓越的領導力,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我們對此表示高度贊賞,這是中國制度的優勢,有關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說,中國制度的優越性是有效應對疫情的重要原因。這一制度所具有的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對全國資源的調動能力,是其他制度無法比擬的。
二、制度優勢在抗擊疫情實踐中的巨大作用
疫情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考驗著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所展現出來的領導力、決斷力和動員力是強大組織力的集中體現。實踐證明,黨中央對疫情形勢的判斷是準確的,各項工作部署是及時的,采取的舉措是有力有效的,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了根本保證。
(一)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優勢是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必須堅定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習總書記就強調必須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力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經受住了考驗,發揮了作用,得到了彰顯。主要表現在:一是科學理論的指導。恩格斯強調:“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盵2]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時刻關注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進展情況,多次主持召開會議作出重要批示,深入基層調研指導,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明確提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戰略方針,從頂層設計上制定了全局性、系統性、長遠性、戰略性的決策部署,為全國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挂咧?,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提出要求:必須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堅定不移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貫徹落實情況要及時向黨中央報告。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統籌兼顧、科學施策,成為疫情防控中扭轉形勢的定海神針。黨中央成立了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分類指導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高度自覺地響應黨中央號召,團結一心、步調一致,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全面投入疫情防控斗爭中。三是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彰顯[3]。一個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鶎狱h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影響力、戰斗力與凝聚力是黨的領導的鮮明特征[4]。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聞令即動,把疫情當命令、防控當責任。廣大基層黨組織切實擔負起屬地防控工作的重要責任,充分發揮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優勢,構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力量,鮮艷的黨旗在第一線高高飄揚。
(二)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制度優勢是根本立場
面對洶涌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就是為中國人民保生命安全、保身體健康。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開始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高度重視對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關心與保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反復強調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這些無不體現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時刻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精神特質。一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斗爭。黨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慮盡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眾被感染,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同時,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活。為緩解人民群眾的生活困難,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落實“米袋子”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強物資調配和市場供應,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要。二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戰勝重大疫情,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具體表現。全黨動員,全民動員,黨員走在前頭,上下一心,同舟共濟。醫生群體、建筑工人、貨車司機、快遞小哥、社區保安、種菜農民,個個都是戰斗員,只要黨和國家需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許多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寫下“請戰書”,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所醫院的建設工地上,工人們通宵奮戰,與時間賽跑,確保工程如期竣工;為保障抗擊疫情物資供應,相關企業的員工第一時間復工,爭分奪秒生產……人民群眾匯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5]。一方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奪取疫情防控斗爭的全面勝利。疫情防控斗爭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是這場人民戰爭的參與者和戰斗者。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重點在“防”,要做好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把群眾發動起來,構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發動人民群眾,提高群眾自我服務、自我防護能力。以社區為例,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對社區工作者給予肯定,還先后到北京市安華里社區、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考察慰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堅守一線,在65萬個城鄉社區從事著疫情監測、出入管理、宣傳教育、環境整治、困難幫扶等工作,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保障群眾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奮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傊?,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一定能實現“雙戰雙贏”的目標任務。堅定的人民立場,深厚的人民情懷,為我們贏得這場疫情防控斗爭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力量。
(三)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顯著優勢是重要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時強調,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再次強調,要依法依規做好疫情防控,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必須厲行法治,發揮法治的規范和保障作用。當社會面臨嚴重風險的特殊時期,法治的作用更為關鍵。只有堅持依靠法治、完善法治,才能確保防控工作科學有序,才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終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一是不斷完善立法。在已制定的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基礎上,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特點和防控需要,制定了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為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采取防控措施,其他單位、組織和群眾參與防控提供了法律依據。二是公正執法司法。目前,我國已形成了各級政府部門分工負責的疫情管理和防控體制機制,為疫情防控執法提供了組織保障。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履職、嚴格執法。司法機關依法嚴懲各類妨礙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防控秩序,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三是全民尊法守法。在疫情防控中,絕大多數公民都依照政府發布的指令行事,包括如實告知自身健康狀況、進入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服從各項防控制度的要求和安排,依法行動、依法行事。同時,政府加大了對傳染病防治法和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依法防控,提高人民群眾自我防護能力。
(四)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獨特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堅決服從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指揮。各地區各部門采取舉措既考慮本地區本領域防控需要,也考慮對重點地區、對全國防控的影響。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項工作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支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抗疫斗爭中,各地各級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從中央到地方層層聯防、級級聯控,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全社會都組織動員起來。各地醫療隊、醫護人員馳援抗疫前線,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極短時間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越是在艱難困苦和重大斗爭的時候,越是能充分理解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深刻道理。疫情中能夠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創造出大團結、大協作的大格局。短短數日,全國各條戰線、各個領域,東西南北中,都緊急動員起來[6]。這樣的組織動員能力、動員規模、動員效率,世所罕見,史所罕見。即使疫情兇險,依然能夠“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在危難之時團結起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有數據表明,1月23日至4月8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70余天,共有4400余架次飛機在武漢機場緊急降落起飛,3.6萬名援鄂醫護人員馳援湖北,超過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醫療救援的調動規模和速度。中央統籌安排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外的16個市州及縣級市。先后有來自軍隊和全國各地的340多支醫療隊、4.2萬多名醫務人員奔赴湖北戰“疫”前線,與湖北50余萬名醫務工作者并肩奮戰、共戰疫魔,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醫療力量調遣。集中力量辦大事,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這是我們戰勝各種重大挑戰的不二法寶,也是我們化解各種重大風險的信心來源。
三、不斷完善治理體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這次抗擊疫情斗爭中,我們黨既看到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強大威力,也注意到它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發展環境越是嚴峻復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深刻認識完善和提高現代化治理體系和能力的重要性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而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體現黨的執政理念的重大變革,推動治理實踐向更深更廣的范圍拓展,取得更優更好的治理成效。然而,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國家治理面臨許多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國家治理體系更加完善、不斷發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必須面對社會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切實改進方式方法,提高現代化水平。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對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明顯短板,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針對疫情防控暴露出來的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牢制度防線,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于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沖擊。
(二)補短板、強弱項,完善治理體系
新冠肺炎疫情作為當前正在面臨的重大風險挑戰,不僅關系到人類生命和生存的安全,還將持續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毫無疑問,疫情的防控過程既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推動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
要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始終是我們須臾不可放松的大事。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要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健全國家重大疫情監控網絡,加大前沿技術攻關和尖端人才培養力度,堅持平時和戰時結合、預防和應急結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結合,盡快提高我國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和水平。要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和基層防控能力建設,推動醫防結合,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要完善數字治理體系。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等技術綜合運用的精準防控,在確保嚴控疫情的前提下,盡可能把對社會經濟、民眾生活的負面影響降到了最低,大數據助力科學戰“疫”,數字治理成效顯著,但是也暴露出諸如數字化轉型缺乏體系性、管理理念更新落后于設施建設等諸多問題。在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大力建設并用好城市大腦,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要完善城鄉治理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叭芷诠芾怼笔侵弁晟瞥青l治理體系提出的新理念新主張,是新時代對城鄉現代化治理體系提出的新要求,成為重塑基層治理格局的一把新鑰匙。要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城鄉治理短板、弱項及缺陷,以系統集成的方式方法,建構基層治理完整鏈條,從源頭到末梢實現全流程、全要素管控,打造多主體、跨區域、差異化基層治理新格局。要堅持黨建引領,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把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切實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三)全面從嚴治黨,提高治理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次疫情防控斗爭是對各地區各單位管黨治黨水平、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水平實打實的考驗,同時也暴露出一些黨組織領導力不強,一些領導干部的治理能力和專業能力明顯跟不上、一些黨員干部能力不足、作風不實等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黨的建設中要全面從嚴治黨,落實主體責任。
一要增強學習本領。加強和重視學習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保證。我們要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黨的政治建設中堅持學習,用學習提高工作前瞻性,用學習破解難題,堅持問題導向,因勢利導、統籌謀劃、精準施策。要學習掌握自己分管領域的專業知識,使自己成為內行領導,不斷增強綜合能力和駕馭能力,在解決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上出實招硬招。
二要提高組織領導力。首先要做到政治過硬,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始終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要注重政治擔當,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做到政治自律,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全面提高執政本領,從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等八個方面提高組織領導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三要轉變工作作風。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切實增強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敢于斗爭、敢于勝利,面對風險挑戰,善于化為危機,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31-34.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67.
[3]顏杰峰.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 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N].光明日報,2020-03-19(5).
[4]張浩.走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群眾路線[N].光明日報.,2020-04-17(6).
[5]劉靖北.疫情防控彰顯黨的組織體系強大優勢[N].人民日報,2020-04-09(9).
[6]曹平.疫情防控彰顯制度優勢[N].人民日報,2020-03-31(9).
責任編輯:王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