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陳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的開展是奠定素質教育發展、深化的重要基礎。尤其是在中職階段是教師引領學生形成良好思想意識、塑造優良道德品質的重要時期,它在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目前我國逐漸開始關注中職師范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倡導讓中職學校的教育者們在新時期下增強自身專業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要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在社會上如何立足,這樣,才能改變和完善德育,創新德育活動開展模式,把新時代的人文情懷與學生成長需要的目標融為一體。
關鍵詞:中職師范學校;學前教育;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7-0016-01
人們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浮躁的社會環境的影響,有些人只尋求物質上的享受,缺乏精神上的追求,由此導致學習缺乏意志力,喪失了道德教育良性循環的構建。大多數中職院校的學生是由于學習成績不符合普通高中的招生標準而進入中職院校學習的,因此,學生在向不同于傳統基礎教育模式的中職院校過渡后,出現了各種身心、學習、甚至是生活上的問題,最終抑制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因而我校作為幼兒師范類的中職院校,更要在恰當的地方進行德育滲透,樹立學生主體意識,激發學生人文情懷,引導學生構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引導學生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鼓勵他們全面發展。
1.中職師范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德智教育錯位,本末倒置。
由于道德教育觀念的落后,現在的中職教育依然以“應試教育”的成績為衡量標準,素質教育只是一種形式,缺乏保障中職學生德育與智育綜合發展的實踐路徑。同時由于大多數中職學校無法開展道德教育課程,使得培養學生品德素質德育被繁重的學習任務取代,無法形成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雙效發展,與新時代的教育要求背道而馳。
1.2 班級德育教育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
中職學生通常文化基礎薄弱,缺乏必要的動機和主動學習精神,個性張揚,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可能導致不適當的言行舉止,如厭學、不守課堂紀律、違反學校校規等,最終對本專業教授的學科知識缺乏道德層面的目標和科學性。同時在中職教育中,學生處于青少年叛逆時期,若是僅僅依托傳統的道德教育來純粹地像學生授知,那么就無法針對性地進行意識形態和政治形態的教育,呈現出千人一面一書的現象。第三,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還缺乏符合學生興趣點,缺乏引導學生敏感探究的內容和與時俱進的話題,無法滲透學生的心理,使學生感到政治離自己很遠,甚至無關緊要,導致學生的政治敏感度無法提高,難以實現對學生的認可。
1.3 網絡媒體沖擊,德育環境惡化。
信息時代在帶來信息高度融合、便捷共享的同時,也使得世界愈發復雜、混亂,中職學生由于認識不足,缺乏自我調節能力的比較能力。例如,互聯網上的負面信息的影響、互聯網上頻繁發生的暴力行為和各種形式的欺詐行為可能會影響學生的思想意識,由此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自我意識,使他們形成脫離主流的道德意識和行為。此外,部分學生還會模擬網絡暴力,貪圖短暫的快感,最終導致了道德環境的惡化,這也使得德育環境的優化迫在眉睫。
2.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策略
2.1 樹立科學發展的全新理念創建特色班集體。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也曾提到:“不管是海報、標語、圖片還是花草樹木,在對其欣賞時,一定要從審美的角度入手,挖掘出其潛在的育人功能。”可見,創建特色班集體是中國特色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的班級管理模式,也是整個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創建特色班集體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提高班級品位,而且可以增強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素質。
比如,中職校幼兒師范專業的學生中女生占多數,教師以此特點為基礎開設懂禮貌、講文明、有內涵的“優雅女子”特色班,全面培養班內學生的內在氣質和外在形象。并且教師在創作特色班群主題時,還可以針對中職學生17、18歲的年齡特點進行設計,引導該年齡段的學生樹立信心、自尊心。比如教師可以創設主題活動——“激活學生沉寂的自信”,在主題活動中充分發揮師生互動的作用,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對班級的榮譽感和凝聚力,為今后的幼兒教育事業奠定基礎。
2.2 用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學校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教師應了解和分析學生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打破學生思維的局限性和慣性。從學生的角度看,只有真正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首先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厚此薄彼,如此為師生信任奠定基礎。其次細致入微的關愛會讓學生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培養積極陽光的性格。并且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助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完成學習任務,因而要加強學校心理咨詢工作,建立盡可能多的心理咨詢機構或診所,使心理咨詢教師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進而培養中職生健康穩定的心理素質。
2.3 尊重中職學生個體差異性。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不能片面地把成績當做評判學生優劣的標準,應該多角度地看待學生,挖掘他們多方面的優勢。比如有的學生學習不好,但在體育、音樂、藝術等方面有強烈的興趣和愛好,因而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發展個性,鼓勵學生參加比賽,為學生提供更多平臺展示空間,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普遍提高。
其次要積極利用家校溝通環節,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使學生能夠順應發展規律,更好地展望未來,要以多元化的眼光看待學生,鼓勵學生綜合發展。
此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使學生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同時對未來從事幼兒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促進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比如,在創建舞蹈、音樂、書畫等特色社團時,對學生的基本訓練應該是一樣的,但在內容和要求上要有差異,要根據個體差異進行分組和分類訓練。
3.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探索中職師范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積極開展主題德育活動,中職學前師范教育才能形成獨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專業素質,形成良好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 楊英玉.關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堂有效管理的探討[J].職業,2016,(11):76-77.
[2] 趙定武.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J].資治文摘(管理版)(6):98+160.
[3] 黎炯唐.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學面臨的新形勢及教學策略探析[J].中國職工教育,2013(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