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龍川縣婦幼保健院(517300)李錦霞
壓瘡是由壓力或混合剪切力損傷骨骼突起的皮膚或皮下組織引起。而手術室患者發生壓瘡率為4.7%~66.0%[1],常規壓瘡護理時由于手術室護士對壓瘡認知水平較低下,壓瘡風險評估能力欠缺,導致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率較高[2]。因此,壓瘡護理小組管理成為評價手術室壓瘡護理質量的監測指標。本研究旨在分析壓瘡護理小組對手術室護理人員壓瘡認知水平與評估壓瘡風險能力的影響,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2017年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手術室的200名均需手術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作為本實驗研究對象。選擇2017年2月~12月的100名采取常規壓瘡護理的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1例,女59例,平均年齡(49.3±6.5)歲,手術時長平均(3.8±0.9)h;選2018年2月~12月的100名采取手術室壓瘡管理后壓瘡護理的手術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齡(47.2±10.4)歲,手術時長平均(4.0±1.9)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進行常規壓瘡護理。觀察組:為在常規壓瘡護理的基礎之上,進行完整、系統的手術室壓瘡管理,具體如下:①成立手術室壓瘡管理小組。小組主要由6名認真負責且工作經驗滿5年的護理人員組成,且小組成員均通過壓考核,其中1名具有傷口造口專科護士證書的人員擔任院級壓瘡管理組長,全部小組成員參與制定手術室壓瘡管理制度、完善和修訂手術室的各項壓瘡表格與規范操作手冊、制定壓瘡護理流程以及及加強手術室護士壓瘡培訓。②制定每月定期培訓與考核計劃,加強手術室護士相關培訓考核。內容如下:壓瘡管理制度、壓瘡基礎知識、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壓瘡分級診斷以及對患者進行術中壓瘡防范等護理要點。通過教學講座方式給手術室護士介紹手術室壓瘡管理制度、對他們進行關于壓瘡基礎知識、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壓瘡分級診斷以及壓瘡防范的知識培訓,使他們掌握Braden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使用方法和意義,同時還可以對患者進行壓瘡防范措施,如安置壓瘡危險的患者體位時,體位擺放要點、挪移患者需注意避免患者皮膚與手術推車、手術床產生摩擦的細節以及患者體位固定后者需注意避免其他物品壓迫損傷患者皮膚的細節等。如為高危壓瘡的患者,手術室護理人員還需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對患者受壓部位進行輕度按摩以防止壓瘡的發生。③壓瘡管理小組通過對手術室護士壓瘡評估準確率分析經過壓瘡培訓管理后手術室護士的壓瘡風險評估能力。經過理論培訓后的手
附表 兩組手術室護理人員壓瘡認知水平比較(n,±s)

附表 兩組手術室護理人員壓瘡認知水平比較(n,±s)
?
術室護士均需要采用Braden風險評估表對手術室的患者進行壓瘡風險綜合評估,首先手術室護士需要記錄患者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營養指標、手術方式、手術體位、手術預計時間,然后對患者進行進行壓瘡風險綜合評估,填寫壓瘡風險評估表。④壓瘡管理小組通過調查患者的滿意度來分析壓瘡培訓管理后手術室護士壓瘡護理效果。
1.3 評價方法 ①采用自制壓瘡考核表。該考核表分為5部分,分別為:壓瘡管理制度、壓瘡基礎知識、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壓瘡分級診斷以及對患者進行壓瘡防范。每部分滿分100分,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考核分數越高,說明護理人員壓瘡認知狀況越好。②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壓瘡的實踐考核,主要通過比較兩組手術室護士壓瘡評估準確率判斷經過壓瘡培訓管理后手術室護士的壓瘡風險評估能力。手術室護士壓瘡評估準確率越高,說明手術室護士的壓瘡風險評估能力越強。③對兩組患者滿意度判定比較壓瘡培訓管理后手術室護士壓瘡護理效果。主要采用調查問卷方式。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60~69分為一般;60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室護理人員壓瘡認知水平比較 觀察組的壓瘡認知各部分考核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2.2 兩組壓瘡風險評估能力比較 對照組有20名患者發生壓瘡,而護理人員壓瘡評估13名患者發生壓瘡,護理人員壓瘡評估準確率為65.00%;觀察組有15名患者發生壓瘡,而護理人員壓瘡評估14名患者發生壓瘡,護理人員壓瘡評估準確率為93.33%。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為98.00%,顯著高于對照組78.00%(P<0.05)。
據報道,手術室患者因手術持續時間長且需要麻醉,會導致局部的血液循環受到障礙而出現損傷,因此手術后壓瘡的風險更高[3]。有效預壓瘡護理能最大程度保護患者術后的健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人員的壓瘡認知各部分考核評分較對照組均顯著提升。通過培訓有效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壓瘡認知及風險評估能力,效果顯著。說明了成立壓瘡護理小組并實行壓瘡護理小組管理模式明顯能幫助手術室護理人員提高壓瘡認知。其原因主要壓瘡護理小組完善和修訂手術室壓瘡管理制度、手術室的各項壓瘡表格與規范操作手冊,能夠完整與系統的培訓手術室護理人員,使他們較為全面的了解壓瘡護理的重要性以及操作壓瘡護理的規范性。
正確判定患者壓瘡風險是防范壓瘡的前提。本研究手術室護理人員接受培訓后壓瘡風險評估能力大大提高,壓瘡評估準確率從65.00%提高到93.33%。說明成立壓瘡護理小組并實行壓瘡護理小組管理模式明顯能幫助手術室護理人員提高評估壓瘡風險能力。其原因為經強化培訓后,手術室護士完全掌握關于壓瘡的理論知識并能熟練運用Braden風險評估表對手術室的患者進行壓瘡風險綜合評估,且壓瘡評估準確率大幅度的提高。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患者在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手術壓瘡評估以及分級護理中獲得較好的體驗。其原因是手術壓瘡評估表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處理,使患者盡量避免承受壓瘡的痛苦。患者對手術室護理人員在采取針對性的預防壓瘡護理有較高認可度和滿意度。該結果與吳雪云[4]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壓瘡護理小組管理使得壓瘡護理流程程序化、規范化,強化手術室護理人員壓瘡護理意識,有效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壓瘡認知水平與壓瘡風險評估能力。改善了壓瘡護理效果,提高患者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