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新 孟營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吉林長春 130114)
根據教育部教高〔2019〕8 號《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1]中內容: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課程質量效果是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關鍵。面對不一樣的2020 年春季學期,國家處在新環境、新教學模式下。無論是國家、學院、教師、學生每個人都面臨大考。在學習硬件、軟件、人們的精神、心理不一樣的情況下,為了培養疏導學生,達到我們既定培養人才的目標,更好地將課程保質保量傳授給學生。我們制定出培養計劃、訓練方法、利用釘釘打卡、云端智能技術等,在停課(傳統課堂)不停學(利用網絡課堂)的狀態下,培養學生自律、靜心、思考學習的能力迫在眉睫,以期完成我們的教書育人的任務。
我們設計、實施并評價了自律能力培養項目,具體做法如下:
理論依據:21 天效應。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 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這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復21 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根據我國成功學專家易發久研究,習慣的形成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 ~7 天左右。此階段表現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階段:7 ~21 天左右。此階段表現為“刻意,自然”,但還需要意識控制。
第三階段:21 ~90 天左右,此階段表現為“不經意,自然”,無需意識控制[2]。
在新的網絡授課情況下,達到網絡另一端學生能真正有所學,有所收獲,既保證身心健康,又保證教學、學習任務的完成——自律、靜心、思考學習。
(1)設定題目課前提醒學生準備:靜下心來沒有?筆和本準備好了沒有?你上課或學習過程中有人打擾沒有?(如果有,你是如何處理的?)今天的作業完成了沒有?你的收獲是什么?
(2)實施訓練每次課前5 分鐘利用網絡把前三個問題發給學生,學生會在上課前,有概念要靜心,要準備筆和本,逐漸形成上課時找個安靜的環境上課,下課前后約3 分鐘反饋當堂筆記;課后睡前釘釘打卡反饋當日作業是否完成?反思是否有收獲,收獲是什么。
經過2 個月培訓項目的實施,發放上述自律靜心思考訓練項目結果調查問卷并回收如下:參與班級及人數:18 級(理工光電)三個教學班:113 人。
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實施,在課程結束期,做一份問卷調查,并回收問卷整理如下:
(1)18 級三個教學班113 人參與訓練回收問卷調查84 份分析結果下:
參與訓練的人數113 人,回復調查問卷的人數84人,有74.3%的學生參與了問卷調查,有始有終,這部分學生是大二最后一學期英語課,又是疫情期間網絡授課,得出結論:大多數學生認可這個自律能力培養項目,由于前期投入到培訓中,所以能夠積極參與問卷調查并反饋。
(2)培養自律能力結果調查問卷及回收-單選題:通過自律能力培養你已經培養了自律學習了沒有?
如圖1,收回問卷中,勾選答案選項1:已經能自律學習了,有59 人;勾選答案選項2:還不能自律學習,1 人;勾選答案選項3:有時能自律學習,有時不能自律學習,有24 人。
結論分析:回收問卷份數:84 人份,通過這學期自律能培養訓練,在回收上來的84 份問卷中有,59人即70.2%的學生能自律學習了,說明盡管疫情期及后疫情期是網絡授課而不是傳統課堂,通過這種訓練方法學生多數能靜心參與課程教育當中,為達到一定的培養高素質高質量人才效果起到相當作用。

圖1 自律學習分析圖
(3)培養自律能力結果調查問卷及回收-單選題:每當上課或寫作業時能靜下心來嗎?
如圖2,在回收的84 份問卷中勾選答案選項1:能靜下心來學習,人數:70 人;勾選答案選項2:還不能靜下心來學習,人數:0 人;勾選答案選項3:有時能有時還不能靜下心來,有學生人數:14 人。

圖2 靜下心來分析圖
分析:通過2 個月的訓練已經有占70/84=83%的學生可以靜下心來學習。14/84=16.7 的學生,處于搖擺的狀態,有時能靜下心來,有時靜不下心來學習上課;0 人勾選了選項:靜不下心來,結論:教師通過科學合理兩個月的訓練培養,學生大多數能夠靜下心來學習,沒有人完全不在學習狀態。
(4)培養自律能力結果調查問卷及回收-單選題:現在上完一門課或者做完一次作業你會反思,或思考自己的收獲嗎?
分析上表:表中回收問卷總數84 份,有57 人現在上完一門課或者做完一次作業會反思或思考自己的收獲,這些人67.8%學生能夠思考,主動問問自己學習的內容,這部分學子已經初步具有了主動反思的動向及能力。
(5)培養自律能力結果調查問卷及回收-對于單選題問題:馬上放暑假了,你還會堅持老師的自律能力培養訓練嗎?答案勾選了選項1:還想試試堅持訓練回收問卷中有75 人;答案勾選選項2:讓我想想有6 人;答案勾選選項3:其它有3 人。
分析上述數據:84 份問卷回收中,有75 份人想在假期提高自己,不考慮假期其它臨時環境等各方面因素,有近89%的青年學生至少在心里有想繼續訓練的訴求。
(6)培養自律能力結果調查問卷及回收-單選題:你覺得老師的這個能力培養訓練怎么樣?回收問卷中勾選答案選項1 挺好的,有78 人;勾選選項2 還可以,有6 人;勾選選項3 其它,0 人。
分析回收問卷中得出回答挺好的占比98%,能看出參與學生從心里接受這個訓練,學生愿意緊跟老師利用網絡來完成學業;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沒能及時跟進教師的訓練步驟。
總結經過兩個月三個教學班同學們課堂完成訓練計劃項目,通過分析回收的84 分問卷中,盡管師生均不在學校,通過網絡在教師精心設置的題目指導下認真參與完成訓練項目的實施,大多數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律能力、靜心、思考反思所學內容,主動學習消化吸收課堂所學,完成了專業大學英語四的學習任務,同時學習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1)云端課堂培養了自律、靜心、思考能力。網絡課堂,可以營造安靜的環境,有利于靜下心來思考,良性循環自然有效的完成了課程計劃。
(2)網絡課程在教學輔助方面有優勢。停課不停學、網絡教學、智慧課堂、云端端口等配合教師精心設置的培訓項目使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基礎上,培養獨立主動的國際人才、良好習慣靜心能力培養方面更有優勢。
(3)新形勢下教師培訓發展是必要的。教師的視野、引領、指導作用凸顯,教師是在平時積極參與繼續教育,將新科技新技術應用到教學實踐中——U 校園、智慧校園、釘釘網絡平臺適時引入等,在突發情況下,能夠及時順暢應用于工作中。疫情當前是行業人士始料不及的,但有教師平時強大寬厚的積累、拓展的視野,加上職業責任心,故有及時相應的計劃思維跟進。教師的平時科技、專業知識跟進及思政教育,潤物細無聲,立德樹人等知識的內化于心等,在新形勢下新情況出現時都體現在課程建設、設計與實施的過程當中,能更好地服務于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