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國正
(南京城市職業學院,江蘇 南京 211200)
信息化技術在高職院校財會工作中的運用依然需要人為操控,并依托于真實的財會數據,以真實的財務數據作為計算基礎。財務數據的真實性不但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財務的正常運作,而且還影響經營管理層決策的正確性和準確性。若不重視財務基礎數據的真實性工作,在運用信息化技術處理后,系統自動產生的財務數據就缺乏真實性和可靠性,無法保證財務工作中信息化系統的正常運行。
為了確保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在信息化系統的使用過程中,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制定相關財會管理工作制度規范以及內部審核控制制度,以確保財務基礎數據的規范性、準確性、可靠性以及真實性,從而確保財務數據傳輸、處理以及財務報表匯總數據的真實性,為信息化技術在財務工作中的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2]。
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提高了高職院校財務數據的使用效率。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財務工作人員對財務數據的記錄、匯總、查詢的便利性,提高了財務工作人員對財務數據核算工作的效率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可以為上級主管部門、財政部門、高校決策層、管理層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準確、及時的財務數據和精準的財務報告,幫助其更好地掌握高職院校的發展情況。
在高職院校財務工作中運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準確、及時地查到各項資金的使用情況。比如:高職院校的教職工可以通過財務網站系統及時查詢自己的科研項目、課題經費的到款情況,實時掌握科研項目、課題經費的使用進度,資金結余等情況,避免科研項目、課題經費的浪費和超支,提高科研項目、課題經費的使用效果,更好地提高高職院校資金的使用效率。
高職院校的預算執行情況直接關系到學校資金的利用效率,以往通過人工計算的方式獲取相關的數據,反映預算的執行情況,不僅費事、費工、費力,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而且人為的因素和人工計算容易出現差錯,使高職院校預算的執行率存在偏差和錯誤;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使預算會計的執行率有了可靠的數據分析基礎,對學校預算的執行情況、招標采購計劃的完成情況、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等都可以進行實時、動態的控制,及時發現資金使用不合理的情況,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控制和反饋,更有效地管理高職院校資金的使用情況和預算執行的情況[3]。
信息化技術在財務工作中的運用,加快了財務業務的處理速度,特別是網上預約報銷系統的使用,一方面,使會計憑證制單的差錯率明顯降低,加快了財務人員報銷審核、記賬入賬的準確性,有效保證了高職院校財務數據、財務憑證、財務報表能夠按時生成、報送。另一方面,提高了廣大教職員的報銷積極性,減少了廣大教職員工排隊等待的時間,促進了財務人員對財務業務處理的效率。
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可以確保高職院校各類收費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比如: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通過繳費信息系統平臺及時辦理學費、住宿費、醫療保險費的繳納業務,查詢繳費、欠費的情況,方便高職院校財務人員催款工作的順利進行。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提高了高職院校各類收費工作的效率,確保收費工作的準確性,促使高職院校收費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4]。
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出現了比傳統手工入賬更多的財務信息安全問題,比如:財務網絡信息的失竊、計算機病毒的入侵、軟件系統的卡頓、管理權限設置的混亂,嚴重威脅到財務信息的安全性。
針對信息化技術給高職院校財務工作帶來的各種安全隱患,高職院校財務部門應加強財務信息安全的宣傳工作,形成領導重視、全員參與的氛圍,共同做好財務信息的安全工作,制定各種財務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和制度,加強財務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積極應用各種網絡安全防護技術,來有效抵御來自外部網絡對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安全威脅。比如:在選擇硬件時,要根據實際高職院校財務信息化的情況,使用具有內置防火墻的計算機設備或者通過加裝專門的網絡安全軟件,形成財務信息化系統使用的局域網,以確保財務信息的安全性。
閥室低功耗安防系統由閥室部分和站場部分構成。物理構架為基于IP的2層網絡構架。邏輯構架為基于物聯網技術的3層網絡構架,分為: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1-2]。
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可以把會計人員從過去的人工記錄、人工審核、人工入賬等單純的手工作業中解放出來,把簡單、重復的手工作業交由信息化系統處理完成,極大地解放了財務部門人手緊缺的局面。高職院校的財務工作重心可以適度轉移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加強對會計法律法規及財務規章制度的宣傳力度。抽調人員加強財務部門網頁的管理和維護,及時宣傳國家新頒發的會計法律法規、財務政策制度,制作相關的微視頻,讓廣大教職員工及時學習、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采用微信、QQ群的方式,加強與廣大教職工的溝通與聯系,及時發現和解決資金管理、使用、報銷中的問題,使財務工作得到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與科研、課題管理部門及經費的使用部門進行充分溝通、協商,配合相關部門制定出科學、合法、合理的科研、課題經費的管理方法和使用制度。
其次,加強高職院校財務制度和內控制度的建設工作。高職院校的財務部門可以進一步完善各項財務管理工作的規章制度,建立起符合實際需求的報銷方式和審批流程,提供財務報銷工作的一站式服務,為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證。
最后,進一步加強對高職院校各項資金的管理工作,保證各項資金的合法、合理地使用,加強對往來賬款、應收賬款的梳理和分析、加快往來賬款、應收賬款的催收,避免因賬款未及時催收給學校造成資金的損失;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避免因管理不當出現固定資產的流失、損壞和固定資產不合理處置等情況,并按照財政部門的相關要求,對固定資產進行每月的折舊計算,確保固定資產的保值性和安全性。
隨著高職院校財務工作信息化技術程度的逐漸提高,財務內部控制的工作重點和風險點也發生了變化,財務內部控制的范圍也逐漸擴大,從最初的財務部門,逐步發展到與財務業務工作相關的部門和院系,原有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已經無法滿足信息化技術發展的需求,必須重新制定和完善財務的內部控制制度,進一步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強內部控制的管理,分清各個部門在財務工作中的權責,并確認各個部門的內控風險點,建立起新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財務工作的可控性和安全性,杜絕財務舞弊和財務差錯的發生。
財務工資系統和薪酬系統中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使工資系統和薪酬系統中的數據可以及時上傳到財務信息網絡平臺,廣大教職工通過工號、密碼登入財務信息網絡平臺,及時、準確地了解個人工資收入的情況,教職工的工資收入充分反映了工作業績與效益掛鉤、貢獻與收益掛鉤的績效工資管理原則,有利于激發了廣大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高職院校教職工隊伍的穩定性,確保高職院校和諧、平穩、健康第發展,為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工資系統和薪酬系統中信息化技術的使用也為高職院校的財務人員代收代繳個人所得稅稅款提供了準確的技術數據,確保能夠準確、足額地代收代繳個人所得稅稅款,從源頭上保證國家的個稅稅收能夠足額、及時的收繳,也為教職工個人誠信納稅提供便利,既利民又利國。
在信息化技術的運用過程中,所涉及的理論和方法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涵蓋多門學科的相關知識,比如:計算機科學、多媒體技術、網絡科學、運籌學、管理學、統計學、數學等多門基礎學科。
隨著信息化技術在高職院校財務工作中的廣泛運用,就促使高職院校的財務人員必須學習、掌握與信息化技術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從過去單一的會計理論知識學習向多學科、多門類的綜合性理論知識的學習轉變,從過去單一的會計業務能力學習向多技能、多業務的綜合性能力的學習轉變,潛移默化地改變了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促使財務人員從單一的會計知識結構向復合型的專業知識結構方向轉變。
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對高職院校財務人員能力提升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了。首先,對財務人員學習能力的提升。高職院校的財務人員為了盡快適應財務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必須樹立起終身接受教育和學習的理念,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的專業知識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過相關資格認證就停滯不前,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財務人員不僅要提升自己會計業務的熟練程度,還要能夠熟練運用會計軟件和信息技術,進而促進高職院校財務人員的能力。其次,對財務人員思考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技術的運用,需要高職院校的財務人員能夠將會計理論知識、會計實踐經驗、高職院校會計的特點與信息化技術聯系起來思考,從而提出一些可操作性強的高質量財務信息化建議,不斷完善和提高信息化技術在財務工作中的運用。同時,要充分發揮財務人員的聰明智慧和思考能力,創造出一套更加適合本學院、本部門財務人員使用的信息化技術。最后,對財務人員自身競爭能力的提升。高職院校的財務人員通過學習和運用信息化技術,再結合財務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處理水平,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本職工作,提升自身在財務工作中的競爭能力。
財務檔案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檔案管理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財務檔案管理之中,有利于提升財務檔案歸檔的工作效率與業務水平,有利于提供更加便捷的財務檔案查詢服務工作,有利于提高財務檔案的利用效率,實現財務檔案數據的共享。在實際工作中,高職院校財務部門應當加強財務檔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術運用的力度,開發出適合財務檔案管理工作專用的軟件,并對財務檔案編制相應的檔案號,分門別類的保管財務檔案,以便今后對財務檔案的查詢和翻閱。針對信息化技術產生的電子檔案,特別要重視財務電子檔案的備份工作,定期對財務電子檔案進行檢查,檢測備份信息是否完備,避免因儲存媒介的損壞而造成電子檔案失真的情況,做好防潮、防塵工作,確保財務電子檔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對高職院校的財務工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通過不斷地創新和改進,來促進信息化技術在高職院校財務工作中的穩步推進,使高職院校的財務工作得到不斷地提升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