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乾偉,蔡 青
(廣西科技大學 藝術與文化傳播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全面認識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實踐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需要從國際信息化發展大背景出發。2003年9月,聯合國信息素養專家會議發表了“The Prague Declaration:Towards an Information Literate Society”(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養社會),倡導構建信息社會。2004 年11 月,美國高校規劃協會(Society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lanning,SCUP)推崇IT 技術,并給予詩意化很強的高度期待,認為大學校園信息化程度能夠決定大學生是否成為“總是期望在手指尖上擁有世界的人”。
我國高度重視信息化教學,2012年3 月13 日,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 年)》,可以說是在國家層面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备咝J莿撔氯瞬排囵B的聚集地,應該走在時代前沿,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推動教學改革。采取切實行動,“以專業為基礎,以課程為單位組建網絡教學團隊,開展網上導學、助學和促學,以及在線開展教學、教研、管理等活動?!盵1]推進信息化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新時代高質量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新時代大學生智能手機人手一部,互聯網技術支撐的電教室完全能夠實施信息化教學,運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借此推動教學改革和實踐,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筆者非常幸運地趕上了翻轉課堂教學法培訓和實踐教學的難得機會,明確了融合實踐的目的、技術工具、方法模式、應用效果等,通過學習體驗感受到了信息技術融合教學實踐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為例,強調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2]。與時俱進體現了高校引領教育教學發展的特質,根據實際課程結合網絡信息技術,實施信息化實踐教學具有迫切性。
依托“中國民俗”課程,自覺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推動教學改革,自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3日的實踐教學,致力于翻轉課堂助推網絡信息化和教學深度融合。2016年9月,筆者經過學習培訓,申報學校典型教學法課題獲得了立項,根據課題規劃開始了翻轉課堂融合“中國民俗”教學改革,3年來,實施融合實踐獲得了多項區級成果,深受師生高度評價。
師生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堅持問題導向,引導學生自主查閱收看網上文字視頻等文獻,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法,表現為激發學生興趣和潛力的個性化學習特點,課堂上師生積極互動協作完成知識內化,以鮮明的信息化、自主化、個性化、互助化、共享化呈現翻轉課堂教學案例的特點,并經過教學評價和反饋意見改進教學模式。
其一,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正確認識新時代信息技術的發達,玩弄網絡技術很可能教師不如學生,倒逼高校教師加強學習,吸收先進教育教學理念,重視開放式個性化學習,利用信息資源助力自主思考、合作學習,彰顯互助共享學習特點,滿足大學生挑戰心理和團隊精神的培養,提高學習效率。
其二,信息技術推送微視頻和電子文獻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力,最大限度地滿足人人學習人人進步的理想目標,特別是通過先學再研后練等接受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并根據3年的實踐教學,歸納符合教育規律的翻轉課堂教學法育人模式。
其一,依據課程內容,嘗試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利用微視頻和網絡文獻,將中國民俗生動活潑的素材進行先行觀摩和理解,同時根據教學目標,積極思考存在的問題,運用查閱文獻材料找到解決的門路,又經過課堂同學合作研討解決疑難,培養了敢于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其二,信息技術融合課程教學實踐,要經過反復多次的實際教學才能得到其效果。筆者在2016年以來,精心備課備學生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好準備,并根據實際教學效果,特別是培養高質量人才作為衡量標準,歸納可行的翻轉課堂融合教學育人新模式,為其他老師和學校提供重要實踐參考。
一是熟悉操作使用網絡技術,能夠運用網絡檢索相關信息,包括視頻材料,能夠快速查找和下載,掌握一般的信息處理方式方法。
二是正確使用網絡平臺,包括使用臺式電腦和智能手機。做到文字圖片、音像視頻、表格設計等比較容易完成的訓練要求。
3年來總結出 “三步三段九環節”翻轉課堂教學新模式,具體是:三步指教師課程教學三步驟:課前規劃、課堂設計、課后反饋;三段指學生學習三階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訓練展示;九環節指具體展開的課程學習九個環節,其中自主學習階段包括目標導向、查閱網絡、看微視頻;合作學習階段包括在線測學、師生共享、疑難突破;訓練展示階段包括教學評價、內化應用、反思提升,如圖1所示。

圖1 三步三段九環節(三三九)翻轉課堂教學新模式
2.6.1 信息化教學程度不高
信息化教學程度不高,師生信息素養有待提高,助推信息化教學力度還需加強。主要原因有:一是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風氣還依然存在,教師普遍是高學歷高職稱,專業知識結構非常完整,可是疏于先進教學方法的應用卻也存在,正是文化知識可以出口成章,反而容易滿堂灌;二是學校硬件設備不夠支撐信息化教學的基礎;三是師生建設網絡信息平臺的意識和能力有待加強。
2.6.2 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主體地位弱化
現代教育高度重視每個學生的教育質量。大學課程學習存在不重視全體學生以及提升每個人學習的情況。信息技術更適合年齡偏小的青少年學習,通過翻轉課堂融合實踐教學,能夠組織動員每個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等,課前預習、搜集檢索視頻等資料,質疑合作加強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挑戰精神,全面提升學習成績。
2.6.3 適合師生互動的教學法實踐應用不強
新時代“互聯網+”成為工作生活的常態,高校利用信息技術也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雖然智能手機師生人手一部,可是真正開展個性化學習,利用互聯網技術的上課方式還沒有完全體現,翻轉課堂推動師生課程教學信息化呈現有待加強。
2.7.1 過程
(1)加強學習培訓和體驗。
2012年3 月13 日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 年) 》明確提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1世紀新時代,大學基本具備了信息化教學的條件,為了跟上時代發展,2015年以來本人加強學習,同時接受了培訓,包括網絡遠程學習和專家現場指導,并積極利用現有條件,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學習方式,應用翻轉課堂推動信息和教學實踐融合。積極參加學校邀請的專家系統培訓會,逐場聽講和訓練,主動嘗試應用網絡資源加強課程教學改革,體驗到了學生樂學、愿學、學好的效果。
(2)抓住典型教學法課題申報立項的重要機遇。
根據學習和培訓,本人2016年申報了典型教學法課題,通過申報加強了學習,獲得立項更是有意識和有行動扎實推進課程教學改革。依托“中國民俗”應用典型教學法,可以說教學方法不是單一的,而是要根據內容和學生靈活應用,雖然聲像畫面的視頻為素材的翻轉課堂容易激發學生的熱情,也要引導學生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學習訓練應用,全面完成教學目標,也就說要用上案例教學法、成果展示等。應用相關教學法,獲得了顯著的教學成績,學生主動學習比例達到88.7%,學生評教滿意率為94%。通過課程翻轉課堂教學實踐,2018年本人獲得區級“特色示范課”教學大賽二等獎;2017年發表相關論文2篇;申報2017年度區級教改課題1項,并順利結題;獲得2017年教學成果獎三等獎(排名3)1項,深受學生好評。
2.7.2 方法
(1)持續進行學習和反思。
尊重教育教學規律,認真學習古今中外先進理論,包括教學方式方法,特別是與時俱進的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實踐應用,做到了理論指導、實踐應用。向成功運用典型教學法的老師和專家、技術人員學習,并到兄弟學校請教學習,先后在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廣西藝術學院以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和湖南師范大學學習。2016年以來,結合典型教學法項目自覺融合信息技術,推動信息技術和課程教學深度融合,根據教學評價和反饋意見,不斷完善改進,讓學生持久喜歡并通過個人和團隊努力獲得成就感。
(2)不斷歸納和完善信息化教學法育人新模式。
2016年以來,根據典型教學法課題計劃,本人認真學習并貫徹到課程教學中,做到了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等,全面準備課程教學紙質資料和電子文獻資料,制作精美的課件,并積極組織學生觀看微視頻,利用網絡文獻答疑釋惑,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在課堂上積極展示自己的成果,表現出合作學習和挑戰精神,根據教學評價和反饋意見,不斷完善融合方式,探尋符合自身實際的信息化教學法育人新模式,為其他教師和學校提供教學實踐的參考。長期探索歸納出“三步三段九環節”翻轉課堂教學新模式,教師準備為三步,學生學習為三階段,總共有九個環節,歸結為“三三九”模式:教師三步有課前規劃、課堂設計、課后反饋;學生學習三階段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訓練展示;九環節指具體展開的學生課程學習九個環節:目標導向、查閱網絡、看微視頻、在線測學、師生共享、疑難突破、教學評價、內化應用、反思提升。
遵循育人規律,歸納高效信息化教學法,有利于培養高質量優秀人才。
2.8.1 思想創新
高度重視信息化實踐教學,體現了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育理念。21世紀第二個十年即將結束,5G和人工智能成為高科技標志,學會應用信息技術,推動大學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完全能體現信息化、自主化、個性化、互助化、共享化特點,助推培養主動學習、善于合作、敢于挑戰的優秀人才。
2.8.2 模式創新
總結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高效可行的教改模式,根據三年的運行經驗和特點,總結了翻轉課堂融合教學實踐模式,做到師生積極互動,運用網絡視頻文字材料,明確教學目標,自主積極準備,課上合作研討,課后應用實踐,歸納了三步三段九環節(三三九)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案例。
2.8.3 方法創新
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面向全體同學,靈活運用教學法,不只是單純應用翻轉課堂,還會將啟發式、案例教學、成果展示等融合一起,真正體現教學無法有法辯證統一,實現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2.9.1 學生層面
信息技術與翻轉課堂教學融合實踐取得了優異成績,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比例高達88.7%,期末考試成績及格率和優秀率分別達96.7%,20.05%。學生評教滿意率為94%。漢語班學生深受中國民俗文化影響,畢業論文選題為文化類的非遺傳承保護比例達到23.3%。
2.9.2 教師層面
執行人獲區級教學大賽二等獎1項;教學成果獎三等獎(排名3)1項;總結教育規律并完成發表2篇論文;申報2017年度廣西區教改課題1項,并順利結題;由中國民俗教學延伸到社會調研,撰寫了生態鄉村建設的論文獲廣西社科聯三等獎1項。
其他執行人獲得了區級教改項目1項、區級“十三五”教育課題1項;教學成果獎1項;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合計5篇。執行人合作編著教材出版1部。
2.9.3 交流層面
為了開展好翻轉課堂融合信息教學,加強學習和交流,先后到廣西師范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藝術學院、廣西科技師范學院、玉林師范學院以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和湖南師范大學等學習咨詢,加強了溝通和交流,同時也接待了常熟理工學院、梧州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廣西藝術學院、南寧師范大學等老師前來交流,彼此分享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
新時代高校推進“雙一流”建設進度,加強內涵式發展,尊重教育規律,重視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應用信息技術提高課程教學效率,“既不斷更新教育教學手段,不斷提供新的學習和教育資源,還更新著教育教學理念及其模式?!盵3]助推高質量人才培養,是其中一個有效對策,值得深入探究和實踐。
其一,積極主動實施信息技術和課程深度融合,不要存在等要靠的畏難心態。筆者2016年憑借翻轉課堂和“中國民俗”深度融合,探索符合自身條件的信息技術育人之路,技術水平和理論素養等都不高,可是沒有等也不用等,取得的成績還是很不錯的。根據廣西區情實際,學校硬件不是完全達到高質量融合實踐的條件,所有教師都應該主動融合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率。
其二,與時俱進跟上新時代發展,滿足學生信息教育素養的需求。大學生是先進文化的學習者和實踐者,智能手機時代正確應用網絡信息,堅持學生為本、個性化學習,有效整合大量的微視頻、文字圖片等信息,倡導自主學習,挖掘學生學習潛力,培養創造意識和能力,借助信息技術翻轉課堂融合課程教學,推動廣西高校高質量育人之路越走越寬敞。
“中國民俗”翻轉課堂教學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實踐案例,積極運用先進教學方式方法,在本職教學崗位上利用學校現有條件,加強自身信息技術素養,自覺接受典型教學法的學習和培訓,并結合相關課題扎實推進該融合實踐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根據教學評價和反饋意見,大多數同學根據教學目標,整合信息資料學會學習答疑,重視自主思考和合作學習提升了學習質量。自2016年以來,執行人和同事親密合作,加強翻轉課堂融合教學實踐的應用,取得了一些成績,可是探索理想高效的教學法育人模式不能停步,還要繼續加強學習加強合作,為高校教育事業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