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楠
(遼寧師范大學 政府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116029)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是國家競爭優勢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先進制造業被譽為“人類首席產業”,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產業重點①。 特別是在2008 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推出“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德國推出 “工業4.0 戰略”, 中國實施 “中國制造2025”等②③。
遼寧作為中國老工業基地, 工業基礎雄厚,制造業發展歷史悠久,門類齊全。 其中先進裝備制造業占遼寧工業的1/3 左右,是遼寧的優勢所在、希望所在。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遼寧省政府于2015 年12 月推出 《中國制造2025遼寧行動綱要》④。 與此同時,遼寧省提出以“四個驅動”即創新驅動、改革驅動、市場驅動和開放驅動來激發內在動力和活力,扎實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不斷邁向新階段。 在此背景下,從“四個驅動”的視角分析先進制造業的內涵和特征,對遼寧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是由政府、企業、科研院所、服務機構等利用科技創新來推動的,培養新興先進制造業,使得傳統制造業獲得突破性發展或實現質的飛躍⑤。 基于“四個驅動”的發展理念,從系統論的視角出發,將遼寧省先進制造業分為4 個系統(見圖1)。

圖1 遼寧省先進制造業系統結構
1.改革-環境子系統。 改革-環境子系統具體包括產業發展必需的硬件資源如基礎設施資源、人才資源、資金資源、信息或數據資源等產業資源以及促進產業發展的軟環境建設,如政策、文化、創新等的建設。 它們對遼寧先進制造業結構調整和創新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2.創新-生產子系統。 創新-生產子系統是遼寧先進制造系統的核心,由在產業創新中從事具體的創新活動的企業、 高校科研機構和社會化網民組成。 其中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由核心企業為主導,形成縱向供應鏈企業間合作創新、橫向競爭企業間合作創新, 通過產學研聯合高校和科研機構,采用眾包方式與社會化網民形成協同創新聯盟。
3.市場-選擇子系統。 市場-選擇子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完善的市場體系,遵循市場規則,優化配置遼寧省的產業資源, 推進產業資源的自由流動,推進企業運作的市場化、制造過程的市場化以及創新成果轉化的市場化。 通過市場的優勝劣汰,形成選擇機制,決定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等的生存發展。
4.開放-方法子系統。 開放-方法子系統是遼寧省先進制造業系統演化的動力系統。 主要功能是在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全面提升開放層次和水平,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新時期的開放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鼓勵有比較優勢的先進制造業企業積極融入全球制造業市場,參與國際競爭。 同時從全球市場引進資金、技術、人才等戰略資源,為遼寧的先進制造業發展提供資源和服務。 在先進制造業產業系統中,各系統組成要素、參與主體、主要功能及活動內容,如表1 所示。

表1 先進制造業產業系統組成要素功能特性
先進制造業產業系統是一個復雜的自適應系統,系統內每一個子系統不斷與其他子系統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并據此不斷調整自身的結構和行為,推進產業創新和生產活動持續穩定地進行。 在這一過程中,4 類子系統的關系如圖2 所示。

圖2 遼寧省先進制造業四大子系統關系
對于先進制造產業而言, 創新-生產子系統是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是進行產業創新和生產活動、培養和推進產業發展的主動力。 改革-環境子系統是影響所有子系統相互作用的各種環境要素的綜合, 是遼寧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市場-選擇子系統基于省情和用戶需求,優化配置資源,進行產品、技術、產業選擇的決策系統,是產業發展的主導力。 開放-方法子系統是遼寧省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向產業鏈高端邁進的路徑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創新-生產子系統需要集成各類產業資源,在市場-選擇子系統的引導下,在改革-環境子系統的支持下,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提高先進制造業的創新水平,促進遼寧先進制造業的發展。 改革-環境子系統以市場-選擇子系統為準繩,為遼寧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提供金融、信息和人才等專業服務和政策支持,為先進制造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和條件⑥。 市場-選擇子系統依據用戶需求,向創新-生產子系統和改革-環境子系統反饋產品、技術信息,幫助其他子系統不斷完善和修正自身。 開放-方法子系統拓寬市場-選擇子系統空間,為改革-環境子系統提供優質產業資源,幫助創新-生產子系統提升創新效率和能力。 遼寧省先進制造業產業系統四大子系統,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共同推進遼寧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遼寧先進制造業的發展需要營建良好的軟硬件環境。 要以政府為導引,創建研發共享的基礎設施,整合產業資源,形成推動技術創新的激勵動力。鼓勵技術持股,使技術發明者的收入所得與其創新貢獻相匹配,保證先進制造領域高技能人才需求得以滿足。 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創新機制和管理體制,嚴格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在基礎性研究和創新方面要重視并增加投入。 要以轉變職能為目標, 推進政府科技管理體制改革, 在材料、機械、電氣、液壓等共性技術領域建立研發優勢。
要加大遼寧省先進制造企業的研發機構建設和投入強度,完善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遼寧先進制造業生產體系,實現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 要充分調動產業系統各層次創新主體的積極性,構建多主體、多層次的技術創新網絡,增強技術研發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降低技術創新的不確定性和外溢風險。 做大做強有競爭力、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
遼寧先進制造業的發展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視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由于遼寧省目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平較低,制造業新產品和新技術大多是從其他地區、 國家引進的。遼寧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必須跟蹤發達省份、國家的消費者需求,清晰把握市場需求變化脈絡,引導遼寧先進制造業產品的提升和服務的提高。 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可以在激發需求方面有所作為,通過政策法規,提升市場需求層次,促使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滿足市場需求。 在先進制造業領域積極引進和發展民營經濟、外資經濟,更好地吸納優質產業資源。
未來中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將面臨一個開放、包容、競爭、合作的國際環境,需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主動融入科技全球化和區域合作進程,學習、借鑒國外先進制造企業運營、管理的發展經驗,掌握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一般規律。
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是加快實現遼寧經濟結構調整,扎實推動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 而堅持“四個驅動”,則可以激發遼寧制造業的內在動力和活力,是實現遼寧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因此,只有通過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才能實現遼寧制造業向價值鏈的高端攀升。 為實現經濟新常態下遼寧先進制造業平穩健康發展,首先要加強資源整合和制度建設,營建產業發展的良好軟硬件環境。 其次要推進協同合作與產業升級,構建多主體協同合作平臺, 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三是強化市場資源配置與產品重構能力,培育和創造新的產業價值空間。 最后要促進國際合作與競爭,利用“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推動先進制造業企業走出去。
注釋:
①董琴.新常態背景下遼寧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策略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01):43-46.
②王德顯,王躍生.美德先進制造業發展戰略運行機制及其啟示[J].中州學刊,2016,(02):33-37.
③李健旋.美德中制造業創新發展戰略重點及政策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6,(09):37-44.
④呂富彪.加快遼寧裝備制造業創新驅動協同發展的對策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6,34(04):60-63.
⑤張笑楠.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構建與運行機制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6,37(06):595-600,618.
⑥劉春芝,史建軍,邊恕.遼寧裝備制造業比較研究——存量改革與內生發展[J].財經問題研究,2015,(12):13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