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歌詞與詩同源異流,直至在如今火熱的流行歌曲歌詞當中都能尋覓到其隱喻的詩性。當代流行歌曲歌詞通過對我國古代詩詞詩性的傳承與發展變異,在逐漸形成歌詞獨特的創作風格之外一如既往地吸取了古代詩詞的優良品性,如詩詞的韻律、意象與意境以及對現實生活中哲理挖掘等,歌詞隱喻的詩性特征是當代流行歌曲的審美價值表現。而這樣的歌詞就如同古代的詩詞一樣,充滿著溫暖詩意的美麗,孕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關鍵詞:流行歌曲;詩性;歌詞;美感;哲理
作者簡介:卿前輝(1980.1-),男,湖南省洞口縣人,碩士研究生,邵陽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研究方向:中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J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9--02
流行歌曲是當今時代風靡一時的話題,而歌詞是歌的主干部分,在歌曲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歌曲需要語言來充分表達作者或演唱者的情感,這就需要擁有獨特的個性和富有想象力的歌詞來吸引取悅聽眾。在當今社會,一些流行歌曲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主要在于歌詞給人們帶來的聽覺上的美感及心靈上地撞擊。歌詞從古至今從與詩同體到如今的獨立文體變化萬千,總有些美麗的歌詞如美麗的詩一樣充滿著詩性:不乏詩之韻律,歌詞與詩一樣有韻腳和平仄;不乏詩之意象與意境,歌詞中也有不同的意象構造成不同的意境;不乏詩之哲理,總有些歌詞能喚醒人們內心對哲理地思考;不乏詩之情感與審美,人們對審美的追求也體現在對歌詞的賞析上。本文試圖從現代流行歌曲歌詞的詩性繼承、隱喻的詩性、歌詞隱喻的詩性這三個方面去進行論述,發掘出現代流行歌曲歌詞中的詩性美。
一、當代流行歌曲歌詞中濃厚的古代詩詞氣息
歌詞與詩同屬于詩學范疇,兩者本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上古時代,詩樂同源,不曾分立,最初的詩就是民歌、歌詞。這也就為今后歌詞地創作確定了一個整體輪廓形式與發展方向。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直接導致人們對事物欣賞與審美需求的改變,一方面則具體表現在歌詞與詩逐漸方向發展形成如今相互分離的狀態。但不可否認的是,歌詞再怎么發生變化,現下流行歌曲的歌詞當中依然能看到屬于一首好的詩所擁有的美的特征。“歌詞與詩不可能截然區分,做任何截然區分的努力終將徒勞無功, 因為歌詞與詩原本來自同一個家庭。”正如詩人公木所分析的那樣: “古代詩即是歌,歌即是詩;后世,歌還是詩,詩不復是歌。所成歌之詩謂之歌詩,凡不歌之詩謂之誦詩。誦詩從歌詩當中分離出來,又經常補充著歌詩。兩者同時存在并行發展,又互相影響,不斷轉化。”
(一)當代流行歌曲歌詞是對我國古代詩詞的傳承與延續
從中國的歌詞發展軌跡可以了解到歌詞是對我國古代詩詞地傳承與延續,古代詩詞含蓄凝練的語言、生動豐富的情感,經過歷史的沉淀后越發顯示出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人們情感表達的載體,成為流行歌曲創作的源泉。
(二)當代流行歌曲是對我國古代詩詞的發展與變異
“一首好詩并不一定能成為一首好的歌詞”,但“一首好的歌詞首先應該是一首好詩”,并且“應該是一首適于入樂的好詩”。歌詞在詩歌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變異而形成獨立的創作風格,學界許多詩論家們通過對比研究歌詞與詩的語言特征與文本風格得出的結論大多是:歌詞貴平易,詩多深奧;歌詞貴感性,詩多智性;歌詞貴直露,詩多掩飾;歌詞貴清晰,詩貴歧義;歌詞講究朗朗上口,節奏緊湊,詩歌多婉轉,曲徑通幽。歌詞的這些與眾不同要求歌詞在創作時滿足于詞曲韻律、意象與意境的營造之外還要與旋律相符合;語言要通俗,用詞不再晦澀難懂,要符合大眾的審美口味;語法不能太規則,為了達到特殊的效果而進行語言變異,具體則表現在句子成分間的超常組合,如“點點溫柔”“一地嘆息”;對句法結構進行創新來完成情感表達與旋律的結合等等。以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為例: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獨地轉個不停/春風不解風情/吹動少年的心/讓昨日臉上的淚痕/隨記憶風干了/……
首先,這首歌詞語言不僅優美有詩意而且易于理解,不如古典詩歌的晦澀,而且貼近群眾唱出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聲。其次語法與句法的不規則搭配,如“唱出熱情”“擁有面孔”等是不符合漢語語法的搭配規則,但是在歌曲里面卻被人們所接受并普遍喜愛并流傳推廣。“現代歌詞必須譜曲能唱,離曲能讀,它必須創造獨立的藝術形象,優美的文學意境。”這些不同尋常的組合創造了獨特的藝術形象,優美的文學境界,達到了“譜曲能唱,離曲能讀”的效果。
二、隱喻的詩性是當代流行歌曲歌詞的內在美
(一)當代流行歌曲歌詞中詩性的表現
1.不乏詩之韻律
韻律即詩歌的押韻和平仄規范,詩詞創作要重視藝術性,并重幾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韻律”,詩歌創作要講究字詞的搭配、音調的和諧。韻律運用的自然,可以使詩作增強音樂感,呈現韻律美。在當代流行歌曲的歌詞中也能發現這些韻律特點,具有韻律的歌詞不僅使歌曲曲調優美爽口,更使歌曲富有獨特的情感表現性。
可見,在歌曲中,曲和詞是血肉相連,水乳交融的一體。旋律節奏已經融入歌詞中,以至于人們只需讀著歌詞就可以大致把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因此,為了傳達出優美的節奏,歌詞的平仄相應就相當于詩詞的平仄是必不可免的。
2.不乏詩之意象與意境
中國傳統詩歌強調詩歌的意象與意境,詩人創作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這些寫入作品的形象是經過詩人的挑選和判定,已經附著了詩人的主觀認識和情感,因此這些形象不再是生活中的普遍形象,而將它賦予了一個詩意的名字,叫做意象。意境是指詩人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相互交融并借助多種藝術手法而創作出來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物我同感、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同時也包括作者誘發和開拓的審美現象空間。意象是意境的前提,意境是意象的靈活,所有意象構成意境,它依賴意象而產生,是超越于具體意象之外,需要通過聯想和想象才能達到的境界。
詩歌的美,美在詩人運用不同的意象表達出來的境界和情調,即意境。在蕓蕓眾生的世俗鏡像中不乏詩之意象,在喧囂斑斕的世態場景中不乏詩之意境。正是這些滲透著豐富意蘊與情調的寓“意”之“象”、寓“象”之“境”,讓我們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世俗的天空,仰望星晨,在喧囂的塵世中安靜傾聽心靈最深處的回音。
(二)隱喻的詩性是當代流行歌曲歌詞蘊含哲理的途徑
詩歌與哲學是近鄰,詩歌往往含有一定的哲理,這樣的詩歌稱為哲理詩。哲理詩是表現詩人哲學觀點、反映詩人哲學道理的詩。這種詩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生活哲理蘊含于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詩歌的哲理可謂融入了詩人的智慧,它是詩人對人生理解與感悟的深化,它是詩人對宇宙探尋與思索的升華。詩人通過詩歌來表達出自己對這世界哲理性的看法的時候,同時也影響和喚醒了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們。
同樣的,在如今社會流行的流行歌曲當中也有一些歌詞是富有深刻的哲理的。歌詞中的哲理把作詞者內心深處最簡單卻也是最復雜、最理性卻也是最人性的那一面展現給聽眾,尤其是那些已經對大千世界略顯倦意,或是心靈在茫茫曠野之中還未找到“落點”的聽眾,眼前一亮;那點點滴滴對生活的評價,那絲絲縷縷對人生的感悟,使聽眾頓有“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感。歌詞的哲理既然能為聽眾提供心靈的歸宿,那它又怎能不給聽眾以心靈的震撼!一首首看似簡單卻又富含哲理的,正如一碗碗“心靈雞湯”,熱騰騰的,滋潤著我們那干枯的心靈;而一顆與哲理為伴的心靈,又怎能不說是一顆充實的心靈,是一顆幸福的心靈。可見,歌詞當中應蘊含哲理的重要性,歌詞的哲理是歌詞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對這個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繼續往前走/為什么人要這么的脆弱墮落/請你打開電視看看多少人/為生命在努力勇敢地走下去/我們是不是該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稻香》)
周杰倫的這首《稻香》告訴了我們一個很淺顯卻也是大家很容易遺忘、很難做到的一個道理——做人要學會知足。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力越來越大,壓力也相應的越來越大,幾乎每個人都是過著一種緊迫感十足的快節奏生活,忙忙碌碌,四處奔波,難免會四處碰壁,會遭遇挫折磨難,會心情低落失望,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著自己的信仰,有著自己的追求,有著面對生活的信心,要相信知足常樂!
三、歌詞隱喻的詩性體現當代流行歌曲的審美價值
“在歌曲中,詞同曲的審美效應是并不相同的,曲入耳,詞入心;曲重感性,詞重理性;曲之優劣,由聽覺來感受,求其悅耳動聽;詞之高低,由心靈來判斷,無須合情入理;曲之動人在聽之剎那,一次性沖擊,立竿見影,詞之感人,在于回味思索,反復地品嘗,多次領悟。而完整的審美效應,真正的美感,決不能停留在感官上的愉悅,生理上的快感,而應深入到情感上的升華,理智上的啟示,思想上的教益,這是美感區別于快感的分水嶺,而后者的重任主要落在歌詞上。”因此歌詞的藝術性文學性體現當代流行歌曲的審美價值,而歌詞的藝術性文學性具體展開來講就是指歌詞的詩性特點,本文第二部分已經重點分析出了當代流行歌曲歌詞隱喻的詩性特征:流行歌曲歌詞富含韻律,并通過豐富的意象選擇來營造出獨特的意境畫面,且深含哲理性的表達。
審美書面上是指在理智與情感、主觀與客觀具體的統一上追求真理、追求發展,而我則通俗的認為審美是人們為了獲得美感而為之發生的行為過程。作者在創作流行歌曲的過程中,在表現其創作思想與情感時,必將追尋詩的意境和對人生的感悟,追求審美創造。美是內在的,就相當于人的美美在品質,歌詞的美美在其隱喻的詩性。品質對于一個人來說十分的重要,沒有美好品質的人就如行尸走肉般只擁有一個空外殼,遭人嫌棄也無實質性的發展。歌詞作為一種供人們欣賞娛樂的文化藝術形式必須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因此如果一首歌詞沒有蘊含詩詞的品性,那只會是俗不可耐口水性的話語的堆砌,更別說給人以審美的感受。因此,歌詞隱喻的詩性特點如歌詞的韻律、歌詞的意象意境等體現了當代流行歌曲的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松如.中國詩歌發展史.詩歌與頌詩[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5(8):244.
[2]陸正蘭.從傳達方式看歌詞與詩的差異[J].重慶:文藝理論研究,2009(1):111.
[3]公木.歌詩與誦詩—兼論詩歌與音樂的關系[J].北京.文學評論,1980(6):39.
[4]柳笛.中國古代歌詞起源與發展探新[J].江西:江西社會科學,2006(9):78.
[5]月紅,弘石.詩的音樂性與詞的音樂性[J].北京.詞刊,1991(5):35.
[6]霍珍.當代流行歌曲歌詞語法變異的理論闡釋[J].云南:法制與社會,2009(19):322.
[7]李熙宗.中國修辭學通史·明清卷[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353.
[8]李雪娟.散落的詩意—品味當代流行歌曲歌詞的詩性[J].北京:中國科技創新異刊,2011(31):191.
[9]許自強.歌詞創作美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415.
[10]盧潔.淺析當代流行歌曲歌詞中的精神文化內涵[J].北京:孝感學院學報,2009(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