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克軍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04-02
子宮肌瘤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屬于良性腫瘤,在30-50歲女性中極為常見,臨床癥狀以不規則陰道出血、下腹疼痛、包塊、白帶增多等為主,該病的發生與體內激素水平過高或長期刺激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多種多樣,但由于大部分女性朋友對于子宮肌瘤以及手術缺乏全面、科學的認識和了解,圍術期普遍存在嚴重心理負擔,具體表現為焦躁、抑郁等,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治療配合度、依從性,增加了護理難度,不利于機體康復。以下是對子宮肌瘤的護理措施進行總結。
1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廣大女性經常會得的一種疾病,別名又叫“纖維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良性腫瘤,臨床癥狀以白帶增多、下腹部疼痛、包塊、不規則陰道出血、月經多等為主,會對患者循環系統、生殖系統等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可以通過婦科檢查、血常規、腹腔鏡、宮腔鏡、診斷性刮宮、B超等確診。現在的子宮肌瘤越來越青睞30-45歲的年輕女性,尤其是性情抑郁、性生活失調、未育的這類女性,受到外源性高雌激素、妊娠等因素的影響,肌瘤會迅速生長,對廣大女性生理、心理均造成了嚴重不適。子宮肌瘤具有三大危害,第一、癌變:子宮肌瘤如果發展成為肉瘤變性,瘤體則會迅速生長,惡變的可能性極大,臨床有調查顯示,將近0.5-1.0%的子宮肌瘤會發生惡變。第二、不孕:子宮肌瘤會引發不孕,合并不孕的幾率高達27%,但也有少數患者在經過手術摘除肌瘤后,還是可以繼續受孕的。第三、流產:子宮肌瘤患者流產的可能性極高,這一點應當引起廣大患者及醫護人員的注意。
2 子宮肌瘤護理
2.1 心理護理
子宮肌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極大降低了患者治療依從性、配合度,并且不良情緒會增加兒茶酚氨、皮質醇釋放,進一步加重病情。護士應綜合患者性格特點、心理承受能力、受教育程度、經濟收入等展開個性化的心理疏導,積極總結以往臨床治療成功的典型案例,將其作為心理干預素材,為患者樹立榜樣,提高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環境護理
保證病房每日開窗通風,空氣流通,衛生干凈清潔,每日進行紫外線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限制探視人員數量、次數、時間,確保患者有充足的睡眠。病房可擺放2-3盆無刺激、顏色鮮艷的植物,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
2.3 健康教育
大部分女性對子宮肌瘤缺乏全面、正確的認識和了解,聽到自己患有子宮肌瘤后,往往手足無措。護士應通過文字、視頻、海報等形式向患者介紹“子宮肌瘤”相關知識,例如發病原因、臨床特征、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對患者、家屬提出的問題,也積極做出耐心、細致的解答,提高患者、家屬對子宮肌瘤的認知度,促使其正確的看待自身疾病,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
2.4 飲食護理
子宮肌瘤患者由于陰道不規則流血,機體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癥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抵抗力、免疫功能,不利于病情恢復。因此護士應告知患者飲食以高蛋白、高營養、高纖維為主,多吃綠色蔬菜以及新鮮的水果,多吃紅豆等補血食物,必要時補充鐵劑,及時糾正患者貧血癥狀,禁食刺激、生硬、辛辣、冰冷、腌制、熏烤食物,保持飲食結構合理、二便通暢。
2.5 用藥指導
在用藥之前,護士應耐心、細致的向患者講述米非司酮等藥物使用的重要性、目的、意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告知患者不可隨機增減藥物劑量,也不能在陰道流血等癥狀緩解后,即停藥,這是錯誤的行為,往往會導致疾病加重。對于過度忙碌的患者,極易忘記按時用藥的患者,護士可指導其可通過定鬧鐘的方式,提醒自己用藥。
2.6 出院指導
告知患者出院后避風寒、慎飲食,堅持運動鍛煉,保持飲食結構合理,早睡早起,切勿進行重體力勞動,定期到醫院復查,期間如有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