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
【摘要】目的:探究超聲診斷和定位在麻醉科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9年下半年(6月-12月)期間參加麻醉科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生60名作為研究主體,采用數字奇偶性將其具體分為30例觀察組與30例對照組,給予30名對照組醫生傳統規范化培訓,而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實施超聲診斷與定位培訓,比較兩組醫生的培訓效果。結果:觀察組醫生的書面理論知識得分為(92.4±3.4)分,較之對照組醫生的(81.3±3.8)分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聲診斷和定位培訓能夠在麻醉科住院醫生的規范化培訓中充分發揮積極作用,幫助住院醫生有效提高自身業務水準,切實提升麻醉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超聲診斷;麻醉科;規范化培訓;住院醫生
【中圖分類號】R19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296-01
前言: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精進,麻醉科住院醫生在搶救危重癥患者的過程中必將充分發揮積極作用,麻醉科醫生的專業技能水準將直接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效果以及圍術期的生命安全。現階段,國內麻醉科臨床將如何快速準確的完成麻醉評估以及有創操作當做首要課題,同時這也是整個醫療領域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抽取我院麻醉科60名住院醫生作為研究主體,致力于分析超聲診斷和定位在麻醉科住院醫生的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9年下半年(6月-12月)期間參加麻醉科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生60名作為研究主體,采用數字奇偶性將其具體分為30例觀察組與30例對照組,給予30名對照組醫生傳統規范化培訓,而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實施超聲診斷與定位培訓,比較兩組醫生的培訓效果。30名觀察組醫生性別比例:男性醫生20名,女性醫生10名;年齡分布:22歲-42歲,平均年齡(27.8±3.2)歲;學歷均為本科及以上;30名對照組醫生性別比例:男性醫生15名,女性醫生15名;年齡分布:23歲-43歲,平均年齡(28.7±3.1)歲;學歷均為本科及以上。兩組醫生的性別、年齡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本次研究中將給予對照組住院醫生傳統的規范化培訓。
觀察組:本次研究將給予觀察組醫生在傳統規范化培訓的基礎上實施超聲診斷和定位技術培訓,實施過程中分階段性學習,結合住院醫生對相關技術的掌握程度進行循序漸進,培養受訓者的操作信心,規范化培訓開始階段,教師可采用一對多的帶教方式,以此模式復習課本中的解剖知識,同時采用人體模特現場超聲演示等方式不斷加強住院醫生對解剖知識的深入了解,加強住院醫生對人體局部組織間的解剖關系的認知[1]。到了規范化培訓的中期階段,教師可以更多的采用一對一的帶教方式進行對超聲引導實踐操作的教學,此模式的優越之處在于能夠有效的將學習與回顧結合在一起,使得住院醫生能夠熟練掌握麻醉操作的標準流程[2]。規范化培訓后期,教師應當注重住院醫生在培訓過程中所掌握的解剖知識的鞏固,尤其是操作流程與技巧兩個方面。完成培訓后,教師指導住院醫生嘗試逐步脫離超聲輔助,實施盲探穿刺,遇到瓶頸后實施超聲檢查,探尋穿刺失敗的真正原因,強化受訓醫生的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采取階段測試的方式檢查受訓者的學習效果[3]。
1.3觀察標準
培訓1個月后評估兩組住院醫生的書面理論知識以及臨床實踐能力,理論知識測試范圍主要為當前培訓知識內容,臨床實踐能力評估主要涵蓋了術前評估、麻醉藥品的選擇、麻醉方式的選擇、麻醉誘導方式以及注意事項等多個方面,本次測試采用百分制,對比兩組住院醫生測試評分。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作為數據處理工具,主要作用于本次研究中所產生的相關數據信息的統計與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醫生的計量資料,采用x2、t檢驗兩組醫生的計數資料,當(P<0.05)時,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結合表1所示,兩組醫生的書面理論知識評分以及臨床實踐能力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據調查,國內麻醉科臨床開始逐漸重視住院醫生的操作技能與麻醉評估水準,致力于為醫學臨床提供優秀且可靠的麻醉專業人才,這也是當前麻醉學教學亟需解決的主要挑戰。那么超聲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一種實時、動態以及多切面掃描的新型技術,在未來的臨床上必然會發展為可視化、可應用于麻醉管理各環節的科學技術,通過本次研究表明,將超聲診斷以及定位應用于麻醉科住院醫生的規范化培訓中,能夠有效幫助住院醫生更深入的了解超聲技術,并且牢固掌握超聲技術的使用方式與注意事項,以此幫助住院醫生能夠更高的擔任臨床麻醉工作。
綜上所述,超聲診斷和定位培訓能夠在麻醉科住院醫生的規范化培訓中充分發揮積極作用,幫助住院醫生有效提高自身業務水準,切實提升麻醉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龍霞,張東竹. PACS教學系統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01):87-89.
[2] 倪衛東,張紅,尹鵬,趙宜勇. 超聲與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對乳腺腫塊早期的診斷與鑒別價值[J]. 中國醫療設備,2018,33(01):65-68.
[3] 孫玲玲,賈賽玉,沈曉慧. 經陰道三維超聲診斷宮腔粘連68例診斷結果及意義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0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