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麗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05-01
急性臟器功能衰竭是指患者在無基礎病的基礎上,在短時間內出現細胞壞死、臟器功能損害,患者的發病迅速,具有較高的病死率。急性臟器功能衰竭引發的原因有嚴重疾病、外傷、感染等,患者的病情較重,所以應該時刻的觀測患者病情變化,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與護理,為了提高護理質量,需要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實施護理方案。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急性臟器功能患者的護理措施進行探究,以供有關人士參考。
1 呼吸系統衰竭護理
當患者出現急性呼吸功能障礙時,需要時刻觀察患者意識、瞳孔、脈搏等生命體征,及時的處理異常情況,對并發癥進行積極的預防,并且要立即落實吸氧、吸痰護理,將患者氣道中存在的分泌物及時排除,確保患者的呼吸通暢性。除此之外,在人工氣道護理中,需要進行氣道固定、氣道濕滑等操作,并且需要嚴格的依照醫生的囑咐應用氨茶堿等支氣管擴張劑,為了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需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2 胃腸道衰竭
引發胃腸道衰竭的主要原因為粘膜缺血、通透性改變,當患者出現胃腸道衰竭時,首先需要進行胃管的常規放置,對患者的胃液情況、出血情況進行詳細的觀察,針對胃急性出血的患者,需要將血液、內容物及時的抽吸出來,與此同時需要進行備血、輸血、止血治療。其次,需要給予患者谷氨酰酸,對胃酸的分泌量進行抑制,使患者的胃腸道屏障功能得到改善。再次,需要進行胃腸減壓工作,恢復患者的胃腸蠕動功能。最后,需要應用細菌抑制劑,使得腸道菌群得到改善。
3 腎功能衰竭護理
腎功能衰竭分為少尿期、多尿期。在少尿期患者需要進行絕對的臥床休息,在患者臥床階段,需要對受壓部位進行按摩,并且對患者進行定期的翻身,以免患者出現壓瘡,并且需要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工作,預防口腔感染。除此之外,需要記錄患者的腎功能變化,以免患者出現酸中毒,并且在血液透析環節需要加強護理。針對多尿期患者,需要將護理重心放在血鉀、血尿的變化上,做好電解質的補充工作,叮囑患者加大飲水量,日常飲食應以高熱量、維生素、蛋白量豐富的食物為主。
4 神經系統衰竭護理
神經系統衰竭也被稱為腦衰,針對腦衰患者應該注重評估患者的瞳孔變化以及意識狀態,將存在誤吸、咳嗽的患者作為重點的護理對象,并且要分析患者腦部是否缺乏氧氣供應,給予患者持續性吸氧護理。
5 加強基礎護理
急性臟器功能衰竭患者基礎護理中包括病情觀測、并發癥預防、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病情觀測:依據急性臟器功能衰竭患者的呼吸、血壓、氧飽和度進行護理方案的制定,例如,患者出現體溫升高的情況,需要立即采用物理降溫、退熱劑的護理方案。并發癥預防:首先應該選用廣譜性抗生素來預防感染,可以通過血液、尿液等標本的培養明確病菌種類,在其基礎上選用針對性的抗生素。其次,針對臥床的患者,為了避免患者出現褥瘡,需要開展局部按摩、定期翻身的方案。每日需要對患者外陰清洗2次,以免出現尿路感染。飲食護理:依據患者的病情狀況,對飲食方案進行科學的制定,急性臟器衰竭患者主要以流質食物為主,如果采用鼻飼的方式向患者體內輸注營養,需要做好口腔護理。心理護理:急性臟器功能障礙患者的病情危重,這就使得患者出現抑郁、恐懼等負面心理情緒,這時醫護人員應該向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對患者進行語言鼓勵,通過精神的支持作用,提高患者的治愈信心,積極的配和醫生展開治療。
綜上所述,急性臟器功能衰竭作為我國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所以應該依據患者病情,對患者進行科學的護理干預,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使患者快速恢復到健康狀態。
參考文獻
[1] 王龍,袁芳,楊莉娟,等.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護理[J].今日健康,2016,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