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美瓊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09-01
哮喘、慢阻肺同屬于慢性的呼吸道疾病,兩種疾病的臨床表現類似,均體現為氣喘、咳嗽、呼吸困難,許多人常將慢阻肺、哮喘混為一談。下面就從病理、臨床研究結果兩個方面詳細分析哮喘、慢阻肺的特征、不同之處。
1 哮喘的特征
近些年,有關哮喘的研究取得了諸多成果,發病機理、治療等相關的研究越發完善。醫療界認為哮喘是一種因氣道平滑肌異常痙攣引發的一種氣道阻塞性的慢性病癥,治療干預也以支氣管擴張為主。但臨床上已經證實,哮喘實質上是一種慢性的氣道炎癥,這種慢性炎癥與氣道高反應性相關。和慢阻肺相比,哮喘的發病時期相對較早,嬰幼兒或兒童時期就出現哮喘發作的情況屢見不鮮。而慢阻肺多發于中老年時期。哮喘具有明顯的遺傳性、家族性和過敏等均有關系,同時和環境、抽煙習慣也有著一定關系。80%哮喘病人都存在其他多種變應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濕疹等過敏性疾病。而慢阻肺病人一般不會患上這些變應性疾病。哮喘的發病存在周期性、季節性,病人身體經過調理后,癥狀可自行緩解。但慢阻肺癥狀卻會逐步加重,呈進行、持續的狀態,且死亡率難以控制,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數據顯示,每年約260萬人會因慢阻肺的急性癥狀死亡或者因肺功能受損死亡。
近些年,分子免疫學的迅猛發展,讓哮喘的發病機理研究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基于目前有關哮喘的臨床、病理研究,哮喘的治療重心已經從緩解癥狀或者緩解氣道平滑肌痙攣,轉變為炎癥的預防、控制以及病人身體素質的調整等方面。其中糖皮質激素是當前控制哮喘發作最有效的藥物,主要利用糖皮質激素的抗炎作用,吸入治療是目前推薦長期抗炎治療哮喘的最常用方法。另外如孟魯司特也具有抗炎作用,同時具有舒張支氣管的作用,可以作為輕度哮喘的一種控制藥物。
2 慢阻肺的特征
當前世界衛生組織所施行的慢阻肺定義為“慢阻肺是一種可治療或者可預防的疾病,氣流受限癥狀不完全可逆,癥狀呈進行性發展,和吸煙或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息息相關,慢阻肺會累及肺臟,同時會引發全身性的不良反應”。慢阻肺的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發生和空氣質量下降、空氣污染、吸煙、粉塵、感染有直接關系,臨床上諸多吸煙的中老年人,在患上慢性支氣管炎后,就會逐漸進展為慢阻肺。針對慢阻肺的診斷,診斷方法是行肺功能檢查,讓病人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判斷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是評價氣流受限的一項敏感指標,可以判斷病人是否患有慢阻肺。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是評估慢阻肺嚴重程度的良好指標。同時需要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氣管擴張、矽肺、肺結核、肺癌等。但是支氣管擴張、矽肺等都有著特定的癥狀、病因、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和慢阻肺有著一定差異,所以世界衛生組織也將慢阻肺定義為一種獨立疾病。
總的來說,慢阻肺和哮喘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臨床表現有著諸多相似之處,治療也有相似之處。目前,哮喘對人們身體健康的影響相對較小,通過藥物干預可在短時間內實現有效控制,但是如果診治不及時,隨著病程的延長可產生氣道不可逆性縮窄和氣道重塑,而逐漸發展為慢阻肺。但慢阻肺的治療卻相對困難,該病的治療時間相對較長,且對人體的影響極為嚴重。對于慢阻肺、哮喘的異同,希望廣大民眾以及醫療工作者有足夠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