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15-01
疫苗接種是當前預防一些傳染疾病的重要手段,使用特定的疫苗制劑,向人體內接種,從而讓人得到對抗某種特定疾病的能力。疫苗中含有特殊處理后的病毒物質,人體免疫系統能夠對其進行識別,并產生抗體和記憶。以后再次面對病毒入侵的時候,就能夠快速調用抗體將其殺滅,防止人體患病。對于某些易感人群來說,由于針對某種傳染缺乏免疫力,更容易受到感染,因此疫苗防護就顯得更為重要。
1 易感人群常用疫苗有哪些
通過疫苗接種實現對某種疾病的免疫,是當前最常用的抗病手段之一。當前常見的疫苗種類多達數百種,而易感人群常用的疫苗則主要有以下幾種:麻疹疫苗,使用減毒活疫苗,能夠對麻疹加以預防,應在出生后定期接種。麻風腮三聯疫苗,主要對兒童使用,能夠對腮腺炎、風疹、麻疹進行預防。卡介苗,使用無毒牛型結核桿菌,對結核病有預防作用,兒童、成人均可接種。骨髓灰質炎疫苗,通過口服的方式接種,一般是白色顆粒狀糖丸,兒童出生后要按計劃服用,能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發生。乙型腦炎疫苗,主要用于對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預防,8個月或以上的適齡健康兒童,以及從非疫區進入疫區的兒童和成人都應接種。乙肝疫苗,主要有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等類型,對于兒童、成人等可能感染乙肝的人群都應接種。流感疫苗,一類是容易患上流感的人群,包括年齡5歲以下的兒童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另一類人群則是長期與流感病高發人群接觸的工作人員。肺炎疫苗,使用滅活疫苗,對肺炎等肺炎球菌性疾病可有效預防,其中7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主要給兒童使用,23價疫苗主要給成人使用。狂犬疫苗,對可能接觸過可以動物或狂犬病人的人群都應接種。
2 易感人群的疫苗防護建議
需要積極接受疫苗防護的易感人群,主要包括2歲以上的所有人群,特別是合并鐮狀細胞貧血癥、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及支氣管疾病的患者。兒童需要根據計劃免疫程序,嚴格按時接種所有要求的疫苗,并按要求及時復種,不能遺漏。流感疫苗應當每年接種,這是由于流感病毒經常發生變化,而流感疫苗是一種聯合制劑,能夠對最近流行的3種流感病毒有效預防。如果是經常到南美洲、非洲南部旅游出差的人群,應當接種黃熱病疫苗。而取沙特阿拉伯的人群需要接種腦膜炎球菌疫苗。如果在春末夏初時節經常到野外郊游的人群,應當接種出血熱疫苗。獸醫、動物管理員,應當接種狂犬疫苗。對于一些特殊行業的從業人群,例如醫護人員等,由于經常會接觸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體液、血液等,更容易感染各種病菌,所以應定期接種乙肝、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流感等疫苗。患有肺部疾病、心臟疾病、哮喘疾病的患者,如果免疫功能較差或經常吸煙,更容易受到肺部病菌感染而發生嚴重疾病。因此接種肺炎疫苗,提高對肺部的保護效率,通常可在秋季大規模流感之前接種。
3 易感人群疫苗接種前后的注意事項
雖然疫苗接種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情況下都能夠接種疫苗。應當注意,如果人體處于發熱狀態,體溫達到37.5℃以上時就不能接種。患有急性傳染病,或治愈后不足2周時間,不適合接種。合并嚴重心臟病、腎臟疾病、活動性肺結核、活動性肝炎的人群,不適合接種疫苗。腫瘤患者如果使用免疫抑制劑,也不能接種疫苗。患有大腦發育不全、癲癇、癔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不能接種疫苗。此外,過敏體質的人群,在疫苗接種前也要慎重。很多易感人群在接種疫苗之后,都會出現一定的不良反應,這是由于疫苗對人體屬于外來異物,機體在疫苗的刺激下,就容易出現不良反應。例如接種卡介苗之后,可能發生局部皮膚紅腫的現象,這些都是正常的。不過,也有可能接種者自身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或技術問題等容易引起異常反應,需要到接種醫院及時處理。在疫苗接種之后,還要注意觀察和評估。觀察疫苗接種位置是否出現變化,例如卡介苗接種后,接種位置在2-3天內可能發生紅腫、破潰、潰瘍、少量流膿、結痂、脫皮、殘留輕微疤痕等,說明接種成功。如果沒有任何變化,說明接種失敗需要重新接種。
4 結論:
易感人群主動進行疫苗防護是非常重要的,應按照國家規定、要求按時接種。并且在接種前后加強觀察,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從而使易感人群獲得良好的抗體保護機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