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
【摘要】目的:分析涎腺超聲檢測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PDS)診斷和隨訪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PDS患者中選取35例,起止時間是2016年3月~2019年3月,同期健康體檢人員35例作為對照組。對所有人員進行涎腺超聲檢查,患者確診后使用藥物規范治療,并加強護理工作,隨訪6個月進行涎腺超聲復查。觀察涎腺超聲檢測結果和治療隨訪結果。結果:早期PDS患者的腮腺直徑變大,PSV和EDV指標提高;中晚期PDS患者的腮腺直徑變小,PSV和EDV指標降低,差異顯著(P<0.05)。治療6個月后,患者腮腺直徑、PSV和EDV指標變化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對于PDS患者,涎腺超聲檢測可了解涎腺大小、血流情況,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診斷方法,值得推廣。
【關鍵詞】PDS;涎腺超聲;PSV;EDV
【中圖分類號】R78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37-02
PDS是一種不常見的免疫性疾病,典型癥狀表現為眼睛、口腔干燥,可累及消化、神經、肺腎等器官和系統,出現干咳、乏力、全身酸痛、腹瀉等征象。在診斷方面,目前多采用腮腺造影等常規方法,但結果顯示靈敏度低,易出現誤診和漏診[1]。隨著超聲技術的進步,為PDS的診斷提供了新途徑?;诖?,文中選取35例患者作為對象,探討了涎腺超聲檢測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信息在我院收治的PDS病例中選取35例,起止時間是2016年3月~2019年3月。包括男性11例、女性24例;年齡位于19-59歲,平均(43.7±5.6)歲;早期22例、中晚期13例。同期健康體檢人員35例作為對照組,包括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齡位于20-60歲,平均(44.1±6.2)歲。2組基本資料差異不大(P>0.05),可進行比較研究。
1.2 納排標準納入患者要求[2]:(1)年齡18-60歲;(2)知曉本次研究,有良好的依從性。排除的患者有:(1)有免疫疾病病史;(2)近2周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3)妊娠哺乳期女性等。
1.3 方法
1.3.1 儀器設備儀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為LOGIQ E9,由美國GE公司生產提供。采用線陣探頭,頻率為5-18MHz。
1.3.2 檢查方法患者入院后,先完成常規檢查,例如腮腺造影、涎腺核素顯像等,再進行涎腺超聲檢查。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將頭部偏向健側;腮腺超聲掃描范圍從咬肌前緣開始、到胸鎖突肌后方為止,并延伸到頜下腺組織。
1.3.3 治療方法患者確診后,使用促進腺體分泌藥物、免疫抑制劑,針對眼睛、口腔、皮膚、呼吸道做好護理工作。隨訪6個月時間,進行涎腺超聲復查。
1.4 觀察指標觀察涎腺超聲檢測結果和治療隨訪結果,比較腮腺最大直徑、收縮期血流速度(PSV)和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3]。
1.5 統計學處理利用Excel記錄各項數據,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軟件的最新版本。計數、計量資料,分別進行χ2檢驗、t檢驗。如果P<0.05,說明組間有明顯差異。
2 結果
2.1 涎腺超聲檢測結果早期PDS患者的腮腺直徑為(6.4±1.7)cm,PSV和EDV為(38.9±6.2)cm/s、(7.8±1.5)cm/s;中晚期PDS患者的腮腺直徑為(4.4±0.8)cm,PSV和EDV為(22.4±3.7)cm/s、(5.5±1.1)cm/s。對照組腮腺直徑為(5.5±1.2)cm,PSV和EDV為(31.4±2.8)cm/s、(7.0±1.6)cm/s。分析可知,早期PDS患者的腮腺直徑變大,PSV和EDV指標提高;中晚期PDS患者的腮腺直徑變小,PSV和EDV指標降低,差異顯著(P<0.05)。
2.2 治療隨訪結果治療6個月后,早期PDS患者的腮腺直徑縮小、中晚期患者的腮腺直徑增大,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PSV和EDV指標變化差異不顯著(P>0.05)。
3 討論
在我國,PDS在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病,常見于30-40歲女性,發病率約為0.3%-0.4%[4]。由于臨床癥狀表現多樣,容易被患者忽視或造成誤診。常規檢查以腮腺造影、涎腺核素顯像為代表,不僅具有侵入性,而且靈敏度低,影響早期治療干預。超聲技術的發展,不僅安全簡單,而且能重復檢查,獲得患者的青睞。
文中以35例患者為對象,實施涎腺超聲檢測,并和健康人員相比較。結果顯示,早期PDS患者的腮腺直徑變大,PSV和EDV指標提高;中晚期PDS患者的腮腺直徑變小,PSV和EDV指標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和耿保慶的研究相近[5]。說明:PDS在病變早期,涎腺體積變大,原因是淋巴細胞浸潤,導致腺體導管擴張;發展至中晚期則逐漸縮小,原因是腺體纖維化引起的萎縮。在血流變化上,早期炎性細胞的出現,提高了血流速度;中晚期涎腺血管壁纖維化、形成栓塞,因供血不足導致血流速度減慢。結合涎腺超聲檢測結果,可以了解病變情況,作為臨床治療的依據。
綜上,對于PDS患者,涎腺超聲檢測可了解涎腺大小、血流情況,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診斷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繆伎玄,張迎春,薛勤,等.原發性干燥綜合征患者涎腺超聲評分與唇腺病理分級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8,22(10):680-683,后插1.
[2] 張霞,何菁.涎腺超聲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診斷和病情預測評估中的價值被證實[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9,23(2):143.
[3] 周明珠.干燥綜合征的涎腺超聲表現及臨床意義[J].醫學綜述,2016,22(10):1960-1963.
[4] 田敏,許珂,張莉蕓,等.涎腺超聲技術在干燥綜合征中的應用價值及研究現狀[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7,21(3):199-202.
[5] 耿保慶,黃嫻倩,干敏芝,等.涎腺超聲聯合血清BAFF檢測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診斷中的價值[J].浙江醫學,2017,39(21):1868-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