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


【摘要】目的: 探討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實施效果。方法:將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的38名骨科護理實習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9名,對照組接受傳統帶教方法,研究組接受階段式帶教方法。對比兩組實習生考核及帶教滿意度情況。結果:研究組各項考核成績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帶教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應用階段式帶教方法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階段式帶教方法;骨科;護理實習生
【中圖分類號】R4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4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tag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orthopedic nursing trainees. Methods:Thirty-eight orthopedic nursing intern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June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9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the phased teaching method. Compare the appraisal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of interns. Results: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pplying the segm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orthopedic nursing intern is remarkable.
【Keywords】 Stage teaching method; Orthopedics; Nursing intern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病人對于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護理實習生在進入正式的工作前都需要接受專業的教學培訓,而傳統的帶教方法往往會使實習生學習時專業知識與護理實操無法相結合[1],使得實習生無法為病患提供專業的護理服務。而階段式帶教方法相對于傳統帶教方法更適合時代的需求。本文旨在研究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實施效果。具體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7月-2019年6月我院38名骨科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9名護理實習生。對照組中男性2名,女性17名;年齡20~24歲,平均(21.73±1.41)歲;其中本科學歷11名,專科學歷8名。研究組中男性3名,女性16名;年齡21~24歲,平均(22.16±1.08)歲;其中本科學歷12名,專科學歷7名。兩組護理實習生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傳統帶教方法:帶教老師對進組的實習生發放相應的授課資料,根據資料詳細講解骨科專業理論知識,并對相關病例知識點以及護理操作方法、流程、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并對實習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教學為期2個月。
研究組接受階段式帶教方法:第一階段,入科教育及院感培訓:帶教老師及相關的各科護士長為進組的實習生介紹科室的發展歷程、管理架構、目前科室的優勢醫療技術、名醫特長、醫院及科室規章制度;帶教老師根據骨科疾病的特性進行院感培訓,指導護理實習生在護理期間需要注意的易感染護理環節,加強相關護理環節的操作訓練。第二階段,熟悉工作流程及操作規程:為進組實習生詳細講授骨科的相關專業知識,并通過視頻等課件將相關知識及護理工作流程及操作規程進行展示,并在相應的視頻護理過程中指出不同病例的護理工作流程及操作規程要點及注意事項;安排案例讓實習生講解相應病例的護理工作流程及操作規程,帶教老師進行相應的指導。帶教老師每兩周帶領護理實習生進行一次教學查房,并根據查房情況及學生提問進行一次專科知識講座。第三階段,操作培訓:根據所學知識針對具體病例進行模擬操作,指導實習生模擬護理過程中護理流程及注意事項,對于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指導。每周進行一次操作考核及出科理論考核,一次公休座談會。第四階段,帶教老師分配學生跟隨臨床老師放手不放眼的進行帶教:帶教老師將入組護理實習生分為五組,每組學生跟隨一位臨床老師,實習生觀察臨床老師的護理工作流程的及操作規程,對不同病例臨床老師先說明相關的病理知識、護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項,然后讓實習生對臨床病例進行護理實操并進行觀察,對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及指導。帶教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每月一次的疑難病例探討,提高實習生不同階段的病例分析能力,帶教老師再對相應疑難病例理論知識及操作流程進行總結。帶教最后一周結束時進行集體評議并開展代教老師與實習生聯系會。
1.3觀察指標
(1)通過統一的試題以及臨床實操考核兩組實習生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及護理實操技能水平,各項總分均為100分。
(2)自制帶教課程滿意度測評表讓實習生填答,總分100分。評分≥90分,即非常滿意;評分為75-89分,即滿意;評分≤74分,即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1.0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比較兩組實習生的考核成績
研究組各項考核成績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實習生的帶教滿意度情況
研究組帶教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俗語講“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而骨科病人對護理工作的專業性要求尤其較為嚴格,因為骨科病人多由創傷、復合傷、多發骨折、老年性骨病組成,病人大多都痛感較高,行動不便,使基礎護理工作難度增加。骨科護理實習生由于沒有相應的工作經驗,在進入骨科進行實習時需要進行專業的帶教培訓,從而提高自身護理工作的專業性,才能為骨科病患提供專業有效的護理服務工作,進而減輕病患的痛苦,促進其快速康復。
骨科護理階段式帶教方法是根據護理實習生在初次實習的不同階段的學習重點制定不同階段的學習內容,剛進入科室先熟悉院內規章及優勢,然后熟悉專業理論知識、工作流程、操作規程,通過以上專業知識進行院感培訓及操作培訓,最后在指導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工作實操。這種帶教方式是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為后一階段做鋪墊,而后一階段的學習與應用也同時對前一階段的學習內容進行應用和鞏固。通過此種帶教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實習生的學習效率,本文中,研究組各項考核成績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而且教學過程相對生動,還能夠增加實習生對此種教學方法的興趣,本文中,研究組帶教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也說明護理實習生對此種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更高。
綜上所述,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應用段式帶教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實習生學習效率,還能提高教學滿意度,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麗,李芳.骨科護理實習生帶教應用不同帶教方案的效果對比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5):2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