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整體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具有自身獨特的藝術體系和一脈相承的發(fā)展脈絡,在繁榮群眾文化生活、彰顯時代精神等諸多層面上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義。音樂教學是實現(xiàn)音樂藝術當代傳承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切實發(fā)揮實踐層面上音樂藝術社會功能的重要前提,如何優(yōu)化音樂教學模式、提高音樂教學水平是一個永恒的社會命題,差異化的研究主體緊密圍繞這一特定命題進行了長期的探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在一定意義上構成了當前我們持續(xù)強化音樂藝術教學的堅實基礎。通過相應的平臺檢索可以發(fā)現(xiàn),就音樂藝術教學這一命題,學界給予了高度關注和長期探究,不同的研究主體立足高校音樂教學、幼兒音樂教學及社會音樂教學等差異化主題,從民族傳統(tǒng)音樂元素在教學體系中的有機融入、音樂游戲在音樂教學中的引入等命題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供了具有一定實際指導意義的意見和建議,其中《武安儺戲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實踐研究——以武安固義小學為例》(郭波艷,河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20年)、《樂趣中學習,玩樂中吸收——幼兒音樂教育活動游戲化策略研究》(李長生,《北方音樂》,2020年第9期)等專題研究成果值得高度重視。而就目前我國學術界在音樂教學這一宏觀性命題上的研究成果而言,《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特色明顯,是一本值得特別注意的研究成果,在音樂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諸多層面上給讀者帶來很多啟示。
《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是2018年5月由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在全國出版發(fā)行的研究性著作,全書緊密圍繞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教學這一特定命題,從視唱練耳教學基本理念、教育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機制等系列層面上進行了相應的闡述和探討,是一本集作者多年主題研究與實踐教學經(jīng)驗于一體的理論著作,具體涉及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諸多核心命題,內(nèi)容安排上是十分豐富的。《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的作者是鄭敏老師,作為西安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鄭敏老師長期致力于高校音樂教育的主題研究和實踐教學,特別是對視唱練耳教學這一命題情有獨鐘,20世紀50年代曾在蘇聯(lián)學者瓦西里·巴拉曉夫執(zhí)教的視唱練耳教師專家班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學習,是新中國成立后培養(yǎng)的第一批視唱練耳教師,此后鄭敏老師一致致力于相應的主題研究和實踐探索,在視唱練耳教學這一宏觀性命題研究上取得了令學術界矚目的成績,培養(yǎng)了一批高質(zhì)量的學生,同時出版了諸如《現(xiàn)代音樂視唱教程》《首調(diào)單聲部視唱教程》(上下冊)等理論著作,是目前學術界重量級的學者之一,在推動高校音樂教學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同小可的作用,而《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是鄭敏老師目前主題研究生涯內(nèi)最為重要的成果之一,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血,集中展現(xiàn)了作者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的持續(xù)思考結果,對提高高等藝術院校視唱練耳教學效率提供了值得參考的意見,是目前國內(nèi)學術界最具有影響力的專著之一,其學術價值可見一斑。
眾所周知,視唱練耳教學是音樂教學領域內(nèi)的重要內(nèi)容,其任務主要是鍛煉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和音樂記憶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快速讀譜的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準確把握音準、節(jié)奏等內(nèi)容,為以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視唱練耳教學作為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整體體系中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之一,直接關系著學生個體的音樂學習歷程,在培育學生音樂素養(yǎng)、鍛煉學生音樂技能等層面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歷來受到學界的高度重視,相應主題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如《樂理與視唱練耳》(趙瑋、彭木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年版)一書緊密圍繞樂理和視聽練耳兩大主題,富有針對性地闡述了相應的音樂樂理知識,同時重點從編配民間舞蹈音樂視唱、編配芭蕾舞蹈音樂視唱等層面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遼寧省兩所高等院校(藝術類)視唱練耳課程與教學調(diào)查研究》(李博揚,沈陽師范大學研究生論文,2019年)一文則以具體高校的視唱練耳教學課程為中心,深刻剖析了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具有實際指導價值的優(yōu)化策略。可以看到,就高校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教學這一特定命題而言,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是較為豐富的,而這一定意義上意味著進行系統(tǒng)主題研究所要面臨的挑戰(zhàn),鄭敏老師的《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在既有的主題研究成果基礎上對視唱練耳教育這一命題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既很好地吸收了多元化主題研究成果的有益元素,同時也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重要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著作中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視唱練耳過程中的一些常識性技巧,對于初學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學習意義和參考價值,同時也就視唱練耳過程中較為普遍的問題進行了集中性的剖析和診治,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作者也有針對性地介紹了視唱練耳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要領和技巧,整體敘述是系統(tǒng)而富有針對性的,整體上而言是一本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著作。
《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是一本理論研究范疇的著作,全書旨在對視唱練耳教學這一宏觀性命題做深刻的理論研究,內(nèi)容整體上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學理性,這是著作與其他研究性成果的相同點,但《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的作者選擇以札記的這一特殊形式將其專題研究成果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是著作本身比較獨到的地方。《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中錄入的十四篇文章在立意、文體及語言特點等方面是相對獨立的,全書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內(nèi)部結構設計,也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敘述方式,每一篇文章都以獨立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著作中,如《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中有《用音樂中的“繁-簡”辯證關系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這樣學理性較強的文章,也有諸如《雜感幾則》《感悟》等多篇隨筆性質(zhì)的文章,這些文章的表述方式更為隨意,但文章關注的命題是深刻的,在看似隨意的敘述中同樣可以引導讀者進行思考,并給讀者以特定的啟發(fā),而且這種啟發(fā)也許比專題論文更為深刻,這樣的安排一方面使得著作本身顯得“親民”,有利于吸引更為廣泛意義上的讀者群體,擴大著作本身的影響范圍;另一方面也可以更為多元化地呈現(xiàn)和表達作者的觀點,可以更為廣泛地呈現(xiàn)作者在視唱練耳教學這一主題層面上的思考和經(jīng)驗,敘述內(nèi)容涉及命題的方方面面,而不受文體、著作內(nèi)部結構等因素的無形限制,這是《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中札記這一著作形式的意義所在。
從《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的目錄可以看到,全書共選摘了鄭敏老師近年來在視唱練耳教學方面的十四篇專題文章,這些文章中的一部分之前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過,每一篇文章的敘述主題和語言特點是相對獨立的,但都凝聚著作者在視唱練耳教學這一宏觀性命題上的獨到見解,都可以看到作者的智慧火花,深刻剖析《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的內(nèi)部結構對理解和把握作品具有重要的價值。可以看到,《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的第一篇文章為《視唱練耳是怎樣的一門課程》,而作者將其安排在著作的開篇位置,一定意義上與文章的敘述主題有很大的關系,這篇文章旨在向讀者介紹視唱練耳教學的教學定位、培養(yǎng)目標等基礎性命題,有利于讀者深刻理解和把握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教學的內(nèi)涵,這實際上是深入探究視唱練耳教學這一特定主題的前提和基礎,為后續(xù)的敘述做一定的鋪墊;《固定唱名法和首調(diào)唱名法》一文是《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中需要重點關注的篇目,這篇文章系統(tǒng)闡述了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的兩個具體教學方法,即固定唱名法和首調(diào)唱名法,文章緊密圍繞固定唱名法和首調(diào)唱名法的背景、操作策略及注意事項等命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闡述,為優(yōu)化視唱練耳教學提供了具有一定參考意義的優(yōu)化改革策略,可以在此基礎上做更為深入的主題探究,值得相關主體的高度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一文重點論述了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這一永恒命題,作者在這部分論述中依托具體的教學案例,剖析了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科教師應該發(fā)揮的作用,對學生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的焦點進行了高屋建瓴的闡述,這篇文章對視唱練耳專職教師的啟發(fā)意義實際上更大,一定意義上將引導學科教師思考自身在整體教育教學體系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最大化問題;而《關于視唱教材的編寫和使用》一文則是對視唱練耳教材建設主題上的思考,教材編寫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使用者的策略是作者的關注焦點;就本質(zhì)層面而言,視唱練耳教學需要處理的是技術層面上的諸多命題,諸如音準與節(jié)奏的把握等命題都是視唱練耳教學中不可回避的內(nèi)容,因此《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中的大部分文章都聚焦于此,如其中的《視唱的教與學》《淺析聽寫》《關于節(jié)奏》以及《通過對比找出正確答案》《視唱練耳與樂理》等文章都是這一范疇內(nèi)的,特別是其中的《視唱練耳基礎技能訓練中的音樂表現(xiàn)功能》《用音樂中的“繁-簡”辯證關系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兩篇文章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需要讀者特別重視,可以看到這一范疇內(nèi)的文章緊密圍繞當前教育教學改革語境下的視唱練耳教學這一宏觀性命題,立足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音準等核心內(nèi)容,系統(tǒng)地闡述了教學過程中的相應策略,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除此以外,《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中也引入了幾篇具有隨筆性質(zhì)的文章。
《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一書是一本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著作,全書形式新穎、結構合理,有深刻的理論剖析,同時又有具體的案例闡述,既是一本初學者的入門書籍,同樣也是相關主體重要的研究參考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