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青
一、教材分析
《遵守規則》是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里的第二框題內容。這一課分別從維護秩序與遵守規則兩個方面介紹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維護秩序需要遵守規則,遵守規則能夠更好地維護秩序,第三課的重點內容落實在第二框題上。
二、學情分析
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不成熟,對待各種規則的理解接受以及遵守都還有很大的偏頗,需要及時進行教育引導以及矯正。我們學校的學生,知識層次比一般學校要差些,相應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對社會的認知以及認識事物評價事物的能力與水平較同齡人也略微差些。在規則這個問題上,學生的認知也處于一般水平,對于什么是規則、規則的意義、如何遵守規則、改進維護規則的概念還是模糊不清晰的,通過這一課深刻地學習讓學生清晰地明白規則對于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學會遵守規則、維護規則以及適當改進規則。
三、教學片段及分析
片段一:播放重慶公交墜江視頻導入本課。
教師活動:教師提問重慶公交墜江事件的來龍去脈,讓學生當新聞播報小助手,播報整個事件的概況。教師總結并播放公交橋上墜江的幾秒視頻并提問這個事件中,干擾司機駕駛的女乘客有沒有錯,錯在哪里?
學生活動:學生播報事件概況,一個學生播報有要點遺漏的可以讓其他學生繼續補充,按我們學生的素質,最多兩三個學生就可以將整個事件的要點還原,之后老師簡短總結并播放視頻以及提問。學生帶著問題看視頻,看完后回答問題。
片段二:規則的意義,劃分了自由的邊界,是自由的保障。
教師活動一:講授風箏與線的故事。
師:風箏之所以能夠翱翔于天空,還少不了人們手中的一根線的左右,如果沒有這根線的牽絆,風箏也不能自由高飛,要么墜落要么一蹶不起,從而也失去了相應的屬于自己的天空與自由,這說明了什么道理呢?
學生活動一:學生思考并回答。
生1:自由是相對的。
生2:自由需要條件。
生3:自由要遵守相應的一定的規則。
教師總結:規則劃分了自由的邊界,是自由的保障。
教師活動二:引導學生探究P27頁乘客打手機的“自由”。
學生活動二:分組探究討論,男士的做法是否合理,并回答為什么。
生答:合理,人有行為自由。
生答:不合理,影響傷害到別人的利益。
師總結:不合理。有行為自由,但自由不是無止境和絕對的,自由是相對的有邊界,規則劃分了自由的邊界,個人自由不能影響到國家、社會、集體以及其他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教師活動三:引導學生探究分析P27頁兩位乘客的行為,并說一說他們為何不被保護反而受懲罰。
學生活動三:分組探究,交流討論。
生1:他們的行為違反了規則,影響到別人的權利和自由。
生2:違反規則要受到處罰。
師總結:規則是自由的保障,違反規則要受到處罰。
片段三:自覺遵守規則
教師活動:播放典故《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提問:這個典故說明了什么道理?你還能再舉一個典故嗎?
學生活動:思考分組討論并回答。
生1:遵守規則需要自律和他律。
生2:楊震卻金(四知先生)……
師總結:1.遵守規則要他律,也要自律。
2.遵守規則內心要敬畏規則。(八達嶺老虎傷人事件+重慶公交墜江事件)
片段四:維護與改進規則
教師活動一:探究29頁,分析這些行為并提出解決方案。
重慶公交墜江事件,其余13位乘客的責任。
學生活動一:生1:提醒、監督、勸導他人要遵守規則。
生2:乘客的責任在于沒有及時勸導他人維護規則,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最終因為他人的不遵守規則而搭上自己無辜的生命。
師總結:及時勸導維護規則。
如何勸導,注意有禮、有理、有節。
教師活動二:師問生活中所有的規則都要遵守嗎?請舉例。
學生活動二:生答不是的,合理的規則要遵守,不合理的規則要改進。
生舉例:女子無才便是德,裹腳,男尊女卑,長鞭子。
師補充:車站買票規則的變遷,網購七天無理由退換貨。
師總結:為何要改進規則?如何改進規則?
生1:時代在發展,規則可從無到有。
生2:時代在進步,規則可從有到無,不合理的規則也要廢除或改進。
四、教學反思及學習效果分析
(一)課堂教學,注意貫徹道德與法治的總價值目標
這一節的教學內容也可以很鮮明地反映道德與法治這個主題,遵守規則是所有的道德要求,有些場所有些規章制度則是法律明確要求要遵守的,破壞規則自己要付出代價,也要受到道德的譴責,嚴重的還要受到法律的處罰。如,重慶公交墜江事件中,不管是乘客還是司機,都要承擔道德責任,但是司機和惹事的女乘客還要承擔法律責任,他們的行為已經嚴重違反法律,涉及犯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貫徹點明這個總育人目標。
(二)精選案例,注意素材與課堂內容的緊密整合
在本課教學中,有三個案例選擇的較好,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第一個案例重慶公交墜江事件,社會關注度極高,又是近期發生的,學生了解的信息也充分,也樂于分享。這樣的熱點案例,學習效果就很好,也與教學點緊密聯合,主題一呼即出,學生也印象深刻。第二個案例風箏與線的故事,這個案例的選擇較為典型,與教學點息息相關,能夠較為直接顯著地反映自由與規則關系的教學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直接答出這個道理,由此,印象也會較為深刻。第三個較好地案例是淘寶7天無理由退換貨。因為互聯網的崛起,已經成為時代的一個典型特征,淘寶網購已經成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生都熟悉了解,商家促銷大節雙11也剛過去,學生熱情較高,樂于參與話題。本課中,關于不合理規則的廢除與改進,選了古代的陋習,現代近期的素材,還沒想到,還要繼續思考及搜集。
(三)注意學習方式多樣化,有效維護課堂學習氛圍
在本課教學中,有觀看熱點視頻、新聞播報、小組探討交流、分享名人典故、接龍舉例等教學環節。學習方式相對多樣化,學生一直關注著參與著,樂此不疲,也可以有效調節枯燥乏味,吸引學生關注參與。本課教學中還可以使用的教學方式有辯論賽,如打手機的“自由”,到底該不該支持?理越辯越明,在辯論中,獲得價值傾向與立場。其次,還可以使用小組競賽制、累積積分制、適度的獎勵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慢慢培養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不僅愛上一節課,更愛上整個課程;通過這些多樣的學習方式慢慢培養起他們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以及更為全面的素質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