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
【摘 要】 目的:研究耳科門診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對其焦慮情緒的緩解效果。方法:選擇自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間在我院耳科門診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均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對比分析兩組的焦慮情緒緩解效果。結果:在焦慮情緒緩解效果方面,實驗組優于對照組,經比較,組間差異顯著且存在著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耳科門診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可以較好地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 心理護理;耳科門診;焦慮情緒;緩解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109-01
耳科門診的患者因為發病部位相對比較特殊,在人的感官位置,并且常會對患者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這種情況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很難適應[1]。耳科疾病的特殊性,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痛苦,對于此類患者除相應的治療方案外,同時應給予心理護理干預,能夠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保障治療效果,對患者的康復情況有一定的促進作用[2]。此次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耳科門診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對其焦慮情緒的緩解效果,為保障研究得到有序進行,特選擇自2018年9月至次年9月期間在我院耳科門診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詳細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8年9月至次年9月期間在我院耳科門診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對照組(n=45)和實驗組(n=45)。對照組患者當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是(60.15±3.61)歲;實驗組患者當中,男22例,女23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是(60.24±3.72)歲。經過對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的對比分析,結果呈正態分布(P>0.05),可以開展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是引導患者進行常規檢查,并指導患者科學用藥。
實驗組患者應用心理護理,主要內容是:結合患者的臨床資料、疾病的特點、與患者溝通交流以及對患者進行觀察采集到的信息,對患者進行分析,針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問題,對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以緩解緩解患者的情緒,增強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心理護理分為創建良好醫患關系、增強對疾病的認知以及健康治療指導。
1.2.1 創建良好醫患關系
患者因為病情而被迫來醫院進行就診,同時也需要面對生活以及工作上的壓力,難免會有一些焦慮,這是患者的情緒上會有較大的波動,此時良好的醫患關系能格外重要。醫護人員可以通過與患者進行交流,對患者進行關懷,耐心聆聽患者的傾訴等方式來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在適當的時候對患者的情緒進行引導,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解除患者的心理負擔。
1.2.2 增強對疾病的認知
創建良好的醫患關系后,為患者普及疾病的相關知識,并幫助患者適應目前的情況,以及告知相應病癥的應對方式。耳科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因為夜間環境會變得安靜下來,此時患者的情況就會格外明顯,這便使得患者的睡眠、飲食及精神狀態受到極大干擾,產生焦慮情緒。所以應當指導患者進行注意力分散,讓患者的心態能夠放平緩,改善睡眠、飲食以及精神狀態,使得焦慮的情緒能夠得到緩解。
1.2.3 健康治療指導
對患者進行正確的健康指導,指導患者注意治療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內容,如注意進行充足的睡眠、對治療保持配合、幫助患者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穩定患者的情緒,盡量減少對嘈雜聲音的接觸,定期進行檢查。幫助患者建立信心,穩定患者的情緒。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焦慮情緒緩解效果。評價表滿分為100分,分數高的患者其焦慮程度比較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應用n(%)、(x±s)描述,檢驗值是x2和t,當差異P<0.05時,代表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參與本次研究的45例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焦慮情緒評分分別是(50.29±3.64)分、(42.76±3.78)分;而參與本次研究的45例實驗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焦慮情緒評分分別是(50.35±3.68)分、(21.83±2.28)分。實施護理之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實施護理之后,實驗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經比較,組間差異顯著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焦慮情緒緩解效果方面,應用心理護理實驗組優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醫護人員通過對患者的病情和精神狀態進行仔細觀察以及詳細詢問,能夠增進與病人間的關系,利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獲得患者的信任[3]。患者到醫院就醫,需要面臨陌生的環境,對患者的情緒會有一定的影響,可能會讓患者病情發生變化,這種情況會在患者對周圍環境慢慢熟悉并短時間內得到確診進行治療后得到緩解[4]。耳科患者在患病初期常因個人的忽視而不倒醫院就診,這導致來醫院就診的患者病情一般比較嚴重,此時的患者需要面對很多壓力,情緒中農會出現對工作、生活以及健康的焦慮,此時的患者需要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情緒,保證治療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健康。耳科疾病患者對于自身的疾病有著強烈的焦慮情緒,醫護人員對于患者進行相應的知識普及后,讓患者對疾病的情況以及如何改善相關癥狀有一定的了解,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對患者的情緒進行有效的安撫,使其焦慮的情緒也能夠得到一定的緩解,有助于患者的康復。綜合上述內容可以得出,耳科門診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可以較好地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何潔.耳鼻喉科門診患者的心理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27):201+207.
[2] 丘偉連.耳鼻喉科門診患者疾病心理分析和護理[J].中國醫學工程,2015,23(05):130+132.
[3] 孫春菊.耳鼻喉門診患者疾病分析及心理護理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24):3720-3721.
[4] 王月.耳鼻喉科門診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4):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