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娜

摘? 要:課堂提問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教學手段和形式,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信息的雙向交流.加強課堂提問的藝術性十分重要。在教學中科學地設計并進行課堂提問,就可及時喚起學生的注意,創造積極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優化課堂結構,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展示教師的教學藝術,顯示教師的教學魅力。
關鍵字:提問 質疑 反饋
精彩的提問是誘發學生思維的發動機,能開啟學生的大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師生情感的交流,優化課堂教學。一個好的課堂提問,不但能鞏固知識,及時反饋教學信息,而且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啟迪學生思維,發展學生的心智技能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認知結構進一步深化,還能促使教師了解學生,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針對學生進行教學。因此,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如何提問
1.在學生知識的“增長點”處提問
建構主義認為:引發學生認知沖突是促使學生實現知識建構的契機和動力.教師要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從學生生活經驗和認知結構出發,精心設疑,引發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教師可針對學生原有認知上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設置問題,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是學生產生探求的欲望。
例如在教學《幾何概型》時,首先復習古典概型的相關知識,并做如下練習:
二.怎樣反饋
1.加強引導技巧的優化,提高提問實效
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設計得十分巧妙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卻收不到應有的啟發思考、發展思維的效果。教師可以運用以下優化對策:
(1)鋪路架橋,當學生由于思維定勢等因素的影響思維暫時受阻,無法正確回答教師的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鋪路架橋予以疏導。當有些問題因為難度太大,學生一時無法講清時,教師要適時架梯子,在終結性問題的前面,補充一些難度較小的問題。
(2)引向、指津,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有時會出現“東拉葫蘆西扯瓢”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應適時地給學生引向、指津。
2.合理激勵,提高積極性
首先要信任、尊重學生,以“朋友和共同學習者”的身份與學生相處,創設一個融洽、和睦、協調的課堂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其次要賞識激勵每個學生。教師要在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中多發現可以肯定的東西,對學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確的加以贊賞,這是“錦上添花”;錯誤的也可以從思維方式、答題方式或態度上加以肯定,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錯的內容,教師可以用多種手段讓其自己認識并糾正,只要糾正對了就要贊賞,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以利再學。學生答題正確了,教師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樣”、“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語言予以贊賞。
有效的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課堂教學的動態化,使實際的課堂提問活動表現出更多的靈敏性。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觀念,在課堂提問中遵循一定的原則,掌握適當的提問方法,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發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與有效性,使課堂提問真正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腳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