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 孔惠敏

【摘 要】 目的:探索綜合護理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婦產科2019年2月-2020年1月診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選出86例為對象,將其隨機分入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01。結論:綜合護理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圍術期應用利于促進患者術后早日康復,值得推廣。
【關鍵詞】 綜合護理;子宮內膜異位癥;心理護理;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153-02
子宮內膜異位癥(EMT)是婦科的常見病,多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預后較好[1]。但是治療期間的負性情緒等會對患者的身體狀況、手術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圍術期需做好護理工作。本研究探索綜合護理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86例研究對象來自我院婦產科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均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均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無其他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精神疾病、凝血免疫系統疾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組:對照組43例,年齡25-44歲,平均(36.5±4.5)歲;病程7~13個月,平均(10.2±1.5)個月。觀察組43例,年齡23-46歲,平均(36.9±4.8)歲;病程6~13個月,平均(10.3±1.7)個月。兩組的基線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包括術前準備、健康宣教、心理護理、術后病情觀察、預防感染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措施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主要措施包括:(1)入院時的護理。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親自迎接患者,并給患者及家屬介紹病區環境、相關規章制度、管床醫生、主治醫生等;為患者更換新床單、枕套、暖瓶等,并主動為患者介紹同病房的病友,拉近病友之間的距離,減輕患者的陌生感、緊張感。在患者手術方案確定后,責任護士在床旁耐心給患者講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機制、手術方法、手術安全性、必要性等相關知識,介紹圍術期的注意事項、配合要點等,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抗拒情緒,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術前的心理護理。術前1d手術室的巡回護士到病房訪視,與責任護士一起在床旁給患者開展心理疏導,若患者情緒過度緊張、焦躁不安,護理人員一方面請術后恢復良好的病友到病房現身說法,傳授經驗,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另一方面結合患者的情緒、性格、年齡等指導患者通過聽音樂、深呼吸、肌肉漸進式放松等方法緩解負性情緒。(3)強化術后的基礎護理。術后將患者送回病房時,手術室護士與病房責任護士仔細交接,使責任護士明確患者的術中情況、手術范圍、術中出血量等,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患者的手術切口恢復情況,如是否有紅腫、感染等征兆。每次巡查時詢問患者的疼痛性質、程度,并對于疼痛過重的患者及時上報,遵醫囑給患者使用鎮痛泵,緩解患者的疼痛感。疼痛輕微的患者則指導患者看電視、與親友聊天、聽音樂等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感。每日定時給患者沖洗尿道口,每日2次;在尿管拔出后定時清洗會陰,保護外陰皮膚的干燥衛生。(4)術后心理護理。術后每日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綜合評估一次,同時采取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通過認知干預、放松療法等讓患者了解術后注意事項,保持樂觀的情緒,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術后康復治療。(5)術后飲食干預。術后待肛門排氣后,若患者無明顯惡心嘔吐等不適反應,可叮囑患者少量進無渣流食。待身體機能恢復后,逐漸過渡到半流食、普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如多食用魚肉、蔬菜水果等。同時叮囑患者出院后需保持清淡營養的飲食。
1.3 觀察指標 收集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術后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將收集規整好的數據輸入SPSS23.0軟件中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計量數據分別行x2/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見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98%,低于對照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3.26%,P<0.05;觀察組術后住院時間為(3.9±1.0)d,對照組術后住院時間為(5.4±1.1)d,兩組對比t=6.617,P<0.001;出院前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觀察組中非常滿意24例,一般滿意18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97.67%;對照組中非常滿意17例,一般滿意20例,不滿意6例,滿意度86.05%;兩組對比,x2=3.888,P=0.049<0.05。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產科的常見良性病變,主要表現為痛經、月經不調、性交痛等[2],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腹腔鏡手術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方法,而圍術期的精心護理對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本院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圍術期實施綜合護理,從患者入院后立即開始護理服務,以熱情誠懇的態度迎接患者,為患者和家屬解疑答惑,緩解患者對陌生環境的緊張恐懼環境。在圍術期時刻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應用合適的心理疏導方法幫助患者緩解負面情緒,使患者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促進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康復[3-4]。同時綜合護理強化了對患者的基礎護理,以扎實的術后基礎護理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應用效果顯著,利于促進患者術后早日康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霍寧.子宮內膜異位癥應用綜合護理的臨床價值[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2):241-242.
[2] 廖麗.綜合護理干預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后疼痛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6):905-907.
[3] 張文生.綜合護理干預對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21):169-170.
[4] 張乃芬.綜合護理干預對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觀察[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36(6):74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