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洛燕 鄭茜 鄭艷

摘 要:疫情期間,各高校采取了網絡在線教學模式。網絡在線課程應利用多平臺、多渠道、全方位優勢,側重有利于發展學生深層次認知能力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深化教學內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習主體作用,使在線教學效果達到甚至超越面授教學效果。
關鍵詞:專業課;網絡在線教學;服裝生產管理課程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高校的教學進入了網絡在線教學模式。從2月開始,全國高校陸續開展在線教學。據統計,截至4月3日,全國開展在線教學的普通高校共計1454所,95萬余名教師開設94.2萬門、713.3萬門次在線課程,在線學習的學生達11.8億人次。
高校教師需要迅速適應在線教學模式。選擇合適的錄課軟件、流暢的在線直播平臺、更安全的教學資料分享方式等只是網絡在線教學需要解決的表面問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如何深化教學內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習主體作用,使在線教學效果達到甚至超越面授教學效果。
服裝生產管理是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共3個學分、45個學時。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通過課前設計、直播平臺選擇、課程線上實施等環節,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全部教學任務,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研究以該課程為例,反思并總結網絡在線課程的實施過程及效果,以便不斷改善。
一、網絡在線課程教學模式思考
如果僅將課程教學錄像進行網上發布,或者僅是將實體課堂面授變成網上直播教學,仍舊沒有改變單向傳授教學模式的弊端。因此,網絡在線課程應利用多平臺、多渠道、全方位優勢,側重有利于發展學生深層次認知能力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即所謂的“翻轉學習”。筆者認為可以從教學團隊組成和學生學習過程及效果出發,構建適合專業課程使用的教學資源和應用平臺。本課程的網絡在線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網絡在線教學首先是教學環境的變化,教學環境包括物理教學環境和社會文化心理環境。前者是指施教環境,包括教室環境、教學道具、班級人數、座位安排等;后者是指班級學風、課堂氣氛及師生關系等。不同于面授中教師可以從觀察學生聽課狀態、反應、提問等方式中把控課堂節奏,在線教學要更加關注課程結構、平臺建設和教學反饋及評價構成,只有這樣才能引導與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并從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通過學生與教師之間不斷的交流反饋,達成網絡在線教學、良好師生關系維護和學生深入學習的目的。
二、網絡在線教學資源建設與整合
筆者所在學校的服裝生產管理課程從2005年獲得校級優秀課程,到成為精品課程、升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慕課課程等,離不開學校對教學資源的認知和整合。
教學團隊研究了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分析了學校、社會對學生學習內容的要求,從課程培養目標出發,調研并確定本課程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以及目標實現矩陣。
(一)課程內容梳理
1.課程內容的結構化
在課程內容方面,教學團隊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對課程內容進行了結構化的梳理,結合教師團隊十幾年來為企業開展咨詢、培訓等服務的經驗,將理論與企業實際案例相結合,把課程7章內容按照遞進關系形成基礎層、理論實踐層和研究層的整合,有機將質量和成本貫穿始終,使其前后呼應,從而落實課程“培養學生從服裝大貨生產角度出發,能夠具有質量成本意識和一定技能,在行業內開展技術和現場相關管理工作”的教學目標。
2.以發展眼光重構內容
教學團隊從智能化生產角度解讀深化服裝工藝內涵、特種工藝與實踐結合的方法和企業實際測試結果,細化、深化和可操作化教學內容。
3.研究知識遷移
知識遷移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將專業知識內化為學習、工作、生活的思維及行動,進而形成素養,將專業知識與日常相連接,具備深層次認知能力。網絡在線教學期間學生都是居家學習,教學團隊研究課程內容如何把課堂和居家實務結合,思考學生如何把所得的新知識和技能用來解決工作或生活上的難題。比如,5S理論就是通過學生居家期間的居室改善實踐,幫助其加深對理論的理解與內化素養的理論。
(二)教學資源的結構與關系
課堂時間有限,加之知識的系統性要求,使得學生產生課程內容框架性強、泛泛而談很難深入、操作性不強的感受。因此,教學團隊所選取的課程教學資源中,不但有相關課程運行資料,如教學大綱、教學日歷、課程要求等,還有與課件互補結合的閱讀資料、視頻資料。閱讀資料和視頻資料是針對課堂內容的深化、細化和操作層面擴展,輔助以大量企業案例;慕課是對重點知識點碎片化講解,結合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研究生的相關研究等深化論文與研究點,為學生提供了立體多維度的課下學習資源。
(三)資料庫建設
在直播中,理論內容講解時間較多,單靠課程中穿插的互動很難使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有全面的評判,學習效果要靠不斷地檢驗才能知曉,因而作業庫以及試題庫的建設就非常重要。教師應分析作業和每章測試試題之間的關系以及要解決的問題,并從不同層面如作業和試題題型、考核內容、單知識點或綜合運用等進行考量。
三、課程實施
(一)平臺選擇與使用
網絡課程平臺主要選用超星泛雅(PC端)和學習通(手機端)。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平臺發布資料、進行討論和章節測驗、布置作業等,發揮其統計功能強大、平時成績依據客觀公開(學習次數、視頻完成情況、作業、討論等加權)、及時提醒功能等優勢,實時查看學生學習狀態。
網絡課程平臺的選擇要注重增強在線教學的課堂體驗感。在網絡平臺統計中,我們發現超過50%的學生都是利用手機學習,因此更要關注學生在手機端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即時的問答了解授課的效果,根據情況調整教學策略或者教學進程,學生也可以通過即時的問答了解教師授課的風格,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服裝生產管理課程采用ZOOM國際會議直播平臺,該平臺具有教師學生屏幕快捷分享、支持手機橫屏學習、實時錄像等功能,并在開課前試播,調研學生反饋,整體實施后效果良好。
(二)教學設計
網絡在線教學要關注構建網絡資源學習與直播學習的“互聯”教學回路,對教學設計要求更加細致、具體。筆者以“服裝價值流程圖”知識點為例,進行課程直播前、直播中以及直播后的教學設計。
1.直播前
通過微信通知群及網絡課堂通知群發布直播教學任務,利用課件及資料引導學生預習及思考問題。
2.直播中
全體視頻在線,相互問候,教師點名、檢查學生出勤情況。理論課前進行作業及考試分析、集體答疑講解,如果內容較多,錄制講解視頻供學生課下學習。理論課開始后進行課程導入,以“炒米飯”為案例引入流程圖,說明洋快餐的標準化流程及運營的基本過程,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認識到價值流程是分析一件事情的基本思路及方法;通過屏幕共享功能,用PPT講解價值流程圖概念、意義、流程圖規范及制作方法與步驟;通過白板實現課程板書;通過聊天工具互動檢驗學生實時聽課效果;答疑或者討論課程內容中的問題,提升學生參與度。網絡課堂作業,即用Excel將襯衫或西褲縫制過程用價值流程圖形式表達出來,使學生掌握企業相關技術管理標準格式,能夠用規范的文件指導服裝大貨生產。教師歸納總結,在直播課中對集體性偏差或者考試中學生出錯率較高的問題進行講解,時間長的就進行錄像,供學生學習參考。
3.直播后
要求學生手繪一個拿手菜品價值流程圖并與實物照片一起發至微信群,教師點評,強化流程與格式要求,幫助學生將理論用于生活實踐,并構建居家學習的和諧家庭關系。
(三)教學互動
網絡在線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在有效的教學互動,教學互動不僅僅是直播課堂中的搶答這么簡單,互動應是全方位、多平臺的。
一是直播視頻面對面。直播理論課前后的視頻面對面能夠營造教師與學生在一個畫面的教學情境,不但能夠答疑解惑,還能很好地增進師生感情。二是直播中問題搶答。以20分鐘左右為一個課程節奏點,設置互動問題,鼓勵學生文字搶答,關注學生聽課注意力,尤其是考試成績或作業完成不佳的學生,教師應及時對其進行提問。三是網絡課程平臺討論區。設置話題并開展討論,注重知識的綜合性和應用性,提升學生參與度,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四是微信群。通知、作業布置、考試以及小練習發送,是建立師生之間尤其是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甚至發泄情緒(尤其是考試后)的很好渠道。五是每章作業。綜合性內容、核心知識點的系統理解及應用,可以考查學生不同的技能,如查詢資料、綜合分析、計算、撰寫標準文件、畫圖設計等。六是每章考試。結合課件及教材的主客觀題目,每次出8套試卷,題量及題型不同,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使學生提升網絡學習技能。教師要及時批改并批注試卷,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反思并不斷改善教學。
充分利用直播課前學生提前進入直播間的時間,使學生掌握一些使用網絡學習平臺、提高網上學習的技巧和能力的相關知識,如ZOOM虛擬背景、I LOVE PDF的線上PDF文件拼接轉化、Office Lens等,既提升學生技能和興趣,也為后續作業和考試的規范要求奠定軟件基礎。
作業和每章考試是每個學生都要完成的內容,這能夠更加有效地幫助教師了解教學效果,是網絡在線教學互動的重頭戲。教師要區別作業和考試的題型和要求,仔細規劃每次作業的考查點和要求,及時批改、及時反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既要對成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又要考慮成績不夠好的學生心理,關注學生的接受度,及時調整教學內容。
(四)課程思政
在課程思政方面,教學團隊將第一章、第三章內容與防疫形勢結合,以河南大型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為案例,將經濟形勢與行業背景、標準相關知識相融合,引導學生了解國家、政府部門和企業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提升教師、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自豪感。
四、教學效果
教學團隊從直播課堂、考試、作業、學生和校內外專家聽課等方面對教學效果進行了評價。自開課以來,網絡課堂訪問量高,生均每天4.3次;討論及互動熱烈,學生完成作業越來越認真,格式也越來越規范;學生對考試形式逐漸接受,成績良好,微信通知群里互動積極,學生相互學習答疑解惑,教師適時引導,效果明顯。學習通的課程滿意度調查顯示,學生對課程滿意度高。
網絡在線教學突破了傳統課堂限制,河南工程學院、河南科技學院和本校專業教師旁聽課程,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有利于教學團隊不斷改善課程。網絡在線教學給教師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視野和平臺,讓教師不斷反思自身,更加關注教學效果。教師每天備課、直播、批作業、批試卷、關注學生反饋等,工作量雖大,但是在教學中得到了很大的收獲。網絡在線教學為本門課程今后跨區域、跨企業的培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嘗試。
參考文獻:
[1]不一樣的高校云課堂:近十二億人次的大學生在線上課[N].人民日報,2020-04-14.
[2]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學研究,2014.(7).
[3]余榮瀅.利用線上平臺構建高效的教學交互環境[J].信息化與數字化,2018,(10).
[4]劉永樹.讓“停課不停學”從“有序”走向“有效”[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3).
[5]趙怡寧.網絡在線教學設計:求精求質求創新[J].天津電大學報,2014,(9).
[6]韓先滿.放心好用的“在線教學”什么樣[N].中國青年報,2020-02-24.
[7]房林.淺談高校“網絡在線教學”的現狀、問題及嵌入路徑[J].市場研究,2018,(12).
責編:嘉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