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進濤
摘? 要: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日常生活的節奏,也使得教育領域按下了“暫停鍵”。但考慮到教育對全人類的重要性,教育部迅速做出正確決定,疫情期間,以線上網絡課堂代替線下教學恢復正常的教學活動,因此,全體師生開啟了一場“宅家學”之旅。以學前教育為例,幼兒居家學習同樣是“宅家學”的重要活動,使得幼兒在家中進行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而這其中,閱讀必定是不能缺少的重要環節。面對疫情期間幼兒宅在家的現狀,這個階段將非常適合幼兒閱讀各種書籍,以收獲知識。因此,在疫情期間認真合理地組織“宅家學”閱讀活動,將對幼兒是一大助力。由此看來,幼兒園應聯合家長一起,加強對幼兒閱讀活動的正確引導,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疫情期間;居家學習;幼兒教育;閱讀學習
2020年上半年,疫情當前,政府呼吁人們“如非必要不要出行”,適時地阻止了人們出門的腳步,教師和學生因此被暫時限制于家中,各地學校也因此延期開學。為了保證教育“不缺席”,學生們的學習不受影響,教育部做出“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方式,成功實現了足不出戶“宅家學”,幼兒教育也是如此,各項幼兒教學活動紛紛在網上進行,“空中課堂”被成功搭建,也是借助這個契機,閱讀又被重新“撿了起來”,成為幼兒居家學習的重點內容。
一、居家閱讀,旨在習慣
學前教育針對幼年兒童,啟蒙是其重要作用之一,它能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而在學前階段對幼兒形成優秀習慣的引導則是啟蒙教育的重要內容,以閱讀習慣為例,這是能使幼兒終生受益的良好習慣。過去我們一直延續應試教育,學生們主要依靠課本所學,教師所講,完成學習的整個過程,而在學前教育中,則也有對應的課本,在上學期間,幼兒們在學校學到的主要是課本知識,使得知識結構單一化嚴重,被限在于固定的層面,由此就能顯示出閱讀的重要性。面對閱讀,我們成人的閱讀材料主要為文字,而對幼兒而言,文字、圖畫或語言都是他們的閱讀材料。他們觸摸書籍,閱讀書籍,不但有助于增強看書識字的能力,還有助于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了解各國文化和風土人情,而且從小閱讀書籍也是對他們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對他們興趣愛好的豐富。
二、居家閱讀,系在難點
(一)缺少閱讀氛圍
疫情居家學習的過程中,不論哪個學習階段,教學場所的改變都會是居家學習的重要阻礙因素。以幼兒教育中的閱讀學習為例,閱讀場所由教室變為家中,與幼兒的學習習慣極為不符,給幼兒學習帶來了諸多不適,筆者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缺少閱讀氛圍。家是人生活的場所,它不是教師和學生一起集合起來的課堂場所,而是屬于幼兒一人的閱讀空間,從這方面來講,家中顯然沒有在園內自主閱讀的優越性。再者,當前是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幼兒的家中或多或少都會使用電子設備,使得幼兒很容易沉浸在電子設備的短暫快樂之中,對閱讀學習造成障礙,這些都是居家學習中缺少閱讀氛圍的表現。
其二,缺少閱讀興趣。興趣是人進行某項活動的內在驅動力,能在無形之中給予人力量,而對于幼兒進行閱讀的這項活動,實則也少不了興趣的參與。興趣可以讓幼兒不自覺地沉浸在閱讀內容之中,形成對故事的正確理解。但幼兒在家中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產生不了閱讀興趣,自然就會對閱讀活動有些抵觸,即使幼兒在進行閱讀活動,卻也不會產生較高的閱讀效率。
(二)缺少教導經驗
課外閱讀是一項自主性的活動,其過程本就依靠幼兒教育中的自主性。在正常的教育中,幼兒教師有時會根據教學的內容向幼兒家長及幼兒推薦教學相關的閱讀內容,使得學生的閱讀過程變得科學且合理。但疫情使得幼兒在正常教學之外還擁有著大把的時間,若在這時間內安排合理的課外閱讀內容對于幼兒來講將是一個非常大的提升,所以閱讀材料就成了關鍵。在家中,對幼兒閱讀內容有一定決定權的是家長,當幼兒完成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內容之后,家長則會響應園中的政策為幼兒規定一定的閱讀時間,閱讀內容將會以自行選定為主,但有時家長所選擇的閱讀內容卻會對幼兒形成錯誤的引導,使得閱讀的效率大打折扣。
三、居家閱讀,重在策略
(一)營造閱讀氛圍
既然閱讀氛圍是影響幼兒閱讀行為的直接因素,幼兒園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的策略,盡量完善學生居家學習的內容。由于疫情的影響,出行是受限的,這也意味著原來的實體課堂的模式是無法形成的,但是卻可以仿照其模式創建一個家用微型的課堂,例如讓家長參與到幼兒的閱讀過程當中,與幼兒共同閱讀同一內容,從形式上為幼兒尋找到一個可以一起閱讀的伙伴,取代原有課堂上眾多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先為幼兒創建一個適合進行閱讀活動的環境氛圍,喚醒幼兒的積極性。
(二)開展家園共育
關于啟蒙教育,不止有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的主要力量,家長同樣是不可缺少的關鍵角色,不僅體現在家庭教育中,也體現在智力教育中,因此,作為幼兒園,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居家學習特殊階段,應該主動尋求家長的幫助,而作為家長,為了保證給孩子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更應該與幼兒園建立和諧溝通的關系,一同開啟家園共育模式。在此基礎上,在教師不能及時發揮其作用的情況下,家長就應該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擔當教師的角色,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全部依靠教師的力量。
如在家長與幼兒的共讀過程中,家長可以與幼兒之間展開關于故事內容的交流,對幼兒提出一些問題,如“有哪些陌生的漢字?”“最喜歡哪一段情節的發生?為什么?”這樣一來,幼兒就會在這些問題的基礎上產生有關閱讀的思考,經過一步步的引導明白故事背后的深刻含義,如此才是達到了鼓勵幼兒自主閱讀的真正目的,也達到了原本課堂上的教學目標。
總體來看,疫情背景下引導幼兒進行適當的閱讀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將疫情期間的教學不便變為動力,完善對幼兒的教育教學工作,使得幼兒教學更加準確和科學,因此,在居家學習期間加強對幼兒的閱讀引導是不能否認的頗具價值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何琳怡.“云”助力:疫情期家園共育新路徑[J].教育科學論壇,2020(11):22-23.
[2]蘇蕙.教育建立在對話的基礎上——新冠肺炎疫情下幼兒園家園共育的踐行和思考[J].教育觀察,2020,9(16):107-10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