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一文 王丹丹 劉瑩

【摘 要】 目的:觀察臨床護理路徑對肺癌微創胸腔手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肺癌微創胸腔手術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雙盲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25例:圍手術期普通護理干預)與實驗組(25例:圍手術期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術后首次肛門通氣時間、術后首次排便時間、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結論:肺癌微創胸腔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可顯著縮短患者術后住院時間。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肺癌;微創胸腔手術;康復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160-02
肺癌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屬于發病率、死亡率位居首位的癌癥類型,肺癌微創胸腔手術手術微創手術,該手術操作與傳統手術相比對醫護以及護患配合要求較高,圍手術期過度醫療干預或醫療干預不足均可影響患者術后康復[1]。本次研究為論證臨床護理路徑對肺癌微創胸腔手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比較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25例行普通護理干預、25例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兩種圍手術期不同護理干預模式肺癌微創胸腔手術患者相關手術診療觀察指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組(n=25):男、女分別13例、12例,年齡/平均年齡為:32歲~71歲、(53.12±1.12)歲對照組(n=25):男、女分別14例、11例,年齡/平均年齡為:31歲~72歲、(53.11±1.11)歲。兩組患者性別、平均年齡以及病理分期等指標經統計學驗證無明顯差異(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參考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制定的肺癌相關診斷內容。(2)患者均首次行肺癌微創胸腔手術。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嚴重呼吸衰竭患者。(2)排除合并嚴重心血管病變或發生遠端組織、臟器轉移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行圍手術期普通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術前協助患者行手術準備,并落實圍手術期給藥護理、飲食護理及健康教育等護理工作。
1.3.2 實驗組圍手術期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1)入院當天以及術前一天:①檢查與評估:護理人員評估患者血壓、心律、體溫等生命體征。②護理干預: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并指導患者留取大便、小便標本,對于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護理人員循醫囑給藥。此外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行有效排痰訓練。(2)手術當日:①檢查與評估患者生命體征。②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術中持續性檢測患者生命體征,并在術中配合主治醫師調整患者術中體位。(3)術后第1天:①檢查與評估:患者生命體征的同時,檢查引流液顏色、性質以及量。②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遵循醫囑給藥,根據藥物性質合理控制給藥量以及給藥速度。(4)術后第2天至出院前一天:①檢查與評估(參考術后第一天)。②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根據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指導患者調整飲食并向術后康復鍛煉。(5)出院當天:護理人員協助患者辦理相關出院手續。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相關手術觀察指標。
1.5 統計學處理
SPSS21.0軟件系統處理相關數據,以(x±s)表示的平均值計量數據,均應用t 檢驗,P值低于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相關手術觀察指標,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術后恢復快。
3 討論
肺癌的發生與患者長期吸煙、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遺傳因素以及大氣污染等諸多因素有關,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肺癌屬于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且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肺癌死亡率位居腫瘤死亡率的首位。肺癌患者早期不存在典型癥狀,隨著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可出現胸悶、胸痛以及聲音嘶啞等癥狀,微創胸腔鏡手術屬于微創術式,具有對機體造成的刺激小,手術創口小等優點[2],近些年在臨床得到了極大的推廣。但是近些年伴隨我國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衛生資源浪費、過度醫療以及醫療干預不足等問題日益加劇,微創胸腔鏡手術過程中常規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可因圍手術期護理任務繁重,在實施護理干預過程中增加護理差錯發生率或遺漏某項護理,繼而延誤患者手術治療[3-4]。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實施過程中以時間為為臨床護理干預的判定標準,圍手術期均落實護理檢查與評估,并依據手術進展護理人員開展相關護理干預措施,從而明確護理人員圍手術期不同時間段護理目標[5]。實驗組患者術后首次肛門通氣時間、術后首次排便時間、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比對照組早,平均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
綜上所述,肺癌微創胸腔鏡手術患者臨床護理路徑有較高的臨床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黃秋瑜.臨床護理路徑對肺癌微創胸腔鏡手術患者康復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3):3215.
[2] 曹雄,藺瑞江,佘云浪,韓彪,陳昶.超細引流管聯合肋間神經阻滯在非小細胞肺癌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9,19(11):985-988.
[3] 王濤,王森,陳立材.胸腔鏡手術與開胸術對縱隔腫瘤的療效比較[J].中華心臟與心律電子雜志,2019,7(04):204-207.
[4] 張振龍,潘小杰,歐德彬.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腔鏡肺癌根治術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9,34(08):950-953.
[5] 李敏.臨床護理路徑對肺癌微創胸腔鏡手術患者康復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