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世界上很多國家或地區也有過跟“月亮”有關的習俗。
日本的中秋節叫“月圓節”。日本人在這一天有賞月的習俗,在日語里稱為“月見”。日本人在月圓節不吃月餅,而是吃一種稱為“月見團子”的點心。“月圓節”不僅是農歷八月十五,九月十三也是月圓節。
節日這天,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里去進香。孩子們還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擺上瓜果、米團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述關于月亮的神話。
泰國的中秋節叫“祈月節”。節日之夜各家各戶用甘蔗扎成拱門,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觀音菩薩和八仙的畫像或塑像,供品主要是壽桃。據泰國的傳說,飛升月亮的是觀音,中秋時八仙帶著壽桃到月宮給觀音祝壽。另外,人們還用彩色紙制成精巧的服裝和一些家用電器,在拜月時燒贈觀音娘娘。
老撾的“月福節”,男女老少或聚到郊外,席地而坐,邊暢聊邊吃果品,邊歌舞邊賞月。青年男女聚在廣場上,與意中人牽手,跳起歡快的民族舞蹈,一直狂歡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