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殿萍 朱麗萍

【摘 要】 目的:分析慢性肝衰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診治90例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行常規護理,研究組45例綜合護理,觀察兩組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評分、依從性情況。結果:研究組的心理狀態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性肝衰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能給予患者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進而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 慢性肝衰竭;綜合護理;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167-01
慢性肝衰竭是患者肝硬化嚴重失代償期的主要體現,患者的肝功能出現進行性減退,臨床表現為肝臟假小葉、肝臟彌漫性纖維化等,大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慢性肝衰竭患者需服用保肝藥物、抗病毒藥物,治療時間較長,需要患者堅持服藥,如果中途變更藥物或停藥,則會影響療效,因此,慢性肝衰竭患者治療期間,需給予患者有效、全面的護理干預,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本文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診治的90例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慢性肝衰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學倫理會批準,選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診治的90例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患者,男女比例25:20,年齡30-75歲,平均(45.16±3.84)歲;研究組45例患者,男女比例26:19,年齡33-70歲,平均(46.29±3.72)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在統計學上無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教育宣傳,輔助患者做好血常規、肝功能、尿常規等相關檢查,遵醫囑給藥,告知患者相關的注意事項。研究組行綜合護理:①藥物護理:告知患者服藥的重要性、服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服藥禁忌癥等,監督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并要求患者多飲水,觀察患者服藥后反應,若出現異常需及時告知醫師;②運動和飲食護理: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運動,避免患者運動過度或量大的體力消耗,為患者制定起作時間表,確保患者在運動適度的基礎上,能獲得充分休息;根據患者愛好,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告知患者多食用優質蛋白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食物需新鮮、易消化,堅持少食多餐,忌煙酒;③心理護理:慢性肝衰竭患者受病情、疾病傳染性、治療時間長等因素影響,患者的不良情緒比較嚴重,時常表現出恐懼、抑郁、焦慮、不合群等心理,嚴重時患者甚至會出現自殺傾向,因此,對患者采取心理護理措施干預顯得極為重要。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性格、學歷、人生經歷等情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的緣由,再有針對性地疏導,也可采用注意力轉移法,鼓勵患者聽音樂、觀看視頻等,同時給患者講解成功案例,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向患者家屬普及慢性肝衰竭的知識,讓家屬多陪伴患者,并給予患者支持,進而減少患者的孤獨感。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評分,評價標準:采用SAS和SDS自評量表對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進行評估,每項評分最高均為100分,評分越高則患者不良心理越嚴重。②比較兩組護理后的依從性,內容包括患者診治期間是否漏服藥物、是否擅自變更藥物、是否擅自停用藥物、是否定時復診等。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SPSS21.0軟件分析,均數標準差“x±s”表計量資料,t行組間、組內比較;百分比(%)表計數資料,x2行組間比較,P<0.05表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依從性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詳情見表2 。
3 討論
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療周期長,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大,治療期間因傳染性等因素,患者極易出現自卑、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并且慢性肝衰竭患者需堅持按時按量服藥,因此,對慢性肝衰竭患者采取常規護理,難以滿足患者需求,患者時常出現擅自變更藥物、停藥的行為,降低療效[3]。綜合護理干預則是從患者實情出發,為患者提供全面、細致、高效的護理措施,促使患者能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增強治療信心,改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治療依從性[4]。為探討慢性肝衰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本文針對本院診治的90例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心理狀態優于對照組;研究組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表明慢性肝衰竭應用綜合護理,給予患者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進而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5]。究其原因,綜合護理是比較全面、細致的護理模式,能從患者的心理出發,疏導患者不良心理,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藥物護理能監督患者按時按量服藥,避免患者錯服、漏服;運動飲食護理則能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患者盲目運動和錯誤飲食導致的二重傷害事件[6-7]。綜合護理能最大程度地為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并針對患者病情、性格等,采取針對性強的護理措施,使患者增強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8]。
綜上所述,慢性肝衰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能給予患者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燕平,張麗萍,李敏等.品管圈干預對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效果[J].黑龍江醫學,2019,43(12):1544-1546.
[2] 趙穎,張振宇,王鶴.應用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肝衰竭的護理體會[J].全科護理,2019,17(33):4196-4197.
[3] 王媚.預見性護理對肝門部膽管癌術后并發肝衰竭患者的護理效果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22):2888-2889.
[4] 趙爽.中藥配合預見性護理在膽道閉鎖患兒術后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21):113-115.
[5] 李可,劉月,苗香梅.肝衰竭患者實施敘事護理干預對其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9,32(05):1237-1238.
[6] 于靜靜,俞海燕.人工肝治療患者的計劃性護理干預及其效果[J].浙江醫學教育,2019,18(05):46-48+63.
[7] 李雪.全能型血漿凈化系統治療49例肝衰竭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9,17(28):3542-3544.
[8] 王妍.護理風險管理結合X線檢查應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護理中的臨床價值[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9,28(09):2135-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