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艷艷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143-01
風險管理是指在一個存在風險的環境中通過管理措施將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影響降至最低的過程中,風險管理在各項各業中均有著廣泛的應用,優質的風險管理能夠幫助管理者避免可能出現的損失,有助于企業附加值的提升。在醫學領域,風險管理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其作為一種利用科學技術對生命體的各類疾病或病變進行研究的學科,本身便是一種高風險的專業。波普爾說過:也許只有不斷試錯,我們才能更進一步接近真理。這一觀點在醫學領域也有著體現,醫學的發展需要在不斷試錯中進行完善,而試錯的過程中便伴隨著風險。如何降低并預防風險的出現便成為廣大醫學工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本文就血液透析護理操作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血液透析護理操作中風險的識別
1.1 因規章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風險
在血液透析護理操作中,因規章制度不完善造成的護理風險問題占有很大的比例。規章制度作為一切措施施行的基礎,一旦出現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規范和執行不嚴格等問題,便會導致醫護人員無法明確自身的職責,從而引發護理行為不規范,導致護理風險的出現。
1.2 因并發癥造成的風險
血液透析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的腎臟替代治療手段,能夠幫助廣大急、慢性腎衰竭患者穩定病情,但長時間的治療也有可能導致并發癥的出現,造成患者治療期間出現溶血、失衡綜合征、發熱和低血壓等癥狀,上述癥狀一旦出現不僅會對患者的臨床治療造成影響,還有可能引發醫療事故,導致護理差錯或醫療糾紛問題的出現。
1.3 因設備問題造成的風險
血液透析治療的主體便是透析機,可以說一旦透析機出現問題對患者造成的影響是十分嚴重。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若因設備問題導致患者出現意外損傷,勢必會導致醫患糾紛的出現,從而造成護理風險,因此需加以重視。
1.4 因不良護理操作造成的風險
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最常見的護理風險便是由不良護理操作所致,臨床常見的護理風險操作有以下幾點:
①護患溝通不良。因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多為急、慢性腎衰竭,患者往往因長時間的透析流程消磨了耐心,且血液透析過高的費用也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易導致患者出現心理問題。在臨床護理過程中,一旦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沒有掌握好方式方法,存在消極、不耐心、不尊重或態度不佳等態度行為,便有可能引爆患者的負面情緒,從而導致醫患糾紛等護理事件的出現。
②護理人員經驗不足。相較于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低年資護士因初出茅廬,往往存在護理經驗不足情況,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往往難以進行正確的應對,從而造成矛盾的激化。且經驗不足還會導致低年資護士的技術不熟練,在進行靜脈穿刺時可能出現多次穿刺失敗或護理不當等情況,也有可能引爆患者的負面情緒,導致護理風險的出現。
③錯估患者體重所致的風險。在進行血液透析前,護理人員應當利用機器對患者的體重進行計量,并根據計量結果進行透析機相關參數的設置。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常出現一名患者接著另一名患者進行透析的情況,一旦在患者轉換時沒有及時復位機器參數,便有可能導致超濾的不準確,從而導致護理風險的出現。
1.5 因患者因素造成的風險
患者因自身所學知識有限,缺乏對于血液透析相關知識的了解,且患者發病后往往會出現恐懼和焦慮等負面情緒,在治療過程中一旦出現并發癥等意外事件,便有可能導致患者情緒的爆發,從而引發護理風險事件的出現。
2 風險管理措施
2.1 優化規章制度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風險管理的前提條件,也是預防降低護理風險出現的重要保障。醫院應當根據血液透析的專業特點,在參考優質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進行規章制度的完善,通過歸類血液透析常見護理風險事件,進行相應防范措施的制定。并且,科室內部還應當對血液透析的操作流程進行規范,并明確每名醫護人員的職責范圍,幫助醫護人員在血液透析操作時明確自身應當做什么和怎么做,保障每一個操作步驟均有章可循,規范護理行為。并且,科室內還應當進行相應應急預案的制定,并刊印成冊在科室內部進行發放。最后,應通過規章制度對落實相應的獎勵制度和問責制度,提升醫護人員主觀能動性的同時避免護理風險事件的出現。
2.2 定期進行醫療設備檢修與維護
應當加強對于透析機操作人員你的培訓,幫助操作人員明確透析機的使用、問題排查和簡單維護方式,并定期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設備檢修。在透析機使用前,應當對各種報警裝置進行設置,一旦出現問題應及時停用,并聯系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維修。并且,透析機使用完成后也應當由專人進行消毒管理,并建立專門的消毒檔案和維修檔案,確保透析機的性能,保障醫療安全。
2.3 強化護理人員培訓工作
科室應當做好護士的培訓學習工作,醫學作為一種需要終身學習的專業,并不僅僅是工作了便不需要學習,每名護士均應定期進行培訓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幫助低年資護士提升專業能力。而高年資護士也需要進行定期充電,了解最新的醫學技術及成功,掌握新能力的同時對自身掌握的技術進行鞏固,預防護理風險的出現。并且,在培訓的基礎上科室內部應當進行交流教學,由高年資護士向低年資護理進行經驗的傳授,提升低年資護士的經驗,掌握正確的護患溝通方法和突發事件處理方法,以避免護理風險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