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丹 席婉瑜 張義晗 于越 吳紅



【摘 要】目的:了解分析沈陽市養老機構老年人口腔健康問題和口腔保健意識,為開展沈陽市養老機構老年人群口腔健康及預防保健知識宣傳提供資料,以期改善老年人群口腔衛生狀況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為老年人口腔預防保健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信息數據和相關依據,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健康檔案。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標準和方法,應用改良WHO口腔健康檢查表和自制的調查問卷,對200名沈陽市養老機構50-95歲老年人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沈陽市養老機構50-95歲老年人患齲率為62.0%,顳下頜關節異常率為21.0%,義齒佩戴率為75.4%。在口腔衛生保健方面,養老機構老年人每天刷牙≥2 次的人數占44.5%,每天漱口≥3 次的人數占27.2% ,含氟牙膏使用率為63.5% ,正確刷牙的人數占10.0%,定期進行口腔衛生檢查人數占15.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人處于口腔疾病的多發階段,在此期間的口腔衛生保健需要特別注意。因此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務體系, 開展一系列針對老年人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宣講,對其進行全面的口腔健康指導,使他們建立正確的口腔健康行為,以改善老年患者口腔衛生狀況差的現狀,維護和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沈陽市養老機構;老年人;口腔健康;保健意識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286-02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向前發展,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老年人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其中老年人口腔健康及保健問題占據相當大的比重。口腔疾病作為老年人的常見疾病, 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許多老年人存在著由口腔狀況不良引起的咀嚼困難、言語不清、社交能力下降等問題,幫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口腔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1]。沈陽市養老機構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及口腔保健行為意識調查作為改善中老年人口腔衛生狀況、提高老年人口腔衛生知識知曉率的重要環節,也是作為老年人群體建立正確的口腔健康信念與態度和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本文選擇沈陽市各區部分養老機構近200名老年人,采取常規口腔檢查和調查問卷的方法,對獲取的相關數據進行分類整理,相關分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本研究在沈陽市各區1-2個養老機構中,分別選擇20-30名年齡在50-95歲的老年人,共計200例開展口腔健康狀況及口腔保健行為意識調查,其中男性71例,女性129例,平均年齡72歲,入選受檢者的性別、年齡、經濟狀況及一般健康狀況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具有可比性。
1.2 抽樣方法
4名調查員,由專業培訓過的口腔專業本科學生擔任,充分熟悉問卷內容和口腔檢查操作,掌握訪談技巧,Kappa值在0.87~0.96之間,問卷調查一致性達95%以上。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沈陽市各區養老機構中抽取老年人共計200名。
1.3 調查內容
包括口外檢查、顳頜關節檢查、口腔粘膜檢查、牙列狀況檢查及修復狀況檢查等幾個方面,以及刷牙、飲食、漱口等行為的保健知識問題調查。以WHO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第四版,1997)作為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
對所有數據進行認真核對后,調查結果采用雙錄入法,將數據輸入計算機Excel中,建立數據庫,用Spss22.0統計包進行數據的統計處理,作χ2檢驗、率與構成比的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養老機構老年人口腔健康總體狀況
在200位受檢人員中,50-95歲的中老年人的患齲率為62.0%,缺失牙占比65.5%,義齒修復率為75.5%,顳下頜關節異常率為21.0%(表1)。針對受檢者,我們做了有關缺失牙的分析,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缺牙人數隨之增加,在90歲以后的老年人缺牙可能達100%(表2)。
2.2 口腔保健行為
在200名調查對象中,僅有44.5%的中老年人每天刷牙次數≥2,僅有10.0%的老年人刷牙方法正確,并且僅6人使用牙線(表3)。年齡不同其刷牙行為有顯著差異,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4)。
2.3 口腔保健意識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者占16.0%,重視牙齒問題且能及時就醫者,其中缺牙及時修復占57.0%,牙疼及時就醫占24.5%(表5)。
3 討論
本研究發現,沈陽市養老機構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調查結果顯示,齲病、牙齒缺失以及義齒修復人數占比均超過了一半,這些說明解決老年人口腔疾患問題已刻不容緩。中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變化,身體各部分的組織漸趨老化,器官功能日趨低下,口腔的變化同樣要經歷這個自然生理發展過程,所以容易引起各種口腔疾病,特別是牙齒,經歷幾十年咀嚼的磨耗,牙齒表面的釉質大量被磨耗,生理性牙尖磨平,牙齦萎縮,更易發生各種口腔疾病。現階段,公共衛生健康知識得到普及,很多中老年人逐漸接受先進、正確的口腔健康理念,但仍存在重視不足、依從性差等問題,加上中老年人生活能力下降,口腔衛生及健康行為實施明顯受阻[2],這種情況將勢必會導致中老年人的口腔問題愈發嚴重。
此外,老年人的口腔保健行為意識也處于較低的水平。調查顯示,老年人每天刷牙次數≥2的人數占50.5%,雖然有超過半數的老人刷牙次數達到預期,但這些老年人在刷牙的時間和方法上是欠缺的,是導致養老機構老年人口腔狀況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老年人占比較低(16.0%),這種情況勢必會導致中老年人的口腔問題越發嚴重[3]。缺牙及時修復治療率(57.0%)低于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的比例(63.2%),牙疼及時就醫人數占24.5%,這都表明了老年人對口腔保健知識了解率低下。不重視口腔保健,沒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不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導致口腔衛生狀況較差[4],加速了口腔疾病的發生。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口腔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強對養老機構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有利于促進老年口腔健康,提高口腔衛生及健康水平。口腔健康在延長人的壽命和提高老年人總體生活質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具有密切的關系,良好的口腔保健工作能夠為身體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5]。基于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識缺乏的現狀,應采取口腔健康促進措施,加強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與普及,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轉變態度,從根本上改變其個人口腔健康行為[6],提高老年人口腔疾病的就診率,改善其相關生活質量。通過建立健全口腔衛生保健體系,使口腔衛生保健體系更規范、更完善,獲得最大社會效益,維護社區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必然能夠更好地滿足中老年人群的要求[7]。
知信行(KAP)模式認為,只有當人們了解了口腔健康知識,建立正確的口腔健康信念與態度,才有可能主動地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為[8]。綜上所述,養老機構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強口腔衛生知識宣傳力度,開展科學合理的保健措施,為促進中老年人口腔衛生習慣的養成、生活質量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蘇結宜,徐慧寬,劉清等.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狀況與口腔保健行為調查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16(5):629-630.
[2] 陳陵,鄭小蘭,范義兵,等.南昌縣278名農村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現況調查[J]. 現代預防醫學,2014,47(23):4298-4300,4327.
[3] 徐先國,羅英,陳萊,等. 全程干預對提高社區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研究[J]. 上海預防醫學,2013,70(7):403-5.
[4] 李萍.老年口腔健康狀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341-2.
[5] 施百麗,王輝 . 社區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現狀與影響因素[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18:4609-11.
[6] 于卉,劉玉榮. 304名新疆兵團老干部口腔健康調查報告[J].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9,7(4):218-9.
[7] 黃永霞,石玲鳳.上海市金楊社區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調查[J].上海預防醫學,2013,11(5):262-4.
[8] 裘尚.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健康知識、態度、行為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天津護理.2018,26(2):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