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磊
摘 要:我國高職院校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能夠為我國的各行各業輸送優秀的專業對口人才。而為了能夠快速并且高質量的實現這一目標,高職院校就必須保證對于即將的畢業生擁有著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過硬的技能,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保證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專業技能能夠做到一流是目前學院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的主要內容將會首先分析我國高職院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怎樣的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幫助我國高職院校能夠實現最終的目標。
關鍵詞:能力培養;高職;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近幾年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職院校所培養出來的專業優秀人才也逐漸的得到了社會各個行業的認可,但是由于我國高職院校教學已經多年,一些學院的領導仍然會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來進行培養學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不被領導所重視。雖然這些弊端并不會太大影響最終的教學質量,但是必然會給院校的培養機制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隨著我國相關的部門對此的不斷重視,我國高職院校的培養體系所存在的問題已經得到了教育界的重度重視,那么我國高職院校在解決弊端的過程中,如何才能進一步的提高培養水平將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1 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我國高職院校的最終教學目的就是以培養技能型服務型以及專業型等綜合型的優秀人才。為了能夠讓學生在畢業以后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并且服務于生產的一線,所以我國的高職院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結合學生的未來職業規劃去進行綜合的制定教學計劃。我國普通院校主要是以培養工程型以及學術型的人才為主,和我國高職院校相比較來說這兩者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區別,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規定太過于明確的目標,大多數仍然采用傳授書本的教學方式,甚至會出現照搬照抄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沒有從根本上結合學生的未來就業需求還綜合性的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所以就無法保證高職院校最終的教學目標和對學生的培養方向是否一致,最終會影響到教學質量。
1.2 專業教學不足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國高職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經過各個院校的老師所編寫的,這些老師并沒有太多的相關實踐的經驗,所以導致在編寫的過程中出現了內容和實際情況不相符的現象。并且我國高職院校中的大部分教師并沒有參加過太多的實踐實習,在進行傳授知識時也是源于課本,沒有具體的實際可操作性。除此以外,當學生畢業以后能夠和企業順利對接的專業并不是太多,這就導致當畢業季來臨時只有小部分專業可以順利找到對接的實習單位,而其他專業只能依靠老師的資源去幫忙尋找。
1.3 相關教學器材缺失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相應的教育水平也在隨之提高,因此我國高職院校在教學之前也必須要引進相關的教學器材,這些器材和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有著緊密的聯系。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較而言其會更加注重以培養實用性人才為方向,因此這就需要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學習到一些實用的技能以外同時還要將這些技能用于實踐當中。而一些專業技能所需要的培訓器械大部分都放在培訓基地,這就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很少使用這些器材,最終無法進行具體的實踐訓練。
2 高職教育教學模式落實的有效策略
2.1 不斷完善教學環境
要想實現最終的教學目的那么和日常的教學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因此高職院校要著重加強對日常教學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要根據教學的具體要求去展開工作,例如要建設多媒體教學環境,建立綜合多媒體教室、多媒體電子閱覽室等等。這樣就可以保證學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連接網絡來進行和下載教學的相關課件,實現和小組之間的協作討論等等。真正的實現了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都可以隨時學習。
2.2 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
要想提高教學的質量最關鍵的因素就來源于教師,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我們的教學方式也要隨之改變,高職的教師工作人員可以積極學習一些網絡信息制作的工具或者技術來展開教學任務。除此以外高職院校也應當去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水平的支持力度和培訓力度,進一步的幫助教師能夠快速的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或者學校還可以邀請一些同行的優秀專家以及信息化專業人才去定期的向高職教師舉辦現代化的技術培訓講座,這樣就可以保證教師能夠掌握一些基礎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使用方法,以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方法等等相關知識。最后,高職院校的相關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也要進一步的發生轉變,要推翻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采用混合式的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任務,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去制作教學課件,通過趣味性的教學環節實現寓教于樂,與學生之間展開良好的互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從根本上去提高教學質量。
2.3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培養學生能夠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上高職以后很多學生都沒有真正的脫離高中的學習模式,在腦海中也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自主學習理念,在學習中仍然會被采用老師講解自己被動接受的模式,并沒有形成明確的學習目標。對于這種現狀,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師首先要積極的引導,拋棄傳統的教學理念采用混合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逐漸地形成課前學習知識、課中培養能力、課后提升素質的教學流程。在進行上課之前,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了解教師在網絡平臺所發布的資料,提前預習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在課堂中,學生之間可以通過小組之間的友好合作,將這些重點難點進行相互的答疑,然后由教師進行統一化的講解。在課題以后,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上老師所布置的拓展任務,去自行收集相關的資料或者和其他同學共同討論合作最終完成教學任務。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查看資料的實際情況、課堂當中的學習表現以及和其他同學的討論積極性等等進行綜合性的評定成績,當這種教學模式成為習慣,那么就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2.4 引進相關專業器材提高知識學習實用性
我國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所存在的巨大不同就是培養的人才方向不同,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較而言會更加的以培養實用性的人才為主,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能夠為我國各個行業提供優秀的一線人員。我國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整個過程中,一般都是先進行校內學習,然后進行崗前培訓最終輸送人才。而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崗前培訓并不能落實于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所以院校會特別這一個仿真的器械培訓基地來幫助學生提升專業技能。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將專業的器械融入到整個課堂中,那么不僅僅可以有效的減輕學生崗前的培訓壓力,同時還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從而最終的保證學生在踏入崗位時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
3 總結
總的來說,我國的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能力應當貫徹整個的培訓過程中,這樣不僅僅可以從根本上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同時還可以樹立良好的典范作用,為我國的各行各業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具備的優秀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健藝.基于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校企合作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8):90.
[2]薛力峰.高職院校實訓室管理創新[J].智庫時代,2019(43):83,85.
[3]王偉娜.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跨境電商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智庫時代,2019(42):26,32.
[4]伍劍蓉.現代信息技術視野下高職英語教學優化策略[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