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栓塞治療術中護理配合措施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6例行血管內栓塞治療術顱內動脈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予以所有患者術期準備及術中規范護理配合等,分析栓塞治療完成情況及術中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經術中規范護理配合,46例患者術中出現血管痙攣1例、血栓形成1例,動脈瘤破裂2例,經及時處理后均順利完成栓塞治療。結論:術中規范的護理配合能夠確保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栓塞治療成功完成。
【關鍵詞】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栓塞治療術;護理配合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223-01
顱內動脈瘤為常見顱內血管性疾病,其具有較高突發率、死亡率。以往臨床多經開顱手術予以治療。近年來隨著介入醫學的快速發展,臨床多經創口小、疼痛輕、并發癥少的血管內栓塞治療術予以治療,但因該術式操作難度較大,須護理人員于術中予以密切配合方可確保栓塞治療成功[1]。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46例行血管內栓塞術的顱內動脈瘤患者為例,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栓塞治療術中護理配合措施及效果,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6例行血管內栓塞治療術顱內動脈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確診為顱內動脈瘤,且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已排除嚴重心腎疾病,伴發糖尿病等患者。其中,有28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齡43-70歲,平均年齡(59.34±1.35)歲。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予以患者血常規及肝腎功能、凝血6項、心電圖等相關檢查,并于術前4-6h禁飲食,術前經微量注射泵持續靜脈注入3-5ml/h尼莫地平,以防血管痙攣。同時,準備好手術所需器械、搶救藥品等。
1.2.2 術中護理配合
(1)體位護理:使患者呈平臥位,使患者頭部固定于頭托內,若患者情緒異常激動、煩躁,應固定好頭部并約束好四肢,以免患者墜床。同時,應做好患者保暖工作,必要時可于給患者墊電熱毯,以利于血液循環。對于意識清晰的患者,可予以簡單的手術流程講解,并告知患者行對比劑注射時頭部可能出現輕微疼痛、灼熱感等,以免患者過度緊張。予以患者腦血管造影(DSA)檢查時應確?;颊咛幱诮^對制動狀態。(2)生命體征監測及麻醉護理:密切監測患者心電、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指標,并監測患者意識、肢體肌力、言語等情況;行靜脈通道建立時應避開穿刺側肢體,并做好負壓吸引裝置連接,協助麻醉師完成全身麻醉誘導及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并確保氣管導管固定。(3)輸液護理:在行輸液時,應準備好壓力輸液裝置,并確保滴壺以下輸血器無菌及氣體排盡,術中應每10-20min 監測1次壓力袋壓力情況,確保壓力維持在300mmHg。(4)肝素化規范應用:在置入引導管時,護理人員應予以肝素靜脈注射,期間應嚴控肝素用量,并記錄好肝素用量及全身肝素化時間等。(5)手術時配合:在醫生將微彈簧圈置入到位后,應予以醫生解脫操作密切配合,并做好相關記錄。(6)并發癥防護:(7)股動脈血管鞘留置護理:在栓塞術完成后,應將微導管、導引管撤掉,并以75%乙醇消毒鞘管局部,并以紗布行血管鞘覆蓋,并經膠布包扎、固定好,再將患者送至ICU病房。為免穿刺處滲血,應于2-4h后方可將血管鞘拔除。①腦血管痙攣:為避免血管痙攣,一定要確保手術室溫濕度適宜,并盡量采用非離子型對比劑,一旦發生血管痙攣情況若經相應處理未有緩解應盡早終止治療,以免血管痙攣引發血栓形成,甚至導致患者死亡。②術中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為嚴重并發癥,甚至可導致患者死亡,應予以高度重視。本研究出現1例血栓形成患者,經尿激酶溶栓及時注入得以恢復。同時,為免血栓形成,應于術前做好患者體重測量,以確保肝素化精準,同時,應確保壓力輸液袋內壓力穩定,以防導管鞘、導管內回血引發凝血塊或血栓形成。此外,手術期間,護理人員應確保無氣體進入壓力袋,并確保載瘤動脈暢通、血流速度穩定,一旦發生血管痙攣應先行痙攣解除,以防血栓形成。③腦動脈瘤破裂:術中應確保麻醉穩定,收縮壓維持在約110mmHg,以免患者出現躁動,導致血壓異常波動而使動脈瘤破裂。若動脈瘤破裂,護理人員應遵醫囑予以相應處理,并密切監測患者血壓、瞳孔變化情況,并密切配合醫生行動脈瘤閉塞處理。期間,護理人員還應做好肝素應用時間、劑量等記錄。
1.3 觀察指標
分析栓塞治療完成情況及術中并發癥發生情況。
2 結果
經術中規范護理配合,46例患者術中出現血管痙攣1例、血栓形成1例,動脈瘤破裂2例,經及時處理后均順利完成栓塞治療。
3 討論
顱內動脈瘤具有較高致殘率、致死率,臨床多經開顱手術或血管內栓塞術進行治療[2]。血管內栓塞術雖創口小、疼痛輕,易于術后恢復,但若護理不當可引發血管痙攣、動脈瘤破裂及血栓形成等風險,并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3]。隨著近年來臨床對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視,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尤其是術中護理配合越來越為臨床所高度重視。在整個手術配合過程中,護理人員術前相關準備工作到位,并協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對于栓塞術順利開展及完成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在術中密切配合醫生操作,做好患者保暖及情緒穩定、麻醉護理,強化患者生命體征監測尤其是肝素化用時、用量記錄及加壓輸液液體持續泵入等對于防止術中血栓形成、動脈瘤破裂及血管痙攣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研究中,筆者予以了46例顱內動脈瘤行血管內栓塞治療患者全面且細致的術中護理配合,研究結果顯示,經術中規范護理配合,術中出現血管痙攣1例、血栓形成1例,動脈瘤破裂2例,經及時處理后均順利完成栓塞治療。
綜上所述,術中規范的護理配合能夠確保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栓塞治療成功完成。
參考文獻
[1] 李明霞,劉萍平,史曉佳.血管內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的圍術期綜合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4):27-29.
[2] 劉莎娜,喻珍子,吳星星,等.血管內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護理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6):148-149.
[3] 張宏達,姚世斌.血管介入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智慧健康,2019,5(32):133-134.
作者簡介:
何曉微(1990-),女,浙江臺州,本科,研究方向:介入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