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軒 王洪 劉楠
【摘要】本文將圍繞中國醫藥文化在海外發展現狀進行闡述,詳細的分析具體的發展路徑,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發揮中國中醫藥文化的優勢,提升在國際上的關注度,完善醫療保障體系,旨在為日后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醫藥文化;海外發展;國際標準
【中圖分類號】TU-0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272-02
前言:
中國中醫藥文化涉及的內容具有多樣性,時刻關注在海外發展的實際情況,以文化傳播為主導,辯證的看待中西醫理論體系的差異,結合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競爭發展的實際情況,使之適應當前中醫藥國家標準化發展的實際需要。
1 中國中醫藥文化在海外發展現狀分析
中國中醫藥文化在海外發展中的重要性較為突出,注重發揮自身所具有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優勢,并得到了各個國家的廣泛關注。從各地區醫療保健體系進行分析,中醫藥在其中的作用較為顯著,其中中醫與針灸最為著名,并在海外中醫藥教育中被充分的借鑒。同時,中國中醫藥文化在傳播療法的過程中更加關注的是“天熱合一”觀念,一定程度上容易被海外國家所理解,中國中醫藥文化在海外傳播的過程中,主要以文化產業的形式為主,其中存在的價值觀以及思維模式對海外國家的生活產生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之間聯系日益密切,中醫藥文化在海外市場已經初具規模,有助于從整體上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從當前中醫藥文化在海外傳播的內容來看,發揮針灸文化的優勢,將中國傳統中醫藥文化進行傳播。但是在實際傳播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一些嚴峻的挑戰,針對針灸而言,存在于中醫藥文化割裂的傾向。在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的過程中,積極性不高,在海外中醫藥交易過程中,我國的交易量份額占有較少的比重,而海外國家中的中藥交易量卻逐漸上升,在ISO/TC249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各個國家紛紛在中醫藥專用設備領域的國際標準進行競爭,為此,需要我國加強重視力度,應對中醫藥在海外傳播中帶來的挑戰。
2 中國中醫藥在海外發展的路徑
2.1 注重做好已定中方項目的研究工作
為保證中國中醫藥在海外順利傳播,需要在已經確定好的我國標準項目研究工作上加強關注,在此環節中需要發揮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的優勢,隨著WG組建的不斷深入,要注重在已定標準項目上加大推動力度,根據當前中醫藥組織內部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并將內部技術力量充分激發出來,詳細的了解中醫藥相關項目的工作研究范圍,充分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對我國已定的標準項目工作進行詳細的計劃,注重統籌內部以及外部資源的優勢,總體部署中方已定的標準化項目實施方案,積極吸引國內優秀的專業技術團隊,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為開展已定中方標準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技術指導,以此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1]。
2.2 注重做好中醫藥標準項目貯備工作
中國中醫藥在海外發展需要做好中醫藥標準貯備工作,在此環節中需要充分結合ISO中醫藥國際標準項目的實際情況,并在研究工作前期要做好準備工作,以此保證后續部署的順利實施。在ISO中醫藥國際標準項目貯備的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循序漸進的開展研究工作,并且需要結合海外文化產業市場的具體需要,堅持分批次進行的原則。在此之前做好國內外市場調查工作,需要制定科學的項目推進計劃,時刻關注全行業的發展動態信息,從中選擇最佳的實施項目,在貯備的環節中,將其納入到項目貯備庫中,進行集中式的管理,以此滿足國際化的需要。
2.3 注重做好中醫藥國際標準研究工作
中國中醫藥在海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做好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工作,時刻關注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競爭情況,關注針灸針、煎藥機、三七、艾葉、板藍根等中醫藥材、器械相繼有了“標準化”的標簽,為在全球市場上進行推廣掃除了障礙。為此,加強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工作,立足于實際,注重提升我國參與研究工作的積極性。同時,需要找準標準化研究工作的重難點,以此為依據對存在的關鍵性技術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時刻關注在向國際化標準轉化的過程,借助網絡共享信息平臺的優勢整合相關的數據信息,深入了解國際標準化動態信息,為我國決策的順利實施提供理論依據。
2.4 注重加強對ISO/TC249工作的認識
中國中醫藥在海外發展的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對ISO/TC249工作的認識,ISO/TC249工作重要性較為顯著,主要實現的是用現代科學語言向世界解釋中醫藥,該工作的開展注重加強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在開展ISO/TC249工作過程中,要將行內優秀的技術資源進行有效的融合,認識到對推動我國中醫藥發展的重要性。ISO/TC249堅持事預則立的發展原則,注重加強規劃設計,充分結合產業需求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推動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工作與事業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發揮敦本務實的優勢,逐步強化采標工作,促進中醫藥國際標準化成果的廣泛應用。
2.5 積極鼓勵參與ISO/TC249研究工作
中醫藥在海外發展需要積極相關的中醫藥企業參與到ISO/TC249研究工作中來,樹立自身的責任意識,充分結合當前中醫藥貿易發展的實際情況,將中醫藥企業的主體地位進行充分的展示,并加強科研院所以及學術團體之間的聯系,樹立海納百川發展理念,保持繼續開放包容的態度,提升中醫藥國際標準制定水平,以此為依據加強中醫藥與現代醫學及其他傳統醫學之間的互學互鑒。同時,相關的中醫藥企業可以以國際標準制定為契機,來促進自身的發展,要用國際化的標準逐步改善自身產品質量,結合ISO理念的具體情況,借助中醫藥標準化平臺來推動繼承創新、促進學術進步,為中醫藥走向海外奠定基礎[2]。
3 結論:
中國中醫藥在海外發展的方式具有多樣性,要在實際的工作進行中,加強推進已經認定的中方標準項目的研究工作,注重提升相關中醫藥企業參與中醫藥技術委員會工作積極性,為實現中國中醫藥在海外順利傳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怡然,李夢茹,李淑媛.漢語國際化背景下中醫藥文化對外傳播現狀探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02):55-59.
[2] 何珮珩,崔為.大數據時代中醫藥院校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播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5(05):824-827.
作者簡介:
孫海軒(1988-),男,漢,北京,本科,初級,研究方向:中醫藥管理研究。
王洪(1966-)男,漢,北京,本科,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內科。
劉楠(1984-)女,滿,內蒙古,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