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
【摘要】作為人類發展史重要課題,人口老齡化是社會各界關注重點,大力發展老年護理是社會發展必然趨勢,也是應對老齡化問題的有效措施。本文將結合我國老齡化社會具體情況,對老齡化社會中的老年護理教育現狀展開分析,并會從倫理學層面著手,對老年護理教育問題優化策略展開探討,期望能夠為我國老年護理教育事業發展與強化提供一些理論方面啟示。
【關鍵詞】護理觀念了;社區;倫理學;老年護理;老齡化
【中圖分類號】R4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275-01
我國人口老齡化較為嚴重,按照有關部門預測,在2040年,我國超過60歲老人比例將上升到30%左右,而65歲以上老人占比將達到22%,將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老年護理行業開始興起,配套護理教育也開始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但由于老年護理教育興起時間較短,所以護理教育現狀與預期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在具體實施人才培養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改進。
1 老齡化社會背景下的護理教育現狀
就國內護理教育現狀來看,國內護理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相關政策法規支持力度有待加強。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著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的狀況,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建設以及專業化課程設置等規范還需要進一步強化;②護理觀念存在滯后性。傳統老年護理教育更加注重對老人生活的照顧,對老人精神需求以及心理需求有所忽視,與時代發展相比,存在明顯滯后性問題,會對護理教育發展形成一定阻礙;③教育發展時間較短。因為護理專業是從98年開始興起的,整體發展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在基礎知識教育、實踐操作等方面還存在著諸多需要完善之處,需要進行改進;④人力資源分配不均。現階段專業護理人員注重分布在各級醫院,在養老機構以及社區中的專業人員數量相對較少,各種配套培訓教育落實情況并不理想,還需不斷擴大人力資源培養規模,保證人力資源具體數量【1】。
2 老年護理教育發展的倫理學思考
老年護理人才培養,不僅包含醫學教育問題,同時也涉及諸多社會倫理學內容,在推動護理教育發展時,可從倫理學層面著手,做好護理教育優化方案編制。
2.1 注重護理道德教育
專業護理人員從業數量與質量不足問題,是現代護理教育需要關注重點。為妥善解決老年護理教育所存在的各項問題,在實施護理教育過程中,需要做好道德教育,并要在此基礎上,展開一系列教育問題優化舉措,以便達到最佳護理人才培養效果【2】。首先,各院校需要積極開設老年護理專業,應結合國內外先進教育經驗,對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式與教育目標展開設計,并要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做好護理教育觀念創新,要進一步加強對老年人心理需求的重視程度;其次,結合教育開展所存在的問題,對理論教學以及實踐教學展開調整,適當加大實踐部分教學比例,構建起系統化實踐訓練培訓模式,確保學生可以得到專業化培訓;最后,需要做好道德教育,要針對學生從事護理意向低以及學生責任意識不強等狀況,通過實施榜樣教育以及案例教育等方式,保證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水平,確保其可以養成良好的責任意識以及工作意向,使其主動投入到護理工作之中,以為護理隊伍壯大以及團隊護理水平提升,提供源源不斷的助力。
2.2 增強配套法律法規建設力度
由于應對人口老齡化是我國長期的戰略任務,所以在實施老年健康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好護理教育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應結合現有法律規范內容,按照護理專業發展方向以及開展現狀,科學展開課程設置規范、服務質量標準體系以及其他內容建設,確保護理教育工作開展可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循,進而為護理工作開展提供可靠政策方面支持。同時在進行老年護理專科發展策略制定過程中,需要按照國家相關政策法規要求,確定該專業方向與內容,做好護理機構功能定位,以便完成配套服務體系建設以及服務內容界定等操作,為護理教育科學化發展提供更多有利條件。
2.3 幫助學生樹立整體護理理念
為妥善解決護理教育理念滯后性問題,在實施教育理念調整時,需要從生命倫理角度入手,通過幫助學生樹立起整體護理理念的方式,保證老年人生命質量,進而為我國老年護理行業培養出更多專業能力過硬且服務意識較強的復合型護理人才。強調在實施人才培養時,需要對老年人的人格、生命價值以及尊嚴等予以足夠尊重,要在對生命時間數量予以足夠重視的同時,尊重生命時間質量,需要對老年人精神、情感方面需求予以高度關注,確保老年人生命尊嚴以及人格可以得到有效維護。在具體實施教育時,老師需要幫助學生掌握護理計劃設計技巧,應引導其按照以人為本原則,根據護理程序對各層次對象知識結構、年齡以及性別等展開詳細評估,進而完成護理計劃編制,以便達到最優化護理效果。
2.4 加大社區方面人才培養力度
社區養老模式的推行與普及,會直接加大社區對于老年護理人才的需求量。因此,教育機構需要按照社區養老特點與需求,對學生展開針對性培養,以便滿足社區老年人群多元化、差異化護理要求,確保社區養老模式可以得到順利推廣【3】。在實施人才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做好護理管理、護理倫理學以及臨終關懷等專業知識學習,同時還要加大心理學知識以及與人溝通方式等相關技能的教育力度,可借助情境演示、案例教學以及情景教學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老年服務對象,確保其可以和老年人展開良好互動,以便為老年人提供身心雙重優質照顧。
3 結束語
老年護理專業屬于新興教育體系,整體體系發展還處于尚未成熟階段,需要展開不斷調整與完善。鑒于此,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國內護理教育現狀的分析與研究力度,并要按照研究結果,在符合倫理道德要求的前提下,做好各項教育優化措施,保證教育體系中的道德教育質量,有效提高護理人才責任心以及專業技能水平,以便打造出帶有中國特色的老年護理教育模式,為老年護理教育發展提供可靠人力資源方面支持。
參考文獻
[1] 紀小鳳,李輝.高職護理新生對老年人的態度調查及老年護理教育改革方案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8).
[2] 曹軍華,郭玉芳,胡秀英,等.社區居家老年人護理服務供需現狀分析及護理干預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9(11).
[3] 朱欣欣.“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老年護理專業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電子世界,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