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醫學院是校本部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學院。學院擁有基礎醫學和生物學2個北京市重點一級學科,下設11個學系(二級學科)和1個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其中神經生物學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3個學科進入ESI前5‰,2個學科進入ESI前1%。2019年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學科獲評為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設學科。學院擁有基礎醫學和生物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2個北京市協同創新中心。2019年學院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7年和2020年兩次榮獲北京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學院現有教職工290人,其中教授48人,擁有一批由高水平、復合型人才領銜的學科隊伍,其中包括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北京學者、青年北京學者等,為學院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十三五”期間,學院共獲批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76項,總資助經費11 286余萬元,包括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等;發表SCI收錄研究論文528篇,總影響因子2 012,其中影響因子5.0以上111篇,2020年吳燕教授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論文在Science發表;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項;授權專利16項,專利轉化成果1項。
學院承擔著基礎醫學課程以及醫學相關生物學課程的教學、研究等任務,以“抓質量、育名師”為教育教學建設的主要目標,深入開展質量工程建設,努力實現“謀教學質量之排頭,創一流大學之基礎”的奮斗目標。學院獲批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北京市教學名師5名;有2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在專業建設方面,持續探索和完善基礎醫學專業和醫學實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推進落實“外培計劃”改革項目,2019年基礎醫學專業獲批為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18年解剖標本陳列廳被評為“北京市科普基地”,成為我校對外宣傳的窗口和社會服務的重要陣地。
學院充分重視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每學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北京市三好學生及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近20人次;指導學院本科生參加五屆全國大學生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榮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9項,參賽獲獎學生達63人次;培養的研究生獲得社會用人單位的高度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