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園園
摘 要:脫貧攻堅側重于微觀政策,根據不同的貧困原因,采取不同的扶貧措施實現脫貧。鄉村振興戰略側重于頂層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為農村發展指明道路,使農村協調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脫貧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保障和動力。從農村改革、基層組織、人才培育、產業發展等方面為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提出相應對策,推動鄉村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村發展。
關鍵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路徑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7-0001-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D422.6;F320? ? ? ? 文獻標志碼:A
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提出來的三大攻堅戰之一,目標是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而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是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為了更好地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問題,使農民擺脫貧困。二者雖然在實施條件、實施對象、實施時間上存在差異,但是目標具有一致性,都是為了實現人民共同富裕。
很多地方為了實現農村振興,以經濟增長為主要評價標準,使得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經濟增長而不注重經濟發展,忽視了與老百姓關系最為密切的民生。現如今,有的地方政府以犧牲環境和人民利益來換取經濟的快速增長,例如為了短期經濟增長,很多村莊大肆開發可耕土地建設娛樂場所等,沒有帶來長期可觀的經濟收益,農民可耕種的土地不斷減少,農業增產速度相對緩慢,不能使農民穩定脫貧。鄉村振興以擺脫貧困為前提,只有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推進減貧工作穩定進行,才能更好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1?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內在邏輯關系
1.1? 鄉村振興是脫貧攻堅戰略上的升級
國家為了解決農村、農民及農業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脫貧攻堅戰是在2015年11月29日提出的;2017年,中共十九大再次強調扶貧,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始終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看出,鄉村振興是脫貧攻堅的戰略升級,是又一次國家性的戰略部署,主要為了解決脫貧攻堅遺留下的問題,有利于完善脫貧工作,實現全面小康。同時,引起“三農”問題和貧困問題的因素很多,很多地區出現脫貧后又返貧的現象,這也是目前我國急需解決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1.2? 脫貧攻堅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基礎
農村振興的前提是擺脫貧困。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農村人民生活得到了全面改善,消除貧困取得了決定性進展。2018年2月,習近平在四川視察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礎和前提還是要把脫貧攻堅戰打贏打好[1]”。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不是相互獨立的,兩者之間有一定的繼承性,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只有在全面脫貧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促進鄉村振興。同時讓所有貧困地區的人民脫離貧困,所有貧困縣摘帽,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目標。我國目前處于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關鍵階段,鄉村振興中“三步走”的第一步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這是“三步走”中關鍵的一步,只有把第一步走好,才能為以后指明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提到:“走鄉村振興道路必須打好脫貧攻堅戰”。讓兩者有效銜接,對我國農村、農民、農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農村發展現狀仍然不樂觀,城鄉差距較大。當前,農村地區的貧困人口較多,這些地區交通不便,生態脆弱,發展基礎薄弱。扶貧開發既面臨著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的重任,又面臨著工業發展困難和扶貧代價高昂。此外,許多貧困人口是因病致貧,缺乏擺脫貧困的信念。因此要動員全黨全社會進行有針對性的扶貧和精準扶貧,堅持大規模扶貧模式,將扶貧與扶志相結合,達到精準脫貧的效果。目前即將擺脫貧困和已經擺脫貧困的村莊,基礎設施仍然不完善,工業發展的基礎仍然不夠牢固,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仍有待加強。因此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特別要鞏固工業發展基礎,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提高治理能力,鞏固和擴大減貧成果。在扶貧工作中,應參考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要求,從生產、生活、生態、社會、政治5個方面著手,使貧困人口的收入持續增長。
1.3? 鄉村振興是脫貧攻堅的保障和動力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沖刺階段,是關鍵時期,目前我國貧困問題仍然沒有全部得到解決,主要集中在偏遠山區。導致貧困的原因有以下方面。①偏遠山區受地理環境及自然條件限制,交通不便,基礎設施也不完善。因此這些地區的扶貧難度較大,效率低,成本也比較高。②貧困人口自身的內生動力不足。國家扶持和社會救濟讓他們有了“等、靠、要”的思想,有的人甚至不愿意脫貧。因此在實施鄉村振興的同時,要讓貧困人口轉變消極的思想,盡早脫貧。③扶貧產業難以長久維持。扶貧產業要想長久維持,就需要不斷投入人力、物力。有些貧困地區雖然有很好的建設條件,但是由于當地政府和居民缺乏長遠的目光,一味追求短期利益,不能形成可持續的良性循環,難以實現全面脫貧。鄉村振興戰略是可持續的戰略規劃,為農村發展指明了道路,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保障,為貧困地區帶來了政策及資金扶持。
2?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路徑
2.1? 發揮思想政治作用,堅實思想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2]”。思想解放是一切問題的關鍵和基礎,它決定著人們的行動方向。脫貧攻堅能否如期完成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想能不能解放和思想解放的是否徹底。一個思想觀念陳舊的人很難實現真正脫貧。在現實中,對于脫貧后返貧的家庭,邊緣貧困家庭,因教育、大病、婚嫁等原因致貧的家庭如何脫貧;同時,面對農村勞動力結構和居民收入結構的變化,如何調整產業分布,發展地方經濟。這些問題都需要有針對的解決措施及相應的扶貧政策。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要用發展和革新的眼光看待問題。在實踐中,找到扶貧的主要矛盾,解決出現的問題,為農民贏得更多紅利。
脫貧攻堅要想取得勝利,首先要擺脫思想上的貧困。①面對貧困人口思想貧困狀況,可以加大基層的宣傳力度,進行實地走訪,了解人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加大思想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激發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擺脫精神貧困。②發揮政治引導作用,不斷優化國家政策。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人們,養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不斷加強鄉風文明建設。
2.2? 加快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體系
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和基礎設施,提高公共服務質量,能幫助貧困人口脫貧,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實現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視角貧困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及直觀指標。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應將扶貧搬遷成果與生態宜居項目結合起來,才能從解決視覺貧困向實現生態宜居過渡,這種方式也稱為生態復興。解決視覺貧困其實就是解決農村環境問題,例如臟、亂、差等問題,完善貧困地區的基礎建設,創建良好的鄉村風貌,實行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生態保護與修復等,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同時,也要關注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堅持在扶貧道路上對貧困人口持續扶志,擺脫精神與經濟貧困,使他們能自給自足,不斷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此外,要提高貧困人口自身的能力。不斷總結扶貧和鄉村振興經驗,防止脫貧人口再次陷入貧困,讓他們徹底擺脫貧困。
2.3? 努力鞏固基層組織的綜合扶貧和農村振興工作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因素是人,核心要素是基層組織的振興。因為基層組織與人民群眾接觸最多,也是直接實施相應政策的組織,所以應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加強綜合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的責任感,把扶貧和鄉村振興建設作為基層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強建設基層組織、基層隊伍和基本制度,加強對基層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監督,引導基層組織始終堅持為農村和農民服務。
除了加強對基層組織人才的考核,還要不斷創新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構建一個統籌到位、有組織力的組織體系是決勝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的關鍵。應該不斷整合優化鄉村振興戰略的組織實施體系,在脫貧攻堅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對鄉村的全面領導,在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中發揮自身優勢和作用,包括基層政權、自治、團體和社會。堅持以自治、法治和美德為基礎的農村法制建設,完善現代農村治理機制,推進鄉村振興進程。
2.4? 建立和完善長效扶貧機制
全面脫貧有利于鄉村振興戰略快速有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涉及到農村的各個方面,包括農村的生活環境是否改善、農民的收入水平是否提高、農業收入是否增長等各個方面。在進行全面脫貧過程中,不能只關注是否脫貧,還應關注脫貧后是否存在返貧現象。這就需要建立相應的機制解決這些問題,貫徹“脫貧不脫政策”,建立長效機制保證脫貧的質量,只有高質量完成脫貧任務,才能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藍圖。①在全面脫貧方面,上級領導應根據農村實際情況制定和落實相應政策。基層領導干部要嚴于律己,緊抓農村貧困人口存在的好逸惡勞、思想觀念落后等各種問題并及時解決,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只有思想觀念改變,才能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②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建立一支優秀的領導隊伍。根據在鄉村振興中取得的成果進行考核,總結成功經驗,改正不足之處,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機制。農民是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應建立一定的獎懲措施,針對在農村振興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農民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對危害農村建設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懲罰。③在扶貧力度方面,應該加大扶貧力度,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范圍。不但要對貧困人群進行扶助,還要對脫貧的人群進行政策扶助,防止脫貧后返貧現象的發生,確保脫貧人口和貧困人口收入穩定,使他們徹底脫貧。建立長效的扶貧政策,可以使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5? 出臺由特惠向普惠逐步轉型的惠農支農政策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要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和引導他們依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使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3]”。①在脫貧攻堅階段,根據農戶的貧困原因制定不同的脫貧方案,解決貧困人口在生活和生產方面的困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扶貧政策不應只關注貧困人口,也應該對非貧困戶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激發貧困人口自我發展的動力。只有把特惠政策不斷向普惠轉型,提高全面扶貧的科學性,不斷完善民主監督制度和考核制度,才能在全面脫貧的基礎上實現鄉村振興戰略。②鞏固扶貧救治機制,轉化協調力量的相應聯系機制,發揮政府和社會的力量。不斷完善社會參與平臺,調動市場的積極性,整合各方資源,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共同推進的工作局面。③優化隊伍結構也是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優化農村的人才隊伍,打造堅實的基礎力量,實現人才振興。加強教育的扶持力度,培養一批新型的職業農民隊伍。在脫貧攻堅中,實施的人才隊伍組織模式是“兩委一隊三個人”,應該在目前的基礎上優化人才結構,根據本村的實際需求進行人員調整。聯動各方力量,大力培養有志青年,建立相應的優惠措施,讓青年人才隊伍留得下、穩得住、做得好。實施鄉村振興的人才振興戰略,鼓勵人才積極投入到鄉村振興建設中。
2.6? 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制定差異化扶持政策
全面脫貧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具體方向和工作重點。在精準扶貧地區,可以利用本地特有的鄉村資源和當地特色,建立屬于自己的特色產業,增加本地的收入來源,使貧困人口脫貧。打造帶動力強的農業、工業特色優勢產業,推進產業的深度融合。例如井岡山環境優美,是著名的紅色革命根據地,可以依托井岡山的特有資源,發展旅游經濟,帶動經濟增長。推動貧困地區產業融合發展,可以更好發揮貧困人口的主觀能動性。
脫貧攻堅的一個有效策略是產業扶貧,產業扶貧可以使貧困人口脫離貧困。“五個一批”工程主要解決怎么扶貧的問題,其中發展生產脫貧是第一位。在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中,第一句是產業興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問題的前提。在扶貧期間,產業發展對扶貧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產業支撐作用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在脫貧攻堅過程中,農村產業扶貧有助于產業興旺,鞏固及提升產業扶貧的成果,將優秀的經驗、措施制定成長效機制,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例如“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不同的管理方式,不斷強化農民群眾的利益關聯,覆蓋全產業和農民群眾。做大做強產業,使農村產業實現市場化、數字化、規模化,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鄉村振興進程,使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3? 結論與對策
實行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積極創造有利條件,進而加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結合。脫貧攻堅目前已經到了緊要關頭,必須堅定信心,團結一致,確保在規定時間完成鄉村振興任務。積極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相互促進和相互融合,讓農村發展得越來越好,讓更多農民獲得安全感、幸福感,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有針對性的扶貧能促進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要在重點防控流行病的同時,貫徹落實準確精準扶貧政策,優化服務,進一步增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同時應該堅持短期和長期目標相結合,從現實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薄弱環節,使全面脫貧與農村振興有效結合。
從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來看,鄉村振興戰略為貧困村落和家庭提供了長期保障。推進鄉村振興與全面脫貧的有效銜接,是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過渡時期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
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①政策上的有效銜接。在全面落實各級脫貧攻堅政策的同時,合并貧困低保線和貧困線,擴大福利范圍。在產業扶持政策方面,擴大到生產、銷售、貿易、工農業的全產業鏈,以增強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應長期保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變,不斷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尋找有效的農民抵押方式,保障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民收入來源。②人才聯系。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政策”的“四不摘”要求,加大后續的幫扶工作,防止貧困人口再次返貧。繼續完善有關機制,確保組織不懶惰,實力不降低,重心不變。注重對一線人員的扶貧培訓和干部選拔,特別是重點培養一批“留得下、肯干、有能力”的干部隊伍。加大扶貧力度,不斷健全“三農”人才機制,建立人才激勵機制,鼓勵更多人才加入農村,促進農村振興。③加強相關規劃的聯系。對于在扶貧方面表現良好的村莊,應將重要的工業發展和基礎設施項目的發展規劃及時納入國家土地空間規劃,注重農村的布局,確保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參考文獻:
[1]莊天慧,孫錦楊,楊浩.精準脫貧與鄉村振興的內在邏輯及有機銜接路徑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39(12):113-117.
[2]章文光.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如何有效銜接[J].人民論壇,2019(4):106-107.
[3]范嘉欣.讓解放思想在脫貧攻堅中成為常態[N].江西日報,2020-04-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