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彥寧 賈晶雯 申鵬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出蒸蒸日上的良好態勢,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重大的機遇。通過文獻研究法和訪談法,從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入手,分析了農村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提出培養農民互聯網電子商務思維意識、大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和品牌化等對策,目的在于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河北省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7-0055-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724.6;F274?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電子商務得到迅速發展。雖然電子商務在城市迅猛發展,但在農村卻相對滯后。為促進農村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縮小電子商務在城鄉之間的差距,2015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
2015年5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由商務部牽頭負責,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2019年,河北省為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順利進行,出臺了《河北省2019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方案》,旨在通過農村電子商務推進精準扶貧活動,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1? 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1? 政策大力支持
自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第1次提出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河北省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
例如2018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加快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2019年8月省商務廳、財政廳、扶貧辦聯合印發《河北省2019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方案》。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建設,有利于改善河北省貧困地區人民生活質量,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1]。
1.2? 網民規模逐步擴大,互聯網普及率穩步上升
2014年至今,河北省網民穩步增加,2014年網民人數為3 603萬人,2015年網民人數為3 731萬人,同比增長3.55%。2016年河北省網民數量與上年相比增加了225萬人,增加將近6個百分點。2017年和2018年河北省網民同比上年分別增長了5.74%和8.10%。在互聯網普及率方面,與2014年相比,河北省2015年增長近1個百分點,2016年同比上年增長近3個百分點[2]。
1.3? 通信基礎設施持續增長
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網絡基礎設施和高效運轉的物流體系。2015年12月,河北省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指導實施意見,大力推進河北省農村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寬帶中國”戰略,為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2016年,河北省互聯網寬帶接入近3 600萬個端口。2017年河北省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同比增長14.11%,基本建成了涵蓋省、市、縣、鄉、村5級的全域光纖網絡。2018年河北省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同比上升2.7%,居于全國第7位[3]。
2? 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農戶參與度不高
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農民的積極參與。由于河北省大部分農民文化素質偏低,一方面造成廣大農民對電子商務基本工具的使用能力不強,另一方面造成對新商務模式風險的承受能力不強。除了文化素質的限制,信息不對稱也是造成廣大農民參與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長期以來,農民對農產品的生產存在盲目性和滯后性,整個農產品市場也因此出現了產品過剩的情況,使農民參與電子商務的積極性受挫。本應作為電子商務主體的農民未能發揮其作用,使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束縛。
2.2? 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短缺
近年來,農村電子商務在人才方面遇到了巨大阻力。雖然政府出臺了大量政策,鼓勵高等院校畢業生扎根農村、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但大部分畢業生因為工資待遇、環境等因素,從事農村電子商務的意愿不強。加上高等院校對復合型農業人才的針對性培養不足,導致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
由《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可以看出,2016—2017年,有近50%的電子商務企業年員工流失率處于下降趨勢,超過50%的企業員工流失率下降近5個百分點,近30%的企業員工流失率處于上升趨勢。其中,10%~20%的電子商務企業員工流失率上漲近10個百分點。2018年,電子商務企業員工流失率整體處于下降趨勢,但下降趨勢并不明顯。電子商務人才引進工作常處于“引進難,留住更難”的窘態。要突破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瓶頸,助力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4]。
2.3? 農村金融綜合服務制約電子商務發展
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物力、財力和人力支持。良好的信用貸款體系是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必要條件。長期以來,河北省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依靠政府專項資金的支持。《河北省加快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對電子商務提供金融支持。目前河北省電子商務主體大多數為中小企業,許多電子商務企業還處于初創期。一些地方性商業銀行和信用社不會對授信度較低的企業和個人提供適度的資金貸款,各類民間資本對大部分小型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前景存疑,造成電子商務投融資渠道單一,不能很好地擴大電子商務平臺規模。因此,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金融服務的制約。
2.4? 農產品標準化體系不規范,品牌建設乏力
近年來,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主要以農產品銷售為主。部分區域因地制宜,打造了黃驊冬棗、深州蜜桃、巨鹿枸杞等區域品牌,但大多數農產品都是農民種植,由中間商收購,即使存在農民自產自銷的情況,也只是把初級的農產品送入銷售環節,不能實現農產品利潤最大化。如果對農產品進行生產、加工、銷售以及售后等處理,將產前、產中、產后環節連接起來,就會形成規模效應。某些區域品牌名稱未在工商所注冊登記,不同農民的農產品具有差異,造成流通在市場上的農產品質量不一,使某些區域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受損。
3? 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
3.1? 培養農民的互聯網電子商務思維
農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計算機基礎操作能力不強,導致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積極性不高。因此,要加強對農村居民電子商務的宣傳與教育。政府可以鼓勵高校或者大中型電子商務企業下鄉,通過案例宣傳電子商務知識,激發廣大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興趣。同時,定期安排專業技術人員進入農村指導農民開展網上交易,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讓農民的銷售渠道逐步轉變為線上線下結合。通過引導農民改變消費觀念,培養農民互聯網電子商務思維,逐步提高農民參與電子商務的程度。
3.2? 大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
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是制約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發展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必須要通過各種渠道培養和挖掘大批電子商務人才。一是政府可以整合資源,定期開展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訓,提升電子商務人才素質。二是地方政府加大與各大高校電子商務相關專業的聯系,建設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提高高校實踐應用水平,帶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三是結合本地特色資源優勢,與電子商務企業聯合培養電子商務人才,鼓勵優秀電子商務人才自主創業,發揮帶頭作用[5]。
3.3? 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和品牌化
在政府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同時,新型經營主體也需要自力更生。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等應充分挖掘本區域特色農產品,發展規模經營,推進該地區農產品標準化、規范化。此外,注重提升產品內在價值,對初級特色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打造生產、加工、銷售、售后一體化的經營體系。經營主體通過互聯網、電視媒體和信息技術推廣區域品牌,以信息技術推廣為手段,以標準化經營為基礎,逐步把各地農產品打造成具有競爭優勢和知名度的農村電子商務品牌,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6]。
3.4? 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對于大部分規模較小的電子商務企業而言,融資是其發展難題之一。各金融機構可以將符合條件、經營狀況較好的電子商務企業納入初步貸款意向清單。此外,通過實地走訪,考察電子商務企業資金的用途,對確實有信貸需求的電子商務企業逐一授信,給出信用評級,及時發放適額貸款。發放貸款資金后,不定期對電子商務企業資金走向進行動態跟蹤,形成對貸款質量的有效監督。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機構可以逐步擴大質押品的范圍,適當提高具有市場潛力的電子商務企業的貸款額度,建立良性循環的信用貸款機制[7]。
參考文獻:
[1]孫茜萌.河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與對策研究[D].洛陽:河南科技大學,2019.
[2]文慧群.上思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9.
[3]董雙燕.浙江省平陽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8.
[4]司浩翰.武漢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D].西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
[5]張金樂.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8.
[6]張海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 以河南樂村淘為例[J].當代縣域經濟,2020(8):41-43.
[7]劉凌娥.縣域及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探析[J].中國商論,2020(15):38-39.
(編輯:郭?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