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洪
摘 要:湟源縣是農業大縣,地處青海省東部農業區,農作物種植與林業發展繁榮。田間有害生物為害是影響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其防治效果直接決定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為更好地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為害預測預報,對湟源縣林業有害生物進行調查,了解有害生物的種類和特點,并探討了主要有害生物綜合防治措施,提出了蟲害防治對策。
關鍵詞:青海省湟源縣;農業有害生物;調查研究;害蟲防治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7-0087-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63?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更加追求農產品的質量,農產品質量成為產品保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農產品領域有關病蟲害防治多偏向發生規律的研究。開展農作物病蟲草害發生規律研究,有利于減少農作物的產量損失,降低農藥污染,保證農產品安全。
云杉是青海省森林主要建群樹種,是湟源縣造林綠化當家樹種。湟源縣國有林場將云杉作為主要栽培品種,全縣云杉種植面積達333.33 hm2,但云杉林業有害生物為害嚴重。新林業有害生物產生局部災害,受害云杉新芽枯萎,針葉脫落干枯,嚴重影響了森林資源的健康。為了解苗圃云杉林業有害生物為害情況,從而為開展苗木檢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據,對苗木地進行林業有害生物為害情況調查,了解云杉林業有害生物的種類及為害程度,以此為有害生物防治提供合理建議。
1? 湟源縣林業有害生物調查
1.1? 調查方法
青海省湟源縣林業調查采取全面踏查方法,結合當地林業特色進行研究。根據國有和私營苗圃云杉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情況進行種類和感病株數調查。當重點區域發現有害癥狀時,標準地內選取不少于10株樣本,根據樹干被害率20%以下為輕、樹干被害率50%以上為重的標準劃分危害度。調查苗圃面積333.33 hm2,研究發現為害云杉病種包括松皮小卷蛾、云杉大灰象等,云杉食老葉害蟲零星發生。
1.2? 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研究可以得出,湟源縣林業的主要危害來自松皮小卷蛾和云杉大灰象。松皮小卷蛾為鱗翅目卷蛾科,成蟲為黑色小蛾類,蛹為黃褐色,以幼蟲為害云杉,表現為干部有圓堆狀黃褐色蟲糞,4月為幼蟲期,6月為成蟲期。2013年在西寧市首次發現為害,2014年湟源縣蟲害面積達90.4 hm2,主要在和平村、茶漢素等地發生。云杉大灰象甲為鞘翅目象甲科,成蟲為灰黃色,頭部為金黃色發光鱗片,復眼大凸出,中溝細,鞘翅近卵圓形,每鞘翅有10條縱溝,頭管粗短,幼蟲體長17 mm且肥胖,背面有許多橫皺[1]。2012年首次在西寧市湟中縣發現為害,2014年湟源縣發現為害面積4.67 hm2,主要在小高嶺等地發生。5~10年苗圃地發生為害嚴重,幼蟲對苗木為害,啃食苗木主根根皮,根據湟中縣苗圃觀察,幼蟲自3月下旬為害,5月下旬成蟲羽化。
2? 湟源縣云杉苗圃蟲害原因
2.1? 苗木種植管理不規范,有害生物傳播蔓延
首先,經濟效益引發的種樹苗熱潮,使近幾年湟源縣個體苗木種植戶逐漸增多但缺乏專業指導,樹苗質量良莠不齊。很多先天不足的苗木極易感染病蟲害,為有害生物傳播提供了途徑。其次,由于樹農專業知識不強,病蟲害防控意識薄弱,出現蟲害問題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未及時向森林監管部門報告,為害蟲提供了生存環境。再次,苗木流轉市場監管不嚴,極易帶來外來蟲害病毒,缺少天敵制約,造成病蟲害迅速蔓延擴散[2]。隨著樹苗生長,病蟲害發展成災,最終危害叢林。
2.2? 專業技術人員匱乏,監測防治不到位
對湟源縣苗圃云杉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發現,當地林木受蟲害威脅嚴重,影響林業的健康發展。造成林業害蟲原因主要是隨意調運苗木和木材非法運營現象嚴重,增加了有害生物的傳播蔓延。同時,專業技術人員少,導致監測防治不到位[3]。
首先,隨著農業結構調整深入,種植業制度發生變化,為一些生物種群入侵提供了條件。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病蟲害問題持續上升,少部分次要病蟲害上升為主要病蟲害。其次,由于不當人為因素的存在,導致糧油作物質量受到影響,亟待加強對農作物病蟲草害的監測預報,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再次,結合農業部提出綠色發展引領產業升級的要求,應著力提升林業產品品質,強化監測預警技術研究,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將重大病蟲害扼殺在搖籃中[4]。
此外,由于目前專業技術人員較少,對有害生物識別能力有限,外來有害生物種類較多,例如大灰象甲為新記錄種類,調查監測未及時發現會導致有害生物防治與木材運輸間的矛盾。部分執法人員木材檢查能力有限,阻礙了檢查工作的開展。湟源縣在林木蟲害防治中技術投入和人才培養的力度不夠,缺乏先進技術和專業人才,使監測防治不到位。
2.3? 管理不到位,有害生物普遍發生
湟源縣園林市場在市場經濟推動下逐漸發展壯大但管理制度不規范,致使有害生物普遍發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苗木種植來源、生長質量、銷售渠道沒有明確的規范,不能有效把控苗木質量和途徑,不能有效防治有害生物。其次,木材運輸中征收基價過低,導致基金缺失,少數林業站通過不足額收取育林基金吸引貨主開票,有的隨意制定收費標準,導致木材經營者運走的木材過多[5],不能有效管控有害生物的傳播。再次,限定非法木材標準不嚴,林業相關部門不按規定提供合法有效的證明,導致貨證不符現象普遍,為有害生物發生創造可能性。此外,有些木材運輸檢查人員對貨證不符情況未按規查處,助長了非法經營者的違法行徑,也為有害生物傳播打開“方便之門”。
3? 湟源縣林木蟲害治理對策
3.1? 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湟源縣苗木種植村民多數對病蟲害危害沒有防范意識,客觀上縱容了有害生物的發展,應當加大相關病蟲害生物的宣傳培訓力度。首先,制作醒目的病蟲害危害視頻和標語,在村民常出入的地方宣傳,增強基層勞作人民的防范意識。其次,開展技術、服務培訓,現場講演、指導,向苗圃耕作人民講解林業有害生物危害及防治技術,及時跟進,將有害生物危害防治宣傳落實到位,從根本上提高林園養護管理人員有害生物的相關知識和防治技術措施。湟源縣苗木種植者只有意識到有害生物的危害,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效防治,實現有害生物防治的顯著效果。
3.2? 加強法制管制,保證林業健康發展
林木有害生物防治是保證林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針對當前湟源縣云杉林業有害生物現狀,應通過強化行政執法機制,加大法律宣教力度,整合行政執法依據,完善木材檢查設備等綜合措施,有效治理林木害蟲,保證林業健康發展。
木材檢查人員會對林木執法效果產生影響。要加大檢查人員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檢查隊伍的整體素質,在木材運輸檢查中做到持證執法。主管部門要加大對木材運輸檢查工作的監督,建立完善的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運輸檢查人員的整頓力度,對徇私枉法人員要依法嚴肅處理。根治亂砍濫伐者不能僅靠檢查,應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法律意識,管理林業經濟發展,發展林下多種經營,減少亂砍濫伐等不法行為[6]。
3.3? 加強對苗圃的檢查監管和技術引導
湟源縣有害生物肆意泛濫的主要原因是一線苗木種植者缺乏專業技術,沒有系統化、區域化管理。苗木種植市場發展不完善,需要加強檢查監管和技術引導。首先,加強苗木市場流通管制,做到種植苗木的來源有記錄、出售樹木有質量檢測報告、苗木質量有保障,才能有效預防病害生物。其次,要重視苗木種植者的技術培訓,引導他們更好地辨別苗木質量,更好地防治病蟲害,保障湟源縣林業的健康發展。加強苗圃檢查監管和技術引導,應從市場管理和技術培養兩方面加強實施,發展壯大區域林木事業。
3.4? 加強苗圃地的監測和防治
林木生長發育時受到多種病蟲為害,常見的有病毒病、菌核病等。要本著預防為主的理念防治病蟲害,整合化學生物與農業防治手段,避免農藥殘留,可交替使用2種農藥更好地防治病蟲害。及時清理雜草,選用抗病樹種,合理播種,控制氮肥使用量,確保環境適宜作物生長。保護害蟲天敵,通過保護有益生物生長和繁殖來控制蟲害,避免殺傷害蟲天敵。菌核病多發生于開花期,用30 kg水溶解50 g咪鮮胺錳鹽可濕粉,制成噴霧噴灑3次,確定噴霧到位的基礎上,對植株下部莖葉重點噴灑。針對湟源縣的實際生產情況,林木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應以農業物理機械防治措施為主,注重病蟲害天敵引種誘殺病蟲。建立病蟲害防控技術示范區,實施主推技術,減少農藥用量,保障林木產品質量安全。
我國行政執法體系不完善,導致有些規定存在矛盾,應擴大木材運輸檢查范圍,稅務等部門對木材消費企業檢查中發現違法行為要連帶檢查,從源頭封堵違法木材消費。加強森林限額采伐管理,上級部門要加大對木材檢查設施建設投入,與木材運輸辦證部門聯網,了解地區木材運輸證的辦理情況并配備通訊設備,以保護森林資源。
參考文獻:
[1]張啟梅,宋雪梅.青海省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對策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12):138.
[2]鐘銳.淺談林業有害生物產生的原因及防治對策[J].現代園藝,2019(24):45-46.
[3]馬春華.青海省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對策探討[J].青海科技,2011,18(6):17-20.
[4]趙建軍.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與防治[J].現代農村科技,2019(12):34.
[5]趙雷,殷艷輝,劉白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與推廣[J].速讀(下旬),2019(9):258.
[6]宋玉雙,岳方正,董瀛謙,等.我國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動態分析Ⅵ.總論[J].中國森林病蟲,2019,38(3):25-28.
(編輯:李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