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宇 余鱗
摘 要:目前,我國內外部經濟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金融工程發展艱難。國內經濟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結構性矛盾相當突出,一系列市場化改革措施的實施對商業銀行的發展與改革、經營與管理造成了巨大挑戰。由于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管制放松,商業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大大增加。結合當前利率市場化的發展背景,以中小商業銀行為研究對象,全面分析利率風險對商業銀行造成的影響。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分析和探討了目前確定利率風險的方法和風險管理工具,提出解決利率風險的方案和建議。
關鍵詞:銀行利率;風險管理;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7-0153-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832.33? ? ? ? 文獻標志碼:A
1? 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的發展現狀及研究內容
1.1? 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的發展現狀
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金融自由化概念被人們提出并深入研究。利率市場化成為金融改革的核心,汲取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對現有的利率市場進行合理改革。20世紀90年代金融改革后,利率管制也逐漸放松。
利率市場不僅給我國的金融市場帶來影響,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銀行業作為一個國家金融體系中的重要部分,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命脈,同時也是風險較高的行業。
銀行業利率風險既關系著整個國家的金融安全和經濟安全,同時也是國家安全的保證,應使我國乃至世界整體金融體系與經濟秩序保持穩定。因此,在銀行業飛速發展的今天,要對利率風險管理進行深入分析,力求實現理論與實證結合。基于金融工程對銀行業利率風險管理進行深入闡述與探討,以期維護我國金融安全[1]。
1.2? 研究內容
目前,國內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慢,結構性矛盾凸顯,尤其是市場化改革措施的實施給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與經營管理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在新一輪利率市場化改革下,利率水平的管制不再像之前那樣嚴格,這使商業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直線上升[2]。通過研究利率風險中的重定價風險,選用利率敏感型缺口模型進行實證分析,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從而有效降低中小銀行的金融風險。
2? 中小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2.1? 機制缺陷
在機制上,我國中小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規則并不完善,無法適應銀行業務發展的復雜性,不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各支行的利率風險狀況。從整個行業現狀來看,中小銀行的利率風險缺乏特定的管理機構。雖然設置了部分利率風險管理部門,但很多部門重復設置,不能發揮其作用。另外,缺乏更加標準化的管理系統對利率風險進行識別、測試和測量。由于信息缺乏完整性,中小規模商業銀行、機構的利率信息風險將被忽略。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商業銀行信息技術水平較低,相關人員能力不足,無法迅速收集、匯總重要信息。特別是關于利息風險等銀行風險相關信息,受客觀和主觀原因的影響,數據處理和利用效率高,商業銀行難以迅速、準確地預測風險,無法采取應對風險的對策,缺少有效的金融派生手段消除風險。
2.2? 無法準確預測經濟走勢
經濟活動具有周期性。很多研究表明,宏觀經濟波動和銀行信用相互作用。在經濟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借款人對增加信用需求的經濟狀況和產業發展持樂觀態度,商業銀行將繼續擴大貸款規模;當經濟狀況惡化時,可能導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利率上調和信用風險增加。宏觀經濟具有一定不確定性,這將會大大增加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
目前,銀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對經濟動向和行業成長進行實時判斷,如何對商業銀行的信用管理系統進行完善,如何對風險量化管理機制進行充實。此外,中小銀行的服務供給總體上是相對內部來說的,其主要收入來源于某一地區,則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對銀行業績有很大影響。因此,正確判斷這一地區的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對銀行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3? 分支機構監控系統不完善
在對沖利率風險和風險預測技術中,我國很多中小商業銀行的部分分支機構在對利率風險進行管理時,還無法做到高效完善地監控信息。也就是說,我國中小商業銀行各分支機構沒有廣泛運用利率風險計算和測量技術,導致大多數對沖利率風險的技術手段無法發揮其優勢[3]。
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專業性人才。目前,大多數分行缺少專業、熟悉利率風險管理人才,不熟悉利率風險管理技術。二是硬件設施。大多數銀行并沒有配備專業化的電子設備,無法及時提供利率風險的相關信息。
2.4? 宣傳力度不足,市場認知度低
人們對剛面世的中小銀行的了解程度較低。涉及錢財時,人們很難信任中小銀行。加上中小銀行知名度低,大大降低了人們嘗試的積極性。
為了打消人們的顧慮,銀行要對銀行產品進行廣泛宣傳,增加宣傳渠道,改變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如今,銀行業務的發展正面臨此項問題,但解決措施卻未達到預期水平。宣傳不到位導致中小銀行難以被顧客信賴。
3? 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的建議
3.1? 健全利率風險管理機制
貫徹執行風險管理程序,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在利率風險監管過程中,中小商業銀行專門的風險監管部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雖然銀行業有相應的監管機構和利率風險管理機構,但由于一些部門缺乏專業知識、職能集中、職能交叉,這一目標無法實現。為了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行情與信息,應分析市場上影響銀行與利率風險的因素,從而預測中小商業銀行可能發生的利率風險,必須建立有效的風險監管預測機構,以便在發生風險時將損失降到最低[4]。
3.2? 建立全面利率風險監控系統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銀行經營風險加大,對監管能力的要求越來越大。傳統的銀行風險管理系統不靈活,控制機制相對陳舊,無法對利率風險進行高效監控。建立全面的利率風險監控系統能夠保證搜集到更全面的數據信息,豐富信息結構,并且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監控的效率和準確性,因此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控制銀行風險必將成為熱點領域。在未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可能對風險管理領域有很大幫助。銀行利率風險波及范圍廣。銀行可以通過加強利率風險監控,從而更好地監測每項資產和債務的狀況。利用更好的數據收集方法建立資產評估模型,更加方便地了解銀行利率變化對資產和負債實際價值的影響[5]。
3.3? 優化利率風險測算方法
優化利率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當前的工作重點。可以通過改革管理辦法,采取動態策略管理,實行利率敏感缺口等方式,開展相關工作。通過財務報表可以看出,部分中小商業銀行公布了利率敏感缺口,說明這些銀行已經對其有一定了解。在利率風險的實際應用中,利率敏感缺口已經發揮了作用。
目前,大多數中小商業銀行都能利用利率敏感漏洞,根據利率市場的變化詳細分析和量化利率風險,結合銀行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對利率的敏感狀況和趨勢進行分析。
現階段,有效的利率風險管理依賴于銀行業的寬松政策。中小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單一,債務風險管理相對復雜,對風險管理者的要求較高,難以實現良好管理[6]。
通過觀察研究利率敏感性缺口的模型,可以總結出以下兩種利率風險管理方法。第一種方法是采取防御措施,使收入與支出在數額與時間上基本實現平衡。在這種模式下,利率交易風險將大大降低對銀行的影響,從而穩定凈利潤,降低利率風險系數。第二種方法是采取主動措施,鼓勵銀行積極應對利率風險,采取相關措施降低利率風險。實施解決措施時,如果利率上升,可能會降低資產利率,但降低利率可能會導致債務減少,從而形成真正的敏感性缺口。當利率敏感時,銀行的凈利潤隨著利率提高而增加[7-8]。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市場利率的轉換變得越來越快,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研究存在較大空缺,因此有必要對商業銀行利率風險進行深入研究。采用簡單的計量方法,著重研究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和計算,對未來的研究方向和思路進行展望。同時,應進一步加強利率風險管理,通過優化利率等先進的管理方法完善風險理論,在實踐中探索應對風險的方法,為商業銀行平穩快速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靜.金融工程的銀行業風險管理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8.
[2]閆振坤,齊臻.商業銀行業風險管理研究[J].時代金融,2019(30):71.
[3]崔婕,李凱.上市銀行表外業務存在流動性風險嗎——后危機時期嵌套信用風險的HLM檢驗[J].宏觀經濟研究,2018(12):57-71.
[4]張國營.風險管理框架下商業銀行表外業務會計信息披露研究——基于上市商業銀行報表的分析[J].金融會計,2018(12):24-30.
[5]趙萍.我國金融工具發展及對上市銀行績效的影響研究[J].金融經濟,2019(2):102-104.
[6]胡瀟予.外貿企業如何運用外匯品應對匯率市場風險[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9(2):103-109.
[7]錢泳潭.關于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的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20(3):50-51.
[8]張碩.關于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的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1):122,117.
(編輯:郭?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