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菡

在長達十年的受賄歷程中,西安交通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漢榮背靠著高校基建開發這棵“大樹”,甘愿被多家建筑公司“圍獵”。為掩人耳目,他還形成了一套“受賄經”——錢少自己收,錢多別人代收,收錢多,辦事少,只談人情往來。
2019年11月25日,張漢榮被陜西省寶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受賄人民幣1054.5萬元、美元17.5萬元,以及價值4.3萬元的鉆石一顆,違規減免合作方基礎設施配套費共計人民幣3877萬余元。同年12月17日,寶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張漢榮有期徒刑11年,以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判處其有期徒刑4年,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100萬元。張漢榮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
2020年6月2日,張漢榮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案塵埃落定,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07年暮秋時節,張漢榮就任西安交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自此開啟了他在高校基建項目的11年掌權時代。其間職位數次變動、升遷,但張漢榮始終掌握著學校基建開發工作的大權。
在多家建筑公司長時間的“圍獵”下,張漢榮開始在工程承攬、設備采購等方面為他人或公司謀取利益。最初,他只收一些價值不高的禮品,直到2008年5月,張漢榮收受了第一筆賄賂款——某企業負責人王某以支持安家、減免購房款為由輸送的13萬元。之后,張漢榮一發不可收拾。
據了解,在其收受的上千萬元賄賂款中,個人直接收取的金額約200萬元,余下的800余萬元,都是經他人之手收取,其中最大的一筆有600余萬元。
2016年下半年,某建筑公司董事長李某多次請求張漢榮給予關照,承諾事后按照工程造價的1%給付好處費。于是,張漢榮在某次會議上就和該公司的上級領導打招呼,表示校方想和該公司合作。該公司因此得到上級公司的青睞,取得了價值6.4億余元的工程項目,張漢榮也拿到了之前約定的1%的好處費600余萬元。
案發后,張漢榮交代此事時輕描淡寫地說:“包攬多少工程不是我決定的,我只是給個建議。”
2008年5月,張漢榮準備在西安買房。這時,他想起了年初多次洽談項目合作的某公司負責人王某。當時,在張漢榮的支持下,西安交大資產公司與該公司先后合作開發了兩個科技園項目。于是,他將目光投向了該公司開發的某小區,暗示王某房價略貴,能否少收一些錢。王某心領神會,以免除部分房款的方式,變相送給張漢榮13萬元。
2012年1月,某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某借給張漢榮辦理房屋過戶手續之機,為張漢榮支付3.5萬元過戶手續費。對此,張漢榮表示,直到案發后才知道要交這么多過戶手續費,一直以為只需要幾千元。
2012年下半年,張漢榮的妻子付某多次向他提出,想與朋友何某一起承包某科技園的裝修項目。2013年1月,在該裝修項目中標單位已確定的情況下,張漢榮以“照顧當地領導關系”為借口,要求西安交大資產公司總裁助理金某出面協調,將該裝修項目交由何某具體實施。最終,何某以協議承包的方式,從原中標單位取得該裝修項目。
為表達謝意,何某最初以“工程款”名義給付某轉賬185萬元,付某擔心事情敗露,直接把錢退了回去。隨后又提出讓何某以“還款”的形式支付,但最終未施行。直到2016年4月至7月,何某先后分7次將140萬元感謝費交給了付某的哥哥。
據調查,張漢榮對這些情況均知情并默許。在接受訊問時,張漢榮否認這些錢是受賄所得,說是“妻子參與項目合作后的分紅”。
對此,寶雞市人民檢察院辦案檢察官閆莉表示,付某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并沒有實際付出,僅僅是讓張漢榮利用職權從他人手中承攬了工程項目,本質上還是利用張漢榮手中的權力,通過特定關系人收下承攬項目的好處費,是典型的權錢交易。
張漢榮收錢之后又擔心東窗事發,在被人舉報接受調查期間,他翻出舊賬偷偷退還受賄財物。
2017年中央巡視組專項巡視西安交大期間,張漢榮退給管某20萬元。2018年10月,在組織初核舉報線索期間,張漢榮退給李某4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某公司負責人袁某為承攬工程項目,于2010年5月、2011年12月分別送給張漢榮一顆價值人民幣4.3萬元的鉆石和2萬美元。在張漢榮的幫助下,該公司成功中標。這顆鉆石當時已被切割好,張漢榮送給了妻子。2017年3月,張漢榮因擔心事情敗露,在辦公室將2萬美元退給袁某。
對于上述財物,張漢榮認為,對方并未要求他違規辦事,只是“人情往來”,不能算作受賄。“我沒有給學校和國有企業的利益造成損失,我只是違規收受禮金,違紀但不違法。”這是張漢榮在法庭審理中為自己辯解最多的一句話。
“他們與你結交、送錢,不就是看中你手上的權力嗎?如果你手中無權,還會有人來送嗎?你一邊收錢,一邊說沒有損害國家利益,不構成犯罪。侵犯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廉潔性,難道不是對公利的損害嗎?”面對張漢榮的辯解,檢察官閆莉連發三問。聽完這番話,張漢榮沉默了。
“我一直拿‘不損公利來自我安慰,為自己尋找解釋空間和寬恕理由,以減輕自己的罪惡感。”張漢榮反省道,“不損公利,只是給自己穿上了一件皇帝的新裝。”
2012年至2018年,張漢榮在西安交大科技園公司54.4畝土地開發中,違規減免合作方基礎設施配套費共計3877萬余元。
根據《西安交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重大事項權限及決策程序暫行辦法》規定,大于3000萬元經營性資產處置事宜,要由資產管理委員會開會決定。而張漢榮卻一意孤行,違反相關規定,在未提請西安交大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決定的情況下,超越權限范圍處置資產。
張漢榮表示,“這不是資產處置,也不屬于重大事項”,他認為不構成犯罪,是因為自己并沒有收取對方的好處費,只是錯在沒有按照規范流程來減免費用。
張漢榮的狡辯未被二審法院采納。2020年6月2日,張漢榮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案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等待他的是12年的監獄生活。
多年追求享受,開高檔車、拿高檔包、穿高檔衣服、戴高檔手表等等,讓張漢榮迷失在拜金主義中。“迷茫的思想成了混沌的生活,從收受禮品、禮金到最后的收受鉆石、金錢,從開始的被‘圍獵、被腐蝕,到后來甘愿被‘圍獵、被腐蝕,黨性逐步泯滅、覺悟逐步降低,忘了初心,丟了使命,以至于走上今天的犯罪道路……”案發后,張漢榮寫了一封很長的悔過書,后悔莫及。
(邱寶珊薦自七一網七一客戶端/《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