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和其他國家的交流與溝通,那些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醫療人才就成為我國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從目前我國高校對醫療人才的培養政策來看,許多高校只注重人才的語言能力的提升而忽視了對交際能力和文化綜合能力的培養。本文通過研究高校培養醫療人才存在的問題分析,探討我國高校因如何正確的培養醫學人才,幫助醫療人才走向國際。
關鍵詞:國際化視野;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國際醫療活動的頻繁開展,眾多國家都開始培養涉外醫療人才,為此,對于高等醫學院來說,如何培養出具有專業醫療知識又具備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醫學人才成為了他們首要關注的目標。當醫療人員缺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時,他們就難以和外籍患者溝通,也就難以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意圖,這就導致醫生有的時候難以將患者治療痊愈,甚至可能出現病人因溝通不當而死亡的現象,因此,跨文化交際能力嚴重影響著醫生開展醫療活動。為了能保證醫療活動的效果,醫療人員就一定要具備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和患者進行有效溝通。
一、培養醫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
為推動跨文化醫學教育的發展,美國醫療語境推出了跨文化能力理論。美國醫學協會甚至開發出了具有五大模塊的文化能力培訓工具。這五個模塊都是從知識、技能、態度這三個角度來評估和知道跨文化醫學教育的。畢竟,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沒有人能夠避免跨文化的交際和沖突。
隨著醫療工作的開展,眾多國家都開展了跨文化的醫療合作。與此同時,醫療語境的特殊性還加大了各國醫療人才溝通的難度。因此,為了能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醫療人員一定要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我國目前提出的培養卓越醫生的計劃包含能力標準、人格養成標準和知識標準。能力標準指的是醫療人才自身要具備的醫學專業知識和溝通能力等。培養跨文化能力指的也就是培養醫生的對外溝通能力和外語能力。目前我國外語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能力。
目前我國正在對新文科、醫科進行建設,因此,為了培養醫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國要努力建設包含跨文化醫療合作、跨文化醫療患者溝通兩方面的能力模型。再此模型下,醫學高??梢越Y合外語、醫學兩方面內容來培養學生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和醫學能力,以此來提高國家對外醫療合作與交流的水平。伴隨著醫療衛生的國際化發展,我國可以借鑒國外學者的研究,來制定我國培養學生發展跨文化能力的標準,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跨文化能力。
二、當前涉外醫療人員在跨文化交際能力中產生的問題
(一)交際能力和語言能力的差異
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通過聽、說、讀、寫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就是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學校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學生的聽說能力上去了,以后也就能更加輕松的和外籍人民進行溝通與交流。因此,醫學院在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二)文化差異
由于國內外之間的文化不同,導致國內外之間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例如: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社會規范之間的差異,因此,如何跨文化的開展涉外醫療活動一直都是國際醫療組織的一大難題。當醫療協會組織涉外醫療活動時,因失誤產生沖突的現象總是難以避免的,畢竟中外醫療人員之間存在不同的價值觀和醫療服務需求,醫療活動能否順利進行也經受著文化差異的影響。
(三)語言差異,也就是語用能力的差異
為了實現某一特定目標而使用特定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就是語用能力。國內外之間的文化差異導致醫療人才在進行溝通時,會使用不同的語言習慣和語言規范。許多外籍患者指出中國的醫務人員才和他們溝通時,會說出一些違反他們說話規則或觸犯他們隱私的話,他們會對這些話或這些行為產生極大的反感。這種因不明白對方國家風俗而導致的矛盾屢屢發生,因此,為了幫助涉外醫療人才克服和外籍患者之間的溝通障礙,不僅要提高醫護人員對語言形式的使用,還要提高醫護人員的語用能力。
三、國際化背景下醫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模式
(一)樹立培養人才的具體目標
高校在培養人才掌握跨文化交際能力時,首先要注重培養人才在不同文化環境下的社交技巧。通過一些有效的措施,高??梢詭椭鷮W生提高對社交技巧的認知。具體來講,高校要幫助學生樹立多元化的觀念,幫助學生提高在國際交往過程中對感情能力的掌握。為了讓學生明白文化交流中的要點,高??梢栽诮虒W過程中,向學生展示文化差異產生的原因和不同文化的發展背景。當然,高校也要培養學生的接納水平和包容能力。為了讓學生擴寬視野,高校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和國外交流的機會,讓學生接觸到外國的風俗和文化。
(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師資團隊
調查表明,之所以許多高校難以培養出真正優秀的學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高校的師資力量不夠深厚。因此,為了能提高學生的國際化素養,高??梢越⒁恢Ц咚降膸熧Y團隊培養學生。首先,高校要開擴教師的知識面和眼界。許多在高校中任職的專業語言教師,其自身都不具備參茸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這也就導致學生難以得到真正有效的幫助。為此,高??梢蚤_展一些培訓班,讓教師在培訓班中自我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識,以便他們在課堂上能更好的傳授給學生知識。其次,高校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為了提高教師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高??梢猿闪iT的教研團隊,讓教師深入研究跨文化交際這部分知識。最后,高校可以制定一些“走出去”政策,不定時的組織夏令營或學術交往橋梁,讓教師擁有接觸國外文化和習俗的機會,以此來拓寬教師的視野。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讓學生感受到跨文化交往的魅力。
(三)優化課程體系
跨文化交際課程的核心是文化教學,學生的綜合素質深受文化教學的影響。我國教師在上課時,一般都只會采取傳統的聽說讀寫教學法,缺失靈活性和目標性,這就導致我國許多高校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因此,高??梢酝ㄟ^優化課程體系,為學生補充一些有趣、有實踐性的教學內容。比如:為了讓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識和語言知識,可以開展時事討論課堂,讓學生分析國際時事。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自然的便提高了自身的辨析能力和對國際文化的理解能力。
(四)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學生的跨文化能力水平會因為他們的價值觀而產生波動。從本質上看,學習指的是將外部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經驗,這個過程是由外到內,螺旋向上的。學生學習跨文化能力也是如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否將所學知識和自身的價值取向相結合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為了能讓學生在實踐工具的幫助下提高自己對跨文化知識的理解,教師一定要致力于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理念。
參考文獻:
[1]宋洪玲,王菊,王瑛,孫秀蘭,丁大偉.涉外醫療活動中醫務人員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12)
[2]高一虹.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跨越”與“超越”[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2(10)
作者簡介:
羅熙(1986年4月),男,漢族,籍貫:陜西臨潼, 單位:西安醫學院, 研究方向: 醫學英語翻譯、跨文化交際、教學法, 學歷:碩士研究生, 職稱: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