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鑫龍
摘要:機場塔臺管制在飛機安全飛行階段發揮著重要作用,故而建立安全管理機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在此之上,本文簡要分析了機場塔臺管制的職能,并通過明確機場塔臺管制風險、制定突發事故應急預案、注重管制人員培訓效果、合理應用安全管理方法等路徑,進一步為機場管理事項的有效落實帶來重要助力。
關鍵詞:機場塔臺管制;安全管理機制;應急預案
前言
從西安咸陽機場“鳥擊事件”中我們不難發現:機場塔臺管制工作質量將直接影響飛機飛行安全。所以,管制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充分借助安全管理機制,以此維護機場交通秩序。同時,管制人員還應秉承著“認真負責、安全至上”的原則高效完成管制任務,由此展現出塔臺安全指揮與管制的職能。
一、機場塔臺管制的職能
機場塔臺管制工作部門主要是為了快速疏通機場飛機飛行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所組建的機構,它所具有的一般職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保證航空器之間具有合理的間距,以免在起落航線上出現碰撞事故。機場管制塔臺常借助有效的管制方法獲取各個航空器的定位信息,從而科學設置距離,促使飛機能夠安全飛行。
(2)針對航空器的運行軌跡確定機動區內運行安全。管制人員需關注航空器滑行動向,以便在統籌安排下順利完成飛行任務。
(3)降低機動區內航空器與其它車輛的撞擊風險。管制人員常利用無線電通信知曉車輛與航空器運行狀態。
(4)控制好著陸與起飛兩個不同環節航空器的軌跡。只有當每個機場內的飛機在航行期間具有明確的滑行、起飛、平行、降落路徑,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飛機飛行安全。
二、機場塔臺管制的安全管理機制創新路徑
(一)明確機場塔臺管制風險
在建立機場塔臺管制的安全管理機制時需要進一步明確管制風險,并及時消除管制工作中的安全隱患,這樣才能確保安全管理機制獲得較強的執行成果。常見的管制風險包括人力風險、設備風險、監管風險等。對此,管制人員應根據具體問題找到準確的風險因素,并重調管制方案,最大化增加機場塔臺管制安全性。
首先,管理人員可在出現系統運行故障后對設備性能加以檢測,并定期對專用設備進行保養,這樣才能在后期正常使用期間發揮出真正的效用;其次,在遭遇雷雨、狂風等天氣時,管制人員理應及時與氣象部門取得聯系,并找到最佳規避措施,同時準確判斷在此種天氣環境下是否適宜繼續執行飛行任務,之后再將最終結果告知飛機駕駛人員,便于在科學管制下保障飛機航行安全;最后,針對機場塔臺管制工作中所使用的設備應遵照具體規范科學配置。
比如在塔臺管制室中要求玻璃窗底部與地面的間隔不宜高于0.7m,傾斜角應為15°,且視角環繞度應為360°,外廊地面與室內地面間隔應保持在1m左右。另外,在選用高頻通信設備時需將其功率控制在6到10W。只有機場塔臺管制流程足夠合理,才能有效降低管制事故的發生率[1]。
(二)制定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在機場塔臺管制工作期間,也時常會發生一些無法避免的突發事故,這就需要管制人員應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內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從而削弱事故帶來的負面影響。一方面,管制人員在安全管理機制的制定階段需在其中編制應急預案,從而為管制人員處理突發事故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另一方面,管制人員應具有清晰的頭腦且能在事故發生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并選擇適合的處理方法,由此達到最佳管制效果。另外,管制人員還需借助預警系統與通訊設備準確的傳遞事故信息,以便相關人員全面了解告知機場管制詳情,確保下一步工作的順利開展。
比如南昌機場曾發生客機誤入跑道事件。CSZ9991航班與塔臺取得聯系后準許在03跑道降落,但后期管制人員發現該飛機跑錯跑道后,立即指揮同跑道上的航班保持180m高度終止前進,同時上行到600m,并隨即啟動應急預案,指揮CSZ9991航班由A2跑道撤離,最終在不耽誤且保證落地安全的情況下平穩著陸。因此,應急預案對于安全管理機制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機場塔臺管理工作要想增加管制安全性,應根據實際規模編制應急預案。
(三)注重管制人員培訓效果
管制人員在機場塔臺管制安全管理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所以,相關負責人應定期組織管制人員參加培訓活動,并增強其安全意識,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在工作中不會出現失誤。同時,還應設置“獎懲制”,針對管制人員常出現的判斷不清、表達不明等現象予以處罰,并禁止肆意猜想,不可利用“可能”、“大約”等模糊詞匯進行塔臺管制指揮,否則極易出現危險事件。另外,還應積極打造安全管理環境,最終在安全管理機制的協助下做好本職工作。
比如濟南機場專門同山東空管分局簽訂了管制人員培訓協議,避免不專業的管制人員參與到塔臺管制工作中,從根本上規避人為風險[2]。
(四) 合理應用安全管理方法
在機場塔臺管制安全管理工作中需應用適合的管理方法確保各項管制內容落實到位。
其一,構建安全間隔移交區域,可在雷達技術的支持下為管制人員提供五個方向飛機的航行動態,并根據它們與跑道的距離調整飛機間距,防止在起飛或降落階段出現飛機碰撞問題。
其二,設置“面對面監督”模式,讓管制人員互相監督,并將其分為若干個團隊,從而在管制工作中運用較強的團隊協作與互助精神妥善處理突發事故,并對團隊成員的具體表現進行監督,一旦發生違規行為應立即聯系機場管制塔臺領導,防止在人為干擾下導致管制工作遭受風險。
結論
綜上所述,機場管制塔臺作為空中交通管制服務的組織,它的工作成果將對飛機飛行安全帶來重大影響。因此,管制人員應深刻認識到自身職責。同時,還應從明確管制風險、制定應急預案、注重培訓效果、應用管理方法等方面著手,由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確保空中交通始終處于安全管制狀態下。
參考文獻:
[1]董侃.塔臺管制的安全管理機制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9,16(23):9-10.
[2]馬雅潔.機場塔臺管制的安全管理體制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28):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