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舒 張珊 吳虹剛
【摘 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塞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塞患者72例,按照治療方式分成兩組,參照組36例采取單一的阿司匹林治療,試驗組采取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及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結果:治療有效率,試驗組高于參照組(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試驗組低于參照組(p<0.05);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試驗組低于參照組(p<0.05);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試驗組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對急性腦梗塞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的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阿司匹林;急性腦梗塞;氯吡格雷;不良反應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s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72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 ,36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single aspiri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spiri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eference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reference group (0.05). score, the tes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the tes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s effectiv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aspir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lopidogrel; adverse reactions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腦梗塞是神經內科的常見疾病,其中急性腦梗塞病情發展較快,病情較為嚴重,如果不及時接受治療,會導致半身不遂、偏癱等后遺癥[1]。該疾病常見于中老年群體,老年人身體機能不斷衰退,如保證不了治療的效果,則會導致病情加重,誘發較多的危險。所以臨床上,需要不斷的探究有效的治療方式,本文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為研究對象,選取我院的急性腦梗塞患者為例,分析這兩種藥物的使用效果,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選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間收治的72例急性腦梗塞患者,將其按照不同的治療方式進行平均分組,參照組36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療,試驗組36例接受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參照組:男女比例=20:16,年齡35~67(50.73±4.13)歲;試驗組:男女比例=19:17,年齡34~68(52.01±2.51)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單一的阿司匹林治療,服用方式為口服,劑量為一天一次,一次0.1g。
試驗組:實施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的治療方式,服用方式均為口服,阿司匹林的使用劑量與參照組一致,而氯吡格雷的使用劑量為一天一次,一次75mg[2]。
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個月。
1.3 判定標準
對比分析這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
治療有效率:顯效(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基本消失)、好轉(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有明顯改善)以及無效(上述均未達到)。
不良反應:皮膚瘀點、胃腸道反應以及牙齦出血。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采取NIHSS量表進行評估,分值45分,分值越低越好。
生活質量評分:采取SF-36量表進行判定,分值為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2 結果
2.1 治療有效率的比較
治療有效率試驗組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如表一。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不良反應發生率試驗組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如表二。
2.3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兩組對比結果顯示(p>0.05),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試驗組(10.63±2.62)分,低于參照組(17.65±3.0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兩組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試驗組(88.65±3.14)分高于參照組(77.67±4.12)分,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急性腦梗塞是神經內科常見疾病之一,主要以言語智力障礙、猝然昏倒以及半身不遂為臨床表現。該疾病可以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主要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為高危患病群體,隨著病情的持續惡化,還會有偏盲偏癱的情況發生,甚至誘發昏迷、腦疝等情況,最終危及生命。所以對于急性腦梗塞患者而言,需要及時接受治療,以控制病情的發展。而藥物治療是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由于藥物的使用方式以及種類選取的不同,會導致的臨床效果也就不同。本文選取的藥物分別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其中阿司匹林屬于環氧酶抑制劑,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降低人體內的酶活性,還可以阻止血小板的功能[3],但是光靠這一種藥物進行長期的持續治療,不能很好的控制血小板在損傷上皮的粘附情況,所以長期的治療效果不顯著,達不到臨床上的治療需求,而氯吡格雷屬于一種抗血小板的新型效果,則在使用的過程中具有選擇性,可以有效的避免ADP與血小板的結合,而當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時,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腦缺損以及神經功能的損傷程度,促進抗血小板的聚集,改善患者的體內血流狀態,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急性腦梗塞患者當中實施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可以明顯的提高治療的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速度,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的病情,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錢敏.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塞的療效和患者不良反應分析[J].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2020,9(02):65-66.
張坤.探討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J].當代醫學,2020,26(05):76-78.
鞏同玉.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急性腦梗塞的應用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9):12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