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莉
【摘 要】糖尿病腎病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嚴重并發癥,若不積極進行控制,會讓患者出現生命危險。且此并發癥發病比較隱匿,容易引起尿毒癥或者腎功能不全等并發癥。臨床上常使用腎臟代替療法進行治療,即血液透析,以維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此治療措施易引起多種并發癥,風險比較高。且大部分糖尿病腎病患者都是中老年人,臨床護理干預難度比較大,病死率比較高。為此實施良好的護理干預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還能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血液透析;糖尿病腎病;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臨床上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時,不僅要控制住原發病,還要控制感染、高血壓、低血糖等并發癥,以保證血管通路順暢。除此之外,還需實施血液透析,改善其營養狀況,及時糾正患者的脂質代謝紊亂現象,進而預防心血管并發癥。因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時易出現并發癥,會嚴重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為此,給予臨床護理干預尤為重要。
1 心理護理
糖尿病腎病具有病情反復、病程長等特點,發展到尿毒癥時還需進行血液透析以維持生命,在病情和醫療費用大量支出等影響下,患者會產生自卑、絕望、緊張、悲觀等不良情緒,會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為此,需給予適當的心理干預,幫助其減輕心理壓力,讓其正確對待自身所患的疾病,進而提升其治療依從性。
2 導管護理
根據護理流程與護理要求實施導管護理,以免其出現折疊和彎曲,且期間注意無菌操作。并給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相應急救措施,以便其掌握導管脫落急救和出血急救等措施,進而保證導管處于正常狀態。
3 血糖控制
者血液透析過程中會丟失葡萄糖,所以在無透析時有可能發生低血糖。據呂愛香,陳華學者對實施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調查得知,其出現低血糖的概率約為5.7%[1]。為此,應加強對血壓透析患者的巡視,并詢問病人的感受,若出現口語不清、反應遲鈍、大汗淋漓等現象時應警惕低血糖,應給其靜脈推注40毫升至60毫升濃度50%的葡萄糖。除此之外,血液透析前不可讓患者使用胰島素,以免增加低血糖風險。
4 飲食干預
糖尿病腎病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時會丟失蛋白質,進而易引起代謝紊亂。故應加強飲食干預,以增加患者食欲,讓其攝入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以提升身體的抵抗力,降低并發癥發病率。除此之外,保持患者有個良好的營養狀況,還能改善病人腎功能和體質量,進而維持患者生命狀態,提高其生活質量。為此,叮囑患者每日多食牛奶、魚類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以維持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于此同時,還需控制鈉鹽的食用量,少攝入富含鉀物質的食物,以避免高血鉀。
5 預防并發癥并維持血管通暢
5.1 血栓形成:據文獻指出,和非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比較,糖尿病腎病患者內瘺失敗率要更高[2]。是因糖尿病腎病患者動脈會出現粥樣硬化,血管病變情況較嚴重,且此類患者血液黏稠度也比較高,易出現血栓堵塞內瘺現象,進而影響內瘺使用壽命。為此,需積極實施預防護理,具體有:①血液透析之后給予患者指壓15分鐘左右,以保證內瘺血管順暢。②抬高術后患者肢體,并指導其進行肢體鍛煉,以便充分擴張血管。③實施完內瘺術的患者,要遵醫囑給予抗凝劑,以避免血栓將內瘺堵塞住。對于出現血栓的患者,要及時進行外科處理,以免引起更加嚴重的后果。④加強患者的知識宣教,并做好穿刺部位皮膚護理,以免其感染。注意輸液、測量血壓、注射等操作都不可在內瘺側肢體進行[3]。⑤給患者講解自我檢查血管的方式,以提升并發癥的預防。并叮囑其加強握拳鍛煉和屈腕鍛煉,以促進血液流動。
5.2 血腫護理:大部分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管都比較脆,實施穿刺時易出現破損現象。為此,對于出現血腫的患者,可給予冰敷護理,一日之后進行熱敷護理,以改善血腫。對于首次進行內瘺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確保一次穿刺成功,以免多次穿刺同一位置產生血管壁。
6 維持患者血壓穩定
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時常會出現低血壓等并發癥,尤其是高齡患者,在血液透析后期易出現脫水循環血量降低現象,且攝入食物之后,胃腸道會大量分泌消化液,導致機體不斷分配循環血量給胃腸道,會進一步降低循環血量,進而引起低血壓現象。為此,對于出現低血壓傾向的患者要實施高鈉序貫透析,必要時可實施低溫透析操作,將透析溫度控制在35攝氏度左右[4]。除此之外,還要嚴格控制脫水量,以免其透析時過多增加體質量。對于透析中出現低血壓現象的患者,要及時停止超濾,并減慢血流速度。同時讓患者選取平臥位休息,必要時可靜脈輸注適量的生理鹽水溶液。
7 小結
糖尿病腎病是一種嚴重并發癥,是指糖尿病引起慢性腎臟疾病,主要表現為高血壓、大量蛋白尿、水腫等臨床癥狀,有些患者還會出現貧血狀況,且還易伴有其他微血管并發癥。因大多數糖尿病腎病患者都是中老年人,導致臨床護理干預比較難。為此,應結合患者的病情、家庭狀況、經濟實力、文化程度等情況給其制定護理方案,以便有效控制住病情,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通過在心理疏導、血糖控制、飲食干預、導管護理、維持血壓穩定、預防并發癥并維持血管通暢等方面進行干預,能提升其血液透析依從性,促進血液透析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進而提升其日常生存質量。于此同時,還要積極有效治療患者的原發病,維持血壓和血糖的穩定,降低疾病因素給患者生活帶來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呂愛香,陳華.糖尿病合并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6(29):5820-5821.
華銀玲.優質護理對老年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3):238-239.
李萍,韓陽.糖尿病腎病的中醫藥干預機制及辨證論治思考[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8,25(6):561-566.
龍曉青,翟亞玲,王英姿,等.IgA腎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病理改變特點[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8,34(12):88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