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今,毛國淑,楊素亮,馬 鵬,王秀鳳,楊志紅,岳遠振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放射化學研究所,北京 102413
乏燃料后處理是實現核燃料閉式循環的關鍵環節。目前比較成熟的PUREX后處理流程產生的高放廢液(HLLW)中,除了含有99%以上的裂變產物等非α核素外,還含有未被回收的少量钚(Pu)和鈾(U)以及絕大部分次錒系元素镎(Np)、镅(Am)、鋦(Cm)等,這些次錒系元素是高放廢液中α放射性的主要來源[1-3]。237Np是其中半衰期較長的放射性核素之一(T1/2=2.14×106a),具有較強的生物毒性,并且在環境中易遷移,因此在高放廢液非α化過程中倍受關注。

N,N,N′,N′-四烷基-3-氧雜-戊二酰胺(即雙酰胺莢醚)類萃取劑,對An(Ⅲ,Ⅳ,Ⅵ)均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并且分子中僅含C、H、O、N四種原子,使用后可完全焚燒,不產生二次放射性廢物,其輻解和水解產物簡單,不影響萃取過程,是一種綠色環保的萃取劑[6-8]。在Np的萃取上,前期研究[9]表明,N,N,N′,N′-四辛基-3-氧雜-戊二酰胺(TODGA,結構式如圖1(a)所示)對Np(Ⅳ)和Np(Ⅵ)萃取分配比較高,可以從較高酸度的 HNO3介質中定量回收Np(Ⅳ)和Np(Ⅵ),而對Np(Ⅴ)的分配比則較低,如體系中存在Np(Ⅴ)時,必須對Np的價態進行調節。
在TODGA等對稱型雙酰胺莢醚的基礎上,文獻[10-14]合成了多種具有不對稱結構的雙酰胺莢醚,如N,N′-二辛基-N,N′-二(2-乙基己基)-3-氧雜-戊二酰胺(DOEHDGA)、N,N′-二甲基-二己基-3-氧雜-戊二酰胺(DMDHDGA)、N,N′-二甲基-N,N′-二辛基-3-氧雜-戊二酰胺(DMDODGA)、N,N′-二甲基-二月桂基-3-氧雜-戊二酰胺(DMDLOGA)等,并研究了該類萃取劑從硝酸體系中萃取An(Ⅲ)、An(Ⅵ)性能。結果表明,不對稱型雙酰胺莢醚萃取U(Ⅵ)等錒系元素的性能優于對稱型雙酰胺莢醚[15]。目前為止,國內外對于不對稱型雙酰胺莢醚萃取不同價態Np的研究未見報道,因此,本工作選取不對稱型雙酰胺莢醚DMDODGA(結構式如圖1(b)所示)為萃取劑,40%(體積分數,下同)辛醇-60%煤油為稀釋劑,研究其對Np(Ⅳ)、Np(Ⅴ)、Np(Ⅵ)的萃取行為,以考察萃取劑濃度、水相硝酸濃度和溫度等因素對萃取分配比、萃合物組成和萃取反應焓變的影響。

圖1 TODGA(a)和DMDODGA(b)結構式
DMDODGA由本實驗室合成,經1H NMR分析,純度均大于98%;六水合硝酸鈾酰(UO2(NO3)2·6H2O),分析純,西安鼎天化工有限公司;氨基磺酸、辛醇,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還原鐵粉,分析純,廣東汕頭市西隴化工廠;二甲苯,分析純,北京化工廠;2-噻吩甲酰基三氟丙酮(TTA),純度99%,北京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三正辛基氧膦(TOPO),純度98%,麥克林試劑。
Dsp-Scint阱型NaI多道γ能譜儀,美國阿美特克奧泰克事業部;AR153CN型分析天平,精度0.000 1 g,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TGL-10C型高速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ZD-85型氣浴恒溫振蕩器,江蘇金壇市金城國勝實驗儀器廠。
1)Np示蹤劑的制備
在進行Np的萃取實驗時,通常選擇的指示劑有237Np和239Np。237Np的子體、β衰變的233Pa半衰期僅有27 d,樣品放置半年即達長期平衡。用237Np作指示劑時,如果采用液閃或NaI γ譜儀測量,子體233Pa會對其產生干擾,若要研究Np的萃取行為,首先需要純化237Np。如果采用高純鍺γ譜儀測量,由于237Np半衰期很長將導致其使用量較大。而239Np的子體對測量的干擾可忽略,并且半衰期為2.35 d,便于用操作簡便的NaI γ譜儀進行測量,因此本工作選擇239Np作為指示劑。
239Np儲備液的制備:取一定量硝酸鈾酰粉末于聚乙烯管,密封后制成靶,于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的脈沖反應堆中輻照。輻照后的硝酸鈾酰粉末于燒杯中溶解,取一定量的溶解液,加入氨基磺酸亞鐵溶液,將溶解液中的Np調為四價,用等體積 0.5 mol/L TTA/二甲苯溶液進行萃取,取出有機相,再用8.0 mol/L HNO3進行反萃。得到的反萃液用陰離子柱純化(陰離子樹脂柱條件:N256吡啶型陰離子樹脂,粒徑0.074~0.105 mm,柱直徑3 mm,柱高35 mm,柱體積0.25 mL,實驗前用8.0 mol/L HNO3洗滌10個柱體積),上柱液流出后再用8.0 mol/L HNO3洗滌15個柱體積,然后用0.4 mol/L HNO3進行解吸,解吸液即為純化的239Np儲備液。
Np(Ⅳ)示蹤劑的制備:取一定體積的239Np儲備液于離心管中,加入0.5 mol/L氨基磺酸亞鐵溶液,使溶液介質為1.0 mol/L HNO3-0.1 mol/L氨基磺酸亞鐵,25 ℃水浴中放置30 min以上。用等體積的0.5 mol/L TTA/二甲苯萃取該溶液進行檢驗,萃余水相中239Np的計數率接近NaI γ能譜儀的本底計數,即說明制得了Np(Ⅳ)溶液。每次實驗使用的Np(Ⅳ)示蹤劑溶液均為現制現用。
Np(Ⅴ)示蹤劑的制備:取一定體積的239Np儲備液于燒杯中,在電熱板上慢慢蒸至近干,再加入濃硝酸,繼續慢慢蒸至近干,如此反復3次,冷卻后用1.0 mol/L HNO3溶解,加入一定體積的2.0 mol/L NaNO2,使溶液中NaNO2濃度為0.2 mol/L,放置1 h,然后用等體積的0.5 mol/L TTA/二甲苯萃取1次、0.1 mol/L TOPO/二甲苯萃取2次,萃余水相即為Np(Ⅴ)溶液。
Np(Ⅵ)示蹤劑的制備:取一定體積的239Np儲備液于燒杯中,在電熱板上慢慢蒸至近干,再加入濃硝酸,繼續慢慢蒸至近干,如此反復3次,用1.0 mol/L HNO3溶解,再向其中加入0.5 mol/L K2Cr2O7溶液,使溶液中K2Cr2O7濃度為0.25 mol/L,沸水浴加熱1 h,得到Np(Ⅵ)溶液。用等體積的0.1 mol/L TOPO/二甲苯萃取2次,萃余水相即為Np(Ⅵ)溶液。每次實驗使用的Np(Ⅵ)示蹤劑溶液均為現制現用。
2)萃取實驗方法
取一定體積(通常為2 mL)的水相溶液和239Np示蹤劑加入15 mL離心管中,然后加入等體積的DMDODGA/40%辛醇-60%煤油溶液(實驗前用相應濃度的HNO3溶液進行預平衡),振蕩30 min。離心分相后,分別取1 mL有機相和水相用NaI γ譜儀測量239Np的計數,根據計數計算Np的分配比D,D定義為有機相計數與水相計數之比。除溫度影響實驗外,其余實驗均在氣浴恒溫25 ℃條件下進行。
3)數據處理方法
(1)萃取劑分子數的確定
在萃取機理尚不明確時,DMDODGA萃取Np的反應方程用式(1)表示::
(1)

萃取反應表觀平衡常數K為:
(2)
分配比D為:
(3)
由于萃取劑的初始濃度遠遠大于Np的初始濃度,故可用萃取劑初始濃度(c0(L))近似代替平衡時的濃度,因此可得:
(4)
(5)
在一定離子強度和溫度下,K值恒定,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改變萃取劑濃度,可以得到:
lgD=A+mlgc0(L)
(6)
式中A為常數。即萃取劑濃度c0(L)的對數與分配比D的對數呈線性關系,直線斜率m的值即為萃合物中萃取劑的分子數。
(2)反應焓變的計算
根據熱力學原理:
(7)

(8)

(9)
(10)
式中R為摩爾氣體常數,8.314 J/(mol·K)。

以40%辛醇-60%煤油為稀釋劑,研究了1.0 mol/L HNO3溶液中DMDODGA初始濃度對Np(Ⅳ)、Np(Ⅴ)和Np(Ⅵ)分配比的影響,結果示于圖2、圖3。

有機相:不同濃度的DMDODGA/40%辛醇-60%煤油溶液;水相:1.0 mol/L HNO3溶液,示蹤量的239Np(Ⅴ)或239Np(Ⅵ)
由圖2可見,隨著萃取劑初始濃度的增加,Np(Ⅳ)的分配比增加,D(Np(Ⅳ))最大可達104。在萃取劑初始濃度c0(L)<0.005 mol/L時,lgD(Np(Ⅳ))與lgc0(L)呈線性關系,直線斜率為2.07,在誤差范圍內可認為約等于2,說明有2個DMDODGA分子與Np(Ⅳ)配位,形成萃合物。當c0(L)=0.005~0.1 mol/L時,lgD(Np(Ⅳ))與lgc0(L)也呈線性關系,直線斜率為2.81,在誤差范圍內可認為約等于3,即有3個DMDODGA分子與Np(Ⅳ)配位。當c0(L)=0.2 mol/L時,Np(Ⅳ)的分配比達到8×104,隨著DMDODGA初始濃度繼續增大,由于分配比數值過大,水相239Np計數與NaI γ能譜儀的本底計數接近,此時無法再給出分配比的具體數值。

有機相:不同濃度的DMDODGA/40%辛醇-60%煤油溶液;水相:1.0 mol/L HNO3溶液,示蹤量的239Np(Ⅳ)
由圖3可見,在萃取劑初始濃度為0.1~1.0 mol/L時,Np(Ⅴ)和Np(Ⅵ)的分配比均隨著DMDODGA初始濃度的增加而增加,D(Np(Ⅴ))最大可達15,D(Np(Ⅵ))最大可達60,并且lgD(Np(Ⅴ))、lgD(Np(Ⅵ))與lgc0(L)均呈線性關系,直線斜率分別為2.17和2.28,在誤差范圍內均可認為約等于2,即有2個DMDODGA分子與Np(Ⅴ)、Np(Ⅵ)配位,形成萃合物。由于Np(Ⅴ)和Np(Ⅵ)均為镎酰離子,因此與萃取劑分子配位的模式是相同的。
由此,可以推測DMDODGA萃取Np(Ⅳ)、Np(Ⅴ)、Np(Ⅵ)反應方程式分別如下:

(11)

(12)

(13)

(14)
在相同條件下,DMDODGA萃取 Np(Ⅳ)、Np(Ⅴ)、Np(Ⅵ)的分配比大小為:D(Np(Ⅳ))>D(Np(Ⅵ))>D(Np(Ⅴ))。較TODGA而言,DMDODGA萃取Np(Ⅳ)、Np(Ⅴ)、Np(Ⅵ)的分配比均大一個數量級以上,萃取效果顯著提升,尤其是萃取Np(Ⅴ)分配比可達到15,該萃取劑有望實現不調節價態而直接從HNO3介質中萃取全部價態的Np。


(a)——有機相為0.01 mol/L DMDODGA,水相為示蹤量的 239Np(Ⅳ);(b)——有機相為0.2 mol/L DMDODGA,水相為示蹤量的 239Np(Ⅴ);(c)——有機相為0.2 mol/L DMDODGA,水相為示蹤量的 239Np(Ⅵ)
本工作還研究了在水相HNO3初始濃度為1.0 mol/L條件下,溫度對DMDODGA/40%辛醇-60%煤油萃取Np(Ⅳ)、Np(Ⅴ)、Np(Ⅵ)分配比的影響,結果示于圖5。由圖5可見,隨著溫度的升高,DMDODGA萃取Np(Ⅳ)、Np(Ⅴ)、Np(Ⅵ)的分配比均降低,以lgD對1/T作圖均得到一條直線,直線斜率分別為3.11、1.15和1.64。根據式(10)計算得DMDODGA萃取Np(Ⅳ)、Np(Ⅴ)、Np(Ⅵ)的焓變ΔH分別為-59.55、-22.02、-31.40 kJ/mol,說明DMDODGA萃取Np(Ⅳ)、Np(Ⅴ)、Np(Ⅵ)的反應均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有利于反應的正向進行。

■——有機相:0.02 mol/L DMDODGA,水相:1.0 mol/L HNO3溶液中示蹤量的 239Np(Ⅳ);●——有機相:0.4 mol/L DMDODGA,水相:1.0 mol/L HNO3溶液中示蹤量的 239Np(Ⅴ);▲——有機相:0.4 mol/L DMDODGA,水相:1.0 mol/L HNO3溶液中示蹤量的 239Np(Ⅵ)
(1)隨著萃取劑濃度的增加,DMDODGA萃取Np(Ⅳ)、Np(Ⅴ)、Np(Ⅵ)的分配比均增大,D(Np(Ⅳ))最大可達104,D(Np(Ⅴ))最大可達15,D(Np(Ⅵ))最大可達60。萃取劑初始濃度小于0.005 mol/L時,DMDODGA與Np(Ⅳ)生成1∶2型萃合物,萃取劑初始濃度為0.005~0.1 mol/L時,DMDODGA與Np(Ⅳ)生成1∶3型萃合物。萃取劑濃度為0.1~1.0 mol/L時,DMDODGA與Np(Ⅴ)、Np(Ⅵ)均生成1∶2型萃合物。
(2)隨著水相初始HNO3濃度的增加,DMDODGA萃取Np(Ⅳ)、Np(Ⅴ)、Np(Ⅵ)的分配比均增大,在實驗研究的范圍內無下降趨勢。
(3)隨著溫度的增加,DMDODGA萃取Np(Ⅳ)、Np(Ⅴ)、Np(Ⅵ)的分配比均減小,3個反應的ΔH分別為-59.55、-22.02、-31.40 kJ/mol,均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有利于反應的正向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