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緣琦
“我們村就是一個大家庭,村干部就是家長,就要主動扛起家中的重擔。”這是石建軍在每周一村“兩委”碰頭會上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10年前,作為能人回鄉的石建軍高票當選為新洲區辛沖街辛沖村村委會主任。面對村里無產無業、土地撂荒、村民外流的局面,他想到辛沖人是“一把泥刀闖天下”,那辛沖村就“一片土地闖新路”。
說干就干,石建軍以土地為突破口,立志將資產變資源。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全村12名黨員逐戶動員。經過反復宣傳引導,全村1013畝荒山荒崗全部流轉集并,建立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集體專業合作社自治運行機制。
村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的合作社建起來了,要讓土地結出“致富果”,關鍵靠產業。曾有企業找到石建軍,想要村合作社以土地入股企業分紅。石建軍一口回絕,“我從來不將村里的土地給外人,雖然辦農業產業有風險、有壓力,但只要有收益就是村民的,要帶著村民當老板。”
面對缺乏發展資金的困境,石建軍動用自身資源,通過走訪了解、統籌外力、吸納投資,2014年10月成功引進知名建筑企業山河集團投資170萬元,利用資金擴建400畝桃園基地,新建600畝立體養殖基地,開辦嵩冠苑生態農莊,打造集采摘、垂釣、休閑為一體的鄉村游農家樂。
生活美離不開生態美,辛沖村成立全街第一家村級保潔隊,植樹綠化確保全村綠植覆蓋率達40%。同時,石建軍大力傳承尊老愛幼、尊師重道的鄉風傳統,每年重陽節帶領村干部慰問老人,獎勵考取大學、高中的學子,評選好家庭、好婆媳、好鄰里。
在他的帶領下,村“兩委”一班人實干苦干,硬是把一個村集體負債85萬元的落后村,打造成了一個產業興、村民富、生態美、鄉風淳的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