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娜 劉玉



摘 要 目的:探討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在膝骨關節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在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接受治療的80例膝骨關節炎患者及家屬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0例與試驗組40例。試驗組有男性1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65.53±12.6)歲;對照組有男性1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67.35±14.7)歲。兩組患者入組后均接受常規健康教育,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家屬同步健康教育。比較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Lequesne量表、自我管理行為、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生活質量量表(WHOQOL-100)的評分。結果: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97.5%比70.0%,P<0.05);試驗組患者的VAS評分、Lequesne量表、SAS評分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和WHOQOL-100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家屬與患者同步健康教育可有效緩解膝骨關節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減輕患者疼痛,改善了臨床療效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 膝骨關節炎;同步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臨床療效;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68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20)20-0058-05
Application effect of synchronous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SHAO Na, LIU Yu(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of Nanxi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ynchronous health education for family members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their familie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 of Nanxi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from March 1, 2018 to March 1,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0 cas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15 male cases and 25 females cases with the average of (65.53±12.6) years old; the control group had 13 male cases and 27 female cases with an average of (67.35±14.7) years old.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mplemented synchronous health education for family memb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pain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Lequesne scal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xiety self-assessment scale(SAS), depression self-assessment scale(SDS) and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100)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97.5% vs. 70.0%, P<0.05); the VAS score, Lequesne scal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score and WHOQOL-100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Synchronous health education for family members and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improv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f patients, reduce patients pain,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knee osteoarthritis; synchronous health education; self-management; clinical 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退行性關節疾病。我國KOA患病率為8.1%,人數超過1億,預計到2020年將成為第四大致殘性疾病[1]。自我管理和功能鍛煉是預防和治療KOA的重要方式[2-3]。有研究發現,中老年KOA患者普遍缺乏對疾病的防治意識,自我管理行為水平較低。正確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改善自我管理行為,降低患病率和致殘率的有效途徑[4]。近年來,家屬同步健康教育應用于糖尿病、晚期腫瘤患者已趨于成熟[5-7],但在骨關節炎患者中的應用研究較少,適合社區管理的模式仍在探索階段。楊靈芝[8]等人提出疾病的康復不僅依賴于患者自我管理,更依賴于其家屬配合及情感支持。本研究旨在評估患者和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干預模式應用于KOA的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研究對象均符合2018年《骨關節炎診療指南》診斷標準[1],全部選自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在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關節炎專病門診定期治療,且規律服藥、依從性較高的患者。入選患者94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7例。經1年隨訪,試驗組因患者遷出脫落6例,因中途質控家屬不合格脫落1例;對照組因家屬度假脫落2例,中途質控家屬不合格脫落2例,因患者遷出脫落3例。最后試驗組和對照組有效病例均為40例。試驗組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為(65.53±12.6)歲,平均病程為(7.21±2.91)年,平均體重指數(BMI)為(25.32±1.59)kg/m2;對照組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為(67.35±14.7)歲,平均病程為(6.9±2.44)年,平均BMI為(25.27±1.66)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納入標準:(1)在二級及以上醫院確診。(2)年齡60~75歲,性別不限,病情穩定。(3)對研究內容知情,能配合完成研究。患者排除標準:有化膿性、創傷性、結核性等合并其他系統疾病、認知功能障礙者。
家屬納入標準:(1)熟悉患者生活模式、責任感強的配偶或子女;(2)年齡≥18歲,初中以上學歷,自愿參與照顧;(3)簽署家屬知情同意書。家屬排除標準:(1)保姆等帶薪照顧者;(2)精神障礙者;(3)調查期間需住院治療者。
脫落標準:(1)因照顧患者的家屬死亡或遷出者;(2)患者因非本病拒絕檢查或死亡者;(3)家屬中途退出者;(4)定期對家屬抽查,有2次以上不合格者。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案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以患者為主的健康教育。試驗組采用家屬同步健康教育,主要分為患者教育、家屬教育和共同教育3個方面。內容(1)基本知識宣教:采用健康講座形式。發放自制健康宣傳教育手冊。其包括KOA病因、臨床表現、治療和康復等方面,提高對疾病的認知。(2)自我管理宣教:采用視頻播放的形式。包括生活方式改善(指導患者保護膝關節和減輕膝部肌肉負荷,日常飲食營養均衡,控制體重)、膝關節功能鍛煉、股四頭肌功能鍛煉。(3)心理疏導:鼓勵家屬及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及時勸慰、疏導及情感支持;安排患者及家屬與恢復較好的患者進行交流,使其對治療充滿信心。(3)定期指導:采用面對面交流的形式。根據年齡及文化程度的不同分小組指導,并對家屬的掌握情況進行測評,針對薄弱環節反復指導鞏固學習。
1.3 評價指標
1.3.1 療效判定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規定的療效評定標準評定[9]。顯效:關節功能大部分恢復、臨床癥狀顯著減輕。有效:關節功能有所恢復,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無效:關節功能和臨床癥狀均沒有明顯改善。
1.3.2 疼痛評估
在治療前后分別對患者進行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10]。分為無痛(0分),輕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四個等級。
1.3.3 膝關節炎癥評估
采用Lequesne量表進行評價[11],滿分23分。測評內容有膝關節的運動痛、休息痛、壓痛、晨僵、腫脹、行走管理。評分越高說明膝關節炎癥越嚴重。
1.3.4 自我管理行為評估
采用美國Stanford大學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測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為量表[2],主要包括運動鍛煉、認知性癥狀管理與實踐、與醫生的溝通3個子量表。自我管理行為部分的認知性癥狀管理與實踐指標包括6個條目,與醫生的交流指標包括3個條目,以1~5分評分,1分為“從來沒有”,2分為“很少有”,3分為“有時有”,4分為“經常”,5分為“一直都有”,該量表得分越高說明病人的認知性癥狀管理與實踐技巧掌握的越好。
1.3.5 抑郁和焦慮評估
采用Zung編制的抑郁和焦慮自評量表評估[12]。抑郁量表(SDS)含有20個項目,各個項目依據癥狀出現的頻度分成四級評分。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53~62分輕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2分重度抑郁。焦慮量表(SAS)含有20個項目,各個項目依據癥狀出現的頻度分成四級評分。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50~59分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72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1.3.6 生活質量評估
采用WHOQOL-100量表進行評價[13],滿分100分,評價內容有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周圍環境、社會關系等4個維度,囊括了26個條目,評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質量控制
家庭醫生團隊分工明確,且反復參加項目統一培訓和考核。家庭醫生負責項目的健康宣教、康復訓練、一對一指導。護士負責隨訪和問卷調查,采用正確、統一的指導用語進行問卷基線調查。在干預過程中,及時排除和控制影響患者焦慮和抑郁的因素,以及對患者治療效果影響的因素。所有量表均由被調查者本人完成,所有數據由1人負責錄入,1人負責核對,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顯效和有效人數為39例,總效率分別為97.50%,對照組顯效和有效人數為28例,總有效率為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3,P<0.05)。
2.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VAS評分與Lequesne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VAS和Lequesne評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VAS評分、Lequesne評分都有下降(P<0.05),但試驗組患者VAS和Lequesne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干預后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合理飲食、堅持鍛煉及定期復查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4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SAS、SDS、WHOQOL-100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AS、SDS、WHOQOL-100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有所下降,試驗組患者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WHOQOL-100評分均有所升高,試驗組患者WHOQOL-100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KOA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隨著人口老齡化,KOA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造成較大沖擊。目前,KOA在臨床上仍缺乏特異性治療,早診早治是改善患者癥狀、控制病情的關鍵。KOA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他們對該病缺乏足夠認識,且對該病的重視度不夠,導致KOA病情控制欠佳。借鑒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管理經驗,通過健康管理途徑可降低KOA發病率和致殘率[14]。健康教育是KOA社區健康管理實踐的重要手段。家庭同步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進而使患者家屬能夠更加積極幫助患者,使患者能夠更好掌握相關知識,保持健康心理狀態,進而能夠更加積極配合相關治療與護理,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從而改善其預后[15]。
健康教育對患者的重要性早已有目共睹。應用患者與家屬同步接受健康教育的方式,讓家屬全程參與患者的疾病管理,一方面可以幫助患者記憶、理解健康教育的內容;另一方面,也便于督促、協助患者改善生活習慣,養成正確的康復訓練姿勢,用親情的溫暖給予家庭支持,增強康復信心[16]。有研究結果顯示,正確積極的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提高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6-7,17]。本次研究發現,經過對家屬進行同步健康教育,KOA患者的疼痛得到明顯改善,有利于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大量研究表明,正確、有效的健康教育與自我管理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同時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預后[18-21]。家屬同步接受健康教育有助于家屬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關疾病知識,從而為患者的生活以及疾病自我管理提供最佳照護,促使患者從精神上、心理上得到滿足和鼓勵,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為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質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其次,家庭醫生的優勢是熟悉患者及家屬的情況,便于溝通;家庭醫生反復地講解和指導有利于患者及家屬學習。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的骨關節炎專病門診為患者的專業指導提供了保障。
本研究將同步健康教育引入KOA慢病管理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并證實了其有效性。但本研究仍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的兩組患者在同一小區居住,避免不了相互交流學習,可能會對對照組患者造成影響。由于研究時間為1年,家屬同步健康教育的長期效果不能確定。由于研究時間較短,納入的樣本數較少,觀察的指標有限,結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信息是由家庭醫生誘導回答,主觀性較強,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 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18年版)[J]. 中華骨科雜志, 2018, 38(12): 705-715.
[2] 陳俊杰, 楊洋, 周莉莉, 等. 臨床藥師干預膝骨關節炎病人自我管理行為的效果評價[J]. 安徽醫藥, 2019, 23(4): 839-842.
[3] 展嘉文. 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2019, 27(8): 28-31.
[4] Glyn-Jones S, Palmer AJ, Agricola R, et al. Osteoarthritis[J]. Lancet, 2015, 386(9991): 376-387.
[5] 林少娜, 王根妹. 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方式的效果評價[J]. 中國健康教育, 2017, 33(3): 272-274.
[6] 黃春蘭, 朱雪梅, 丁金泉, 等. 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老年宮頸癌放療患者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老年醫學雜志, 2018, 38(11): 2765-2767.
[7] 楊洪芬, 熊紅. 肺癌患者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臨床肺科雜志, 2019, 24(6): 1075-1078.
[8] 楊靈芝, 田艷珍, 羅嬌, 等. 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的影響[J]. 護理學, 2010, 25(23): 63-65.
[9] 馬玲, 賈子善, 肖紅雨, 等. 膝骨性關節炎關節腔內藥物注射治療療效評價[J]. 中國全科醫學, 2016, 19(9): 1067-1070.
[10] 王鍇, 董雪, 林劍浩. 影響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預后因素的隊列研究[J]. 中華骨科雜志, 2019, 39(18): 1149-1156.
[11] 鄭仕強, 雷奕祥, 王雪冰, 等. 補腎活血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研究[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9, 25(11): 1711-1712, 1846.
[12] 陸迪菲, 袁振芳, 楊麗華, 等. 肥胖人群焦慮抑郁情況與肥胖程度相關性的調查分析[J].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9, 27(8): 592-596.
[13] 嚴紅云, 徐萍, 唐敏怡. 多層次執行功能綜合訓練對急性血管閉塞性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9, 38(12): 1813-1817.
[14] 解月嬌, 盧建華. 社區開展骨關節炎健康管理的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雜志, 2013, 9(16): 2998-3001.
[15] 薛芳果. 家屬參與式健康教育對矽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 19(14): 2456-2457.
[16] 李紅燕, 方曉, 張洪艷, 等. 心理護理對膝骨性關節炎伴抑郁患者整體療效及護理滿意度影響評價[J].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 33(2): 171-174.
[17] 周菁, 王亞仙. 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宮頸癌術后化療患者抑郁相關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醫藥導報, 2015, 12(31): 164-168.
[18] 張莉, 楊媛. 健康教育對骨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新疆醫學, 2017, 47(9): 1074-1078.
[19] 陶秀霞. 淺析中醫護理及健康宣教對老年膝骨關節炎改善生存質量的影響[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22): 223-224.
[20] 張鵬. 上海市古美社區骨關節炎患者的生活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8, 32(9): 32-24.
[21] 吳海, 龐堅, 陳博, 等. 膝骨關節炎患者焦慮與抑郁情緒的調查[J]. 中國醫藥導報, 2018, 15(15):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