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觀察組采取護理門診管理,對照組采取傳統的公共衛生條線管理。管理時間為6個月。觀察兩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陳引東 俞麗芳 戚玉勤 彭承璐



摘 要 目的:了解護理門診在社區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選取就診于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且納入在冊管理的2型糖尿病居家患者160例,其中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有男性3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齡(69.2±5.6)歲;觀察組有男性3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齡(68.6±5.1)歲。兩組性別和年齡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采取護理門診管理,對照組采取傳統的公共衛生條線管理。管理時間為6個月。觀察兩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血糖等指標變化情況和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結果:管理6個月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血糖三項指標較管理前均有明顯下降,但觀察組的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前兩組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門診的開展能提升糖尿病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率,更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做好自我管理,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有效提升社區糖尿病管理的效果。
關鍵詞 糖尿病;護理門診;社區;作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20)20-0044-03
Study on the role of nursing outpatient clinic in the community diabetic management
CHEN Yindong, YU Lifang, QI Yuqin, PENG Chenglu
(Medical Department of Fengj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5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nursing outpatient clinics in the community diabetic management.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 home-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Outpatient Clinic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Fengjing Tow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and included in the register management of the outpatient clinic were selected, and there were 8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8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38 males and 42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9.2±5.6) yea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ere 36 males and 44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8.6±5.1) year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and age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nursing outpatient manage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public health line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time was 6 month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glycated hemoglobin,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other indicators and the rate of knowledge about diabetes of the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6 months of management, the three indicator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glycated hemoglobin, and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management, however, the decre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astery rate of diabetes related knowled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management(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knowledge of diabetes-related knowled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outpatient clinics can improve the mastery rate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lated knowledge, and help diabetic patients to do a good job of self-management, improve blood sugar control level,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ty diabetes management.
KEY WORDS diabetes; nursing outpatient clinic; community; effect
糖尿病的主要臨床癥狀是多食、多尿、消瘦、血糖升高,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綜合征。糖尿病治療困難,并發癥多,對患者的健康構成重大威脅[1]。多數糖尿病患者不了解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而需要終身治療,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因此,糖尿病管理是控制和預防糖尿病不良事件的關鍵[2]。本文旨在探索糖尿病護理門診在社區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納入在冊管理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村為單位采用系統抽樣法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有患者8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9.2±5.6)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6例,小學文化程度55例,文盲9例;平均病程9年。觀察組有患者8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齡58~79歲,平均年齡(68.6±5.1)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8例,小學文化程度52例,文盲10例;平均病程11年。兩組患者中都已排除了同時患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智力障礙等疾病的患者。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和文化程度分布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公共衛生條線隨訪的方式,是由公共衛生條線人員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要求每3個月進行門診或電話隨訪1次[3]。
觀察組采用糖尿病護理門診隨訪的方式,是由糖尿病專科護師坐診,通過問診、血糖監測等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血糖控制情況和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為患者開展健康評估,建立糖尿病患者的個人健康檔案。為患者制定整體的個性化的護理計劃,按照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PDCA)循環護理管理法開展指導和全程管理[4]。具體內容:(1)監測血糖。護理門診每月為患者監測血糖1次,每3個月監測1次糖化血紅蛋白(HbA1c);同時教會患者在家血糖快速自我監測,并做好記錄;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為制訂治療方案提供依據。(2)健康教育。護理門診為患者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并制定教育計劃,主要包括每2個月1次護理門診專科護士在觀察組患者所在的村開展集中的健康講座和討論、組織患者之間交流;每月1次電話隨訪和護理門診開展定期的個性化健康教育。健康講座內容主要圍繞糖尿病相關知識,如哪些情況容易患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癥狀、如何預防、平時在飲食方面如何控制等;用傳授、故事、提問等形式進行健康宣教,也可以請血糖控制比較好的患者現身說法,患者之間相互交流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心得體會。個性化健康教育主要結合患者文化程度、血糖控制情況、用藥情況、糖尿病知識的掌握情況等進行評估,制定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內容進行宣教。(3)飲食建議。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控制總熱量,特別是要對淀粉類、肉類、脂肪類等含熱量較高的食品進行綜合控制。也可結合患者空腹血糖(FPG)、體重、勞動強度等自身情況,給予個性化的飲食建議。(4)運動指導。合理、長期有計劃的運動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5]。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極拳等,每天堅持30 min以上,但要控制運動量和運動強度。(5)心理干預。由于患者文化層次的不同,對糖尿病的認識存在較大差異。有些表現出焦慮心情,而有些患者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視。護理門診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況進行專業的心理干預,使患者認識到糖尿病目前雖然還不能根治,但只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6)藥物指導。糖尿病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控制好血糖。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向患者詳細介紹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有關注意事項,服藥的時間和方法,告知定期門診復查。
對兩組糖尿病患者進行6個月的觀察,在觀察期間對患者的藥物治療不進行干預。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管理前和管理6個月后的FPG、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的變化,以及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率。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管理前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管理前,兩組患者FPG、2 h PG、HbA1c的平均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兩組患者FPG、2 h PG、HbA1c平均水平均比管理前有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的平均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管理前后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管理前,兩組患者對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防控措施、如何正確監測血糖、并發癥的防治等相關知識的掌握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觀察組患者對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防控措施、如何正確監測血糖、并發癥的防治等相關知識的掌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逐步老齡化以及肥胖發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6]。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約有1.1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已嚴重威脅著我國居民的生活質量[7]。因此,糖尿病的社區管理和干預就顯得非常重要。
本研究通過6個月的追蹤管理,觀察組患者的FPG、HbA1c、2 h PG控制水平優于對照組。在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率方面,管理后觀察組患者對糖尿病高危因素、防控措施、正確掌握測血糖方法、并發癥的防治等知識的掌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通過護理門診的管理和干預可使糖尿病患者正確認識糖尿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
糖尿病護理門診具有健全糖尿病管理體制,開展綜合性管理的特點,能夠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管理[8]。護理門診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全面、系統、連續的專科護理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提高,有效提升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控制效果,阻止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能有效提升社區糖尿病管理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鄭燕輝. 門診護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河南醫學研究, 2018, 27(16): 3049-3050.
[2] 陸再英, 鐘南山. 內科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770.
[3] 李長明, 董燕敏.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操作手冊[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17: 11.
[4] 魏碧蓉. 基于PDCA循環的護理本科畢業論文過程管理[J]. 中華護理教育, 2010, 7(6): 264-265.
[5] 胡潔, 侯春鳳, 張春艷. 糖尿病護理門診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評價[J]. 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33): 385-386.
[6] 張素芳. 糖尿病護理組在糖尿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9, 7(12): 136.
[7] 母義明, 賈偉平. 中國糖尿病研究進展專輯簡介[J].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8, (08): 807-809.
[8] 王巧飛, 蔣丹瓊, 張靜, 等. 基于護理門診的社區糖尿病管理模式探索與實踐[J]. 護士進修雜志, 2018, 8(33): 1513-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