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爍
【摘要】“互聯網與醫療服務管理服務等相關產業緊密融合,深刻改變了醫療服務管理服務的理念和模式,不斷創造新的業態”,一種基于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新型醫療服務模式應運而生,將插上醫療服務的“翅膀”。醫療服務管理是指利用先進的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通過智能化的方式,將醫療服務管理與衛生服務相關的人員、信息、設備和資源鏈接起來,實現良性互動,確保人民群眾能夠及時獲得防治性醫療服務管理服務。本文對“互聯網+醫療服務管理”進行研究和展望。
【關鍵詞】互聯網;醫療服務管理;信息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0.273
引言
單個醫院不可能為所有用戶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療方案,但互聯網醫療服務管理可以有效整合所有網絡醫院資源,實現最佳資源配置,提供更好的全球醫療服務管理服務,開展疑難雜病綜合診治。這將是醫療服務管理的重大改革,也是未來醫療服務管理產業發展的方向和動力。
1 可穿戴智能醫療服務管理設備在醫療服務管理數據挖掘中會發揮重大作用
1.1 可穿戴設備在心臟監護方面的展望
心電圖是從體表記錄的心臟電位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是反映心功能的重要生理指標。可穿戴生理監測系統可以對心電信號的時間序列和波形進行監測和分析,幫助診斷心臟問題。近年來,柔性無線生物電極被開發用于人體生理信號的無創采集。電極輕便、透氣、舒適、柔軟、可清洗、可回收。它很容易與人體接觸獲得心電信號,并融入人類的日常生活。
1.2 可穿戴設備在精神壓力檢測方面的展望
隨著我國人口基數的擴大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由精神壓力引起的相關問題越來越嚴重。過度壓力導致的抑郁和焦慮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大的健康風險。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狀態的人更容易患各種精神疾病。未來,便攜式可穿戴設備可以檢測大腦是處于緊張狀態還是處于放松狀態,對個人進行有效的提前干預,提高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質量。
1.3 可穿戴設備在糖尿病治療方面的展望
目前,可穿戴式胰島素泵可連續監測血糖,智能注射胰島素,可有效緩解糖尿病對健康的危害。這種新的可穿戴設備有一個小型內置傳感器,通過向皮膚施加一個小電壓,從皮膚中提取體液,并通過一個含有特定酶的傳感器測量血糖濃度。裝置中的傳感器通過改變電解產生的壓力來改變注入速率和注入量。低血糖注射葡萄糖,高血糖注射胰島素,使血糖穩定在科學范圍。
1.4 可穿戴設備在腎病治療方面的展望
目前,人工腎主要用于治療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癥患者以替代其腎功能。它將血液引出體外,利用透析、過濾、吸附和膜分離的原理,排除體內多余的氮化合物和代謝物,調節電解質平衡,然后將凈化后的血液輸送回體內,并利用人體自身的腹膜作為透析膜進行透析血液凈化,從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未來,智能穿戴式人工腎不需要額外的血液回流,而且可以重復使用腹膜透析液,節省大量透析液。該裝置的吸附器組件對具有蛋白質性質的透析液進行過濾和洗滌,使人工腎“無水無血”。
1.5 可穿戴設備在手術導航方面的展望
計算機輔助手術導航可以實時顯示手術器械與病理結構的相對位置,為外科醫生提供參考。首先,將探針注入患者體內,然后用近紅外光照射檢測區域。當人體發生病變時,一些生物標志物靶點會在細胞膜上或病變細胞外產生。當探針與這些分子靶結合時,高靈敏度探測器可以在近紅外光的照射下探測到長波熒光信號。手術導航設備在獲得原始信號后,通過圖像處理和計算獲得實時圖像,使醫生通過屏幕的動態顯示,準確定位腫瘤等病變的坐標,確定手術過程,提高手術的準確性。
1.6 可穿戴設備在功能康復訓練方面的展望
康復醫學就是要消除和減少人體功能障礙,彌補和重建人體功能的不足,努力改善和提高人體功能的各個方面,即對功能障礙的預防、診斷、評價、治療、訓練和治療。
可穿戴設備可以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例如,脊髓損傷患者所穿的輔助服含有生物電傳感器。康復機器人根據患者軀干彎曲的范圍,自動提示患者的訓練模式,引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提高康復訓練效果。可穿戴式醫療服務管理康復機器人將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康復領域。
2? 醫療服務管理在區域性遠程醫療服務管理和養老方面的展望
以三大醫院重點學科為核心,建設基層區域檢查和診療服務機構,進一步完善區域統一預約制度,建立疑難病會診中心和區域典型病例數據庫,開展更加豐富的服務,如基于數據共享的應用開發、檢查預約應用、遠程醫療服務管理會診、遠程醫療教育等,服務管理會診可以實現專家與患者“面對面”的遠程會診,并遠程指導當地醫生和患者進行治療和康復。區域公共服務平臺還將社區居民的檢查信息自動錄入居民健康檔案,并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管理系統進行實時數據交換,方便社區居民通過網絡查詢檢查報告,建立居家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制度。遠程醫療服務管理系統將進入家庭養老保險系統。“養老”可以全面監測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時刻保障老年人的安全。通過老人定位卡、手機、智能手表等,形成活動軌跡,及時將外出老人和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的位置信息上報子女,與子女保持聯系。當老年人健康指標出現異常時,平臺會通知醫務人員為老年人進行體檢等相關服務,全力防范安全。該平臺還將提供藥物提醒和主動護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將存儲在文件中,可以隨時查看和調用。
通過與智能呼叫設備對接,當老人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幫助時,可在房間或室外按老人的在線尋呼機或手機SOS鍵,向平臺發送求助請求。平臺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將及時接收救援信息,彈出老人的相應信息,給予指導,聯系相關人員和醫院及時搶救。
3? ?結束語
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將是醫院的發展方向,將深入醫院診療全過程和居民日常健康管理,提供更加便捷順暢的治療體驗。今后,全國醫療服務管理機構將整合更多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實現護理、藥學、管理和服務型醫療服務管理,促進醫療服務管理快速健康發展,保護中國居民的健康。
參考文獻:
[1]付林.王云.可視化技術在醫院臨床應用及展望[J].電腦編程技巧及維護,2019(24).
[2]張曉樂.中國藥房自動化的現狀與前景[J].中國信息屆-e醫療服務管理,2020(07).
[3]黃海誠.汪豐.可穿戴技術在醫療服務管理中的研究及應用[J].中國醫療服務管理,2020(01).
[4]丁鑫,金雷,劉諾,陳毅.基于織物電極的非接觸便攜式睡眠心電監測系統設計[J].北京生物醫學工程,2019(03).
[5]李濤,李怡勇,米永巍,等.醫療服務管理設備管理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思考[J].醫療服務管理衛生裝備,2019(04).
[6]鄔一凱.互聯網時代醫院的發展前景[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9(02).
[7]謝麗娜,路杰,郭瑋娜.淺談物聯網在醫院建設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