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 南陽473001)
剖宮產產婦由于母嬰分離等因素的影響,其產后發生乳汁分泌不足的風險高于自然分娩的產婦。而母乳作為嬰幼兒最理想的食物來源,具有易消化,營養豐富,以及富含免疫蛋白、有益菌的特點[1]。因此,提高剖宮產產婦的母乳分泌量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產后乳汁分泌不足,可能導致產婦焦慮、乳房腫脹、乳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對產婦的健康造成影響[2]。本研究為保障產婦的乳汁分泌,采用中藥熱敷及中醫手法按摩的方式進行干預,最終結果較為理想?,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產科行剖宮產分娩的產婦106 例為研究對象,以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3 例。對照組年齡20~38 歲,平均年齡(30.36±3.03)歲;產次1 次39例,產次2 次及以上14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 例,高中19 例,大專及以上19 例。觀察組年齡20~39 歲,平均年齡(29.85±3.11)歲;產次1 次40例,產次2 次及以上13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 例,高中20 例,大專及以上19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產婦或家屬知情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無嚴重母嬰并發癥。排除標準:采用產后治療儀電刺激促進乳汁分泌治療,或采用其他非常規促進乳汁分泌的干預方法;產婦無母乳喂養意向。
1.3 干預方法
1.3.1 對照組 予以常規干預。進行母乳喂養健康知識、產后自我護理知識的健康宣教;予以飲食護理、生活指導;產后使用溫水幫助產婦清潔乳房,尤其注意清潔乳頭結痂或污垢,之后在乳房上涂抹食用油脂保護乳頭;實行早接觸及早吸吮;對有產后抑郁或焦慮傾向的產婦進行心理干預,通過溝通及家屬的陪伴幫助產婦緩解焦慮、抑郁情緒。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中藥熱敷及中醫手法按摩。(1)中藥熱敷:制作中藥熱敷包,成分包括通草、陳皮、粗鹽等,熱敷包的大小為15 cm×15 cm,藥包的最中間留2 cm×2 cm 的環形區域。用微波爐對藥包進行加熱,待溫度降到45℃左右時,將藥包熱敷于產婦乳房,熱敷時注意環形區域對準乳頭,避免乳頭燙傷。每日2 次,每次15 mim,熱敷期間積極與產婦溝通,詢問其有無不適。(2)中醫手法按摩:在產后12 h 開始手法按摩(通常在中藥熱敷后進行)。按摩前清潔乳房,以拇指或中指對膻中穴等進行穴位按摩,然后手指并攏,從乳房根部向乳房周圍順時針或逆時針按摩,逐漸擴大按摩范圍,直至乳房兩側。以指腹輕劃半圓,握住乳房從乳房根部向乳頭作梳狀,每次3~5 次。輕捏乳頭10次,促進乳腺暢通。按摩結束后以電動吸奶器模仿新生兒吮吸,每次15 min,每日2~3 次,當新生兒回到母親身邊后則改為新生兒吮吸。
1.4 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乳汁分泌時間,分娩5 d 后調查母乳喂養率。(2)按照乳汁分泌量評估兩組產婦乳汁分泌情況。分泌過量:產婦分泌的乳汁足夠新生兒食用,且有較大余量;分泌足量:產婦分泌的乳汁足夠新生兒食用,但未有余量;乳汁分泌不足:產婦乳汁分泌不足以喂養新生兒,需搭配配方奶粉,或新生兒完全采用配方奶粉喂養。泌乳合格率=(分泌過量例數+分泌足量例數)/總例數×100%。(3)記錄兩組產婦產后乳房腫脹、乳腺炎、產后焦慮或抑郁的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乳汁分泌時間及母乳喂養率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乳汁分泌時間分別為產后(23.45±8.23)h、(30.15±12.43)h,觀察組明顯早于對照組(t=3.272,P=0.001);觀察組、對照組母乳喂養率分別為73.58%(39/53)、49.06%(26/5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χ2=6.722,P=0.010)。
2.2 兩組泌乳合格率比較 觀察組泌乳合格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泌乳合格率比較[例(%)]
2.3 兩組產后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后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母乳含有嬰幼兒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相較于其他喂養方式更能滿足嬰幼兒日常所需[3]。有研究指出,母乳喂養利于增強嬰幼兒的免疫能力,對預防感染性疾病、過敏性疾病有重要幫助[4]。此外,母乳喂養對于產婦的心理狀態也有積極影響,有助于母子(女)感情的培養,幫助其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5]。但剖宮產產后由于母嬰分離,產婦無法接受嬰幼兒的吮吸,減少了對乳腺的刺激,繼而對乳汁分泌造成負面影響,嚴重者可導致乳腺管阻塞,推遲乳汁分泌時間或造成乳汁分泌不足。而乳汁分泌不足又會導致產婦母乳喂養信心不足,繼而引起母乳喂養失敗。另有研究顯示,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房腫痛還可能導致產婦產后焦慮或抑郁情緒加重[6]。
既往對剖宮產產婦的產后干預多以口頭健康宣教及飲食指導為主,缺乏直接幫助產婦通乳的具體措施,導致剖宮產產婦產后母乳喂養失敗率較高。中藥熱敷是一種利用中藥包熱敷刺激乳房血液循環的干預措施。臨床應用證明,該干預方法能促進產婦產后乳汁分泌,降低乳房腫脹的發生。中醫手法按摩主要通過按壓特定穴位,達到刺激乳腺分泌乳汁,疏通乳腺管的目的[7~8]。中藥熱敷與中醫手法按摩均是促進乳汁分泌的有效措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乳汁分泌時間早于對照組,說明中藥熱敷聯合中醫手法按摩能縮短產后乳汁分泌的時間,提示中藥熱敷與中醫手法按摩聯合干預能促進乳汁的分泌。同時觀察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表明中藥熱敷與中醫手法按摩聯合應用,對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有重要作用。在乳汁分泌合格率方面,觀察組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中藥熱敷與中醫手法按摩聯合可改善剖宮產產婦乳汁分泌情況。此外,中藥熱敷與中醫手法按摩還能有效降低產婦產后乳房腫痛、乳腺炎、產后焦慮與抑郁的發生。綜上所述,中藥熱敷聯合中醫手法按摩能促進剖宮產產婦的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同時減少乳房腫痛、乳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